发展是硬道理。
但是,这里的“发展”的正确涵义是什么呢?
是发展生产力吗?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
那么,发展是硬道理,可以具体为发展生产力就是硬道理。
那什么叫发展生产力呢?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能力,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具体体现了。
但是,商品是具有两重性的:商品既是使用价值,又是价值。也就是说,当我们把发展生产力具体到发展商品生产能力时,又可以进一步分为:
发展使用价值生产能力和发展价值生产能力两个方面。
于是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具体为发展商品生产能力,具体为发展使用价值生产能力;
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具体为发展商品生产能力,具体为发展价值生产能力!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早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使用价值生产能力在世界上我们早就遥遥领先了。
但是,在发展价值生产能力方面呢?
我们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025年初世界银行发布的统计显示,美国人均消费支出约52,300美元,而中国仅为9,800美元,相差超过5倍。更令人瞩目的是,美国2024年零售额达到惊人的7.92万亿美元,中国同期约为6.78万亿美元。明明我们人口是美国的4.5倍,总消费规模却还跑不过人家。
发达国家现在每周双休8小时工作制、甚至三休8小时制,普通劳动者都有较好的生活水平,而我国却从每周单体8小时工作制,发展到了996,发展到了两班倒,但“中国劳动供养率仅为1.1,意味着普通人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养活自己。这个数据看似冰冷,却撕开了当代社会最血淋淋的生存图景:当北欧人用一份工资养7口人,美国人养4.8人,我们却困在‘自己挣钱自己花’的魔咒里”(《全球劳动供养率中国仅1.1:谁在偷走“养家底气”?》,小赐宝藏挖掘记 2025-04-07 10:19 湖南),“更要命的是,近年来工作时间的延长并不等同于薪资上涨。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很多企业面临生存压力,降低劳动力成本成了降低运营成本的一项重要举措。企业裁员或者延长工人加班时长,打工人为了持续就业只能选择接受加班。”
人口优势本该转化为强大消费力。但为什么有14亿人口的中国的消费力远远不如只有3亿人口的美国呢?
“中科院最新出炉的国家健康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损失的霸权红利,相当于中国军费开支的33倍、科技投入的44倍、教育投入的16倍和医疗卫生投入的37倍。若按劳动时间计算,中国劳动者有60%左右的工作时间是在无偿为国际垄断资本服务,创造剩余价值‘”(《中国穷的原因:中国劳动者60%工作时间无偿为国际垄断资本服务》希言,2025年04月14日 06:19 广东,政治经济学智库)。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我们到底发展了什么?到底发展了什么生产力?
为什么生产力越是发展,劳动者的上班时间越多?越辛苦?为什么生产力越是发展,劳动者赚钱却越难?劳动者的生存能力却越来越弱?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