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作为主体的农民为什么要采用集体经营方式?

2025-07-18 09:52:08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钟建民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在前一篇文章里,我们讨论了单干的农民为什么会失去在农村生存的能力的问题。

  在讨论的时候,我们涉及到了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那就是现代农民的生产是商品生产,而商品生产不仅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同时也是商品价值的生产。而作为商品价值的生产,它包含了供应、生产、销售等全过程的各环节。如果农民不能把流通领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是进行使用价值的生产,那就会失去农业价值生产的大头,增加了粮食却挣不了钱

  在建立了劳权制度(劳动者当家做主和按劳分配的制度)的条件下,劳动者可以采用个体经营方式,也可以采用集体经营方式。但其形成的价值生产能力完全不一样。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的农民生产方式与集体的农民生产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是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缺乏规模效应,难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也正因为是个体生产,能够满足农业的生产功能,但却难以满足农业的经营功能。当农民把种植的产品通过商家供应消费端时,农产品的价值运动的主动权被商家所掌握,农民成为为商家或资本打工的生产者,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价值为资本所得。

  而集体经营的村社,却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还全面地满足农业生产在经营上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农民的价值生产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仅如此,集体经营还可以通过土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整体性运用,形成很好的工副业生产项目,从而使当地的农村全面发展,使农民的收入多样化,并大幅提高,形成本地乡村的振兴生态。

集体经营对农民的深层价值,更体现在对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塑与对乡村社会生态的激活上。当农民以集体为单位组织生产时,个体分散的“小而全”被系统性的“专而精”替代——有人专注育种技术改良,有人负责田间标准化管理,有人专攻农产品品牌运营,分工协作的精细化程度远非单干所能比拟。这种专业化分工既提升了每个生产环节的效率,又能通过集体智慧攻克单家独户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比如引入物联网监测土壤墒情、运用冷链物流延长保鲜期等现代农业技术,在集体统筹下更容易实现低成本普及,而技术红利的普惠性也让每个农民都能分享到进步的成果。

1,从参与市场竞争的维度看,集体经营赋予农民更强势的议价地位。当个体农民面对收购商时,往往因信息不对称陷入“被动压价”的困境,而集体作为统一供应主体,既能通过批量供货掌握定价主动权,又能通过集体信用对接更大规模的采购渠道——无论是与连锁超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还是直接接入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集体的组织化程度越高,市场谈判的筹码就越重。更重要的是,集体可以建立统一的质量追溯体系,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比如山东寿光的蔬菜、陕西洛川的苹果,正是通过集体化的品牌运营,让农产品从“初级原料”升级为“溢价商品”,价值链条的延伸直接转化为农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2,在资源整体利用层面,集体经营更能破解单干模式下的“资源碎片化”困局。单家独户的承包地往往被田埂分割得支离破碎,大型农机难以施展,灌溉设施重复建设。而集体通过土地连片整合,不仅能实现机械化耕作覆盖率的大幅提升,还能统筹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效益。更值得关注的是,集体对山林、水塘、闲置宅基地等“沉睡资源”的开发,往往能催生乡村旅游、康养农业等新业态,从而让农民从“靠地吃饭”转向“多元增收”。

3,从社会治理的视角看,集体经营还能强化乡村的凝聚力与抗风险能力。在单干模式下,农民面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时往往孤立无援,而集体可以通过建立风险互助基金、统一调配抗灾物资、抱团应对市场波动,将个体风险转化为集体共担。同时,集体经营中形成的议事协商机制,让农民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决策者”——种什么作物、引进什么项目、收益如何分配,都通过集体民主讨论决定,这种主体性的回归,既避免了资本主导下的利益侵占,又激发了农民对乡村发展的责任感与创造力。

4,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农民的集体经营可以使农业生产由农产品的种植向农产品加工和深度加工的方向延伸,从而使农业生产的初级产品向高级食品系统发展,形成产品的较高溢价,从而使农民较完全地享受到自己的生产成果。单干条件下,农民自己种出了麦子,但却可能要吃那些掺和了滑石粉的面粉,吃那些失去了精华成份的劣质面粉,而农民的集体经济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创办的企业,使农业生产延伸到初级和深度加工环节,来避免这种种田人吃不了健康食品的问题。

5,更进一步说,集体经营是农民守护自身在乡村振兴中“主人翁”地位的重要载体。当资本下乡试图低价攫取土地资源时,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能以组织化力量抵御无序扩张;当城市资本试图控制农产品流通渠道时,集体打造的产销闭环能守住价值分配的底线。这种对经济主权的掌控,最终转化为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上的改善——集体积累的资金可以投入村办学校、卫生院,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让农民不仅“有钱赚”,更能“有尊严”地生活。

  可见,农民选择集体经营,本质上是对“共同富裕”路径的主动探索:它既破解了单干模式下“增产不增收”的价值困局,又超越了资本主导下“少数人受益”的畸形格局,让农业的价值回归农民,让乡村的发展惠及全体,这正是集体经营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不可替代的深层逻辑。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