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见于乌有之乡。来源:赤竹隐客公众号,点击查看原文
对该文的不少论述,都持有不同看法,但暂有必要省事,仅加以下意见。
中国这个国家社会世世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居于统治地位的,或根本要害的,是维护奴役人民的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用统治的方法为维护其统治制造出来的意识形态文化。
所以,对传统文化必须从其要害上批判、否定来加以继承,即批判的继承。
“‘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在当今任何文化语境的释义上来看,都有积极性,是人类文明普遍认同的文化瑰宝”,否!
根本就没有“当今任何文化语境”都有的统一释义。纵使是当今任何使用统一语言的国家,都是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国家,岂止是不同阶级,就是矛盾对立的各种不同派别、利益集团和政党,在“仁、义、礼、智、信”上,都绝对不可能有统一释义,从何来的“是人类文明普遍认同的文化瑰宝”。
“孔子在后世的文化影响力是极其巨大的”原因,是统治阶级用统治的方法必须将孔子塑造成圣人,以利于统治阶级高举孔子的招牌或旗号,用其塑造的孔敎或儒教意识形态,来敎化其治下之民。
正如作者所说,孔子在历史上是维护封建政治制度的“周制”的反动代表,孔子这个招牌或旗号是2000多年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官僚地主阶级专制政治的中国传统统治阶级高举的,革传统统治阶级命的马列主义、无产阶级性质的共产党,领导人民造反革命成功后进行政治统治,重新打孔子这个招牌或旗号,怪事!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