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上,“老人跌倒了要不要去扶”竟成了困扰我们社会的一个道德难题,这堪称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特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色”难题呢?是因为我们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不够高吗?应该不是如此!如果我们社会普遍道德低下,对他人的困难冷漠以对,就根本不会产生这个问题了。那样的话,人们就会认为老人跌倒这样的事情“事不关己”,根本不会去过问,而不会产生“应不应该去扶”的纠结。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纠结,正说明人们有这样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觉得老人跌倒了本该去扶,只是迫于一些现实考量而不敢去扶而已。
既然人们都并非普遍不具备道德意识,那么是不是因为我们对道德的宣传、提倡不够,没有激活人们的道德意识,而导致这样尴尬问题的出现呢?答案也应该是否定的。改开以来,虽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也同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中共对道德的宣传并没有放松,学校教育、政府宣传都会很频繁地出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时代精神之类的内容。可是,宣传提倡是一回事,实际践行是另一回事,不可回避的是,虽然宣传提倡力度没有放松,但在实际生活中当今时代的社会道德水平是比不上毛主席时代的社会道德水平的。
当今时代出现了毛主席时代所不存在的许多社会公德问题,“老人跌倒了要不要去扶”这个问题便是其中之一。人们愿意去扶跌倒的老人是毛主席时代那种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保持到现今的惯性使然,而人们不敢去扶却是人们惧于当今时代的社会现实造成的。不可否认的是,在为当今社会许多人,特别是那些“精英人士”诟病的毛主席时代绝不存在“老人跌倒了要不要去扶”这样的社会道德难题。
我们用奖惩的手段能够解决这个难题吗?也就是奖励那些仗义出手的热心助人者,惩罚那些被帮助却反咬助人者的无良之人。我想,这种手段大概率也是行不通的。首先,人们并非不愿去帮助别人,所以根本不需要什么物质、精神刺激来激励人们的这种行为。其次,要惩罚反咬助人者的无良之人就那么容易吗?如果那么容易分辨出是正常伤害还是讹人的行为,那么即使不使用惩罚的手段也根本不会存在什么反咬助人者的无良行为了。
为什么在当今会出现“反咬助人者”这样奇怪的道德现象,这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做出“反咬助人者”、“碰瓷”这样事情的人无非为的是个“利”字。这不是与我们这个社会凡事讲求“物质刺激”这种官方倡导的社会意识有很大关系吗?当然,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追求物质并没有错。可是,人们为什么不通过正当的渠道来获得物质的满足,反而要通过这种为人所不齿的不正当手段去牟利呢?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社会不只有“反咬助人者”、“碰瓷”这样的现象,还有地沟油、电信诈骗、校园贷、预制菜等等许多以前想所未想、闻所未闻的不正当牟利手段。这只能说明,在现今社会,正当的财富取得途径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获得,才会在社会上滋生出那么多不正当的生财方式。还有就是,“利出多孔”、“惟利是图”的社会现实和宣传倾向也很自然地会刺激这种不正当牟利方式的产生。在如今的中国,资本势力一手遮天,资本私有制势必导致大量的相对贫困、失业和巨大的社会贫富差距,显然这才是中国社会道德乱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很难想象在一个社会公平、贫富差距不大,人们的物质需要可以很容易通过正当渠道得到满足的社会里,会出现很多类似“碰瓷”这样的敲诈方式。这样的道德乱象大批大批地出现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运作方式出现了偏差,很可能我们的社会正前进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文/雨凡,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