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我对中医肤浅的理解为:我们大多数人,学中医的目的,其实就是“治未病”。
说白了,就是防范于未然。在病还没发生的时候,或者说病症很轻的时候,把这个病扼杀在摇篮里,不让它有可趁之机。
因为大多数普通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把中医学到哪怕是初级水平。所以,我们只能刮刮痧,拍拍经络,好点的再做个食疗方子,让自己变得更健康。
能做到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很好了。
可是,要做到这些,看似简单,其实真不容易。
中医最底层的逻辑,其实是建立在自律之上的。一个不自律的人,还是不要践行中医了,否则你会觉得中医无效,反而抹黑了中医。
举几个例子说明。
从中医角度讲,我们大多数人都存在这个问题—脾虚。养脾胃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少吃。少吃包括每一顿饭吃七八分饱,不吃零食,不吃寒凉。
就这么简单的方法,有几个人能做到。我自认为是属于很自律的人了,但是经常胃口很好,看到美食,总想多吃几口。我以前爱吃蛋糕甜点,每周总忍不住要吃上一次。尽管现在一个月都不吃一次,但每次经过蛋糕店,闻到里面的香味,就恨不得马上冲进去畅快来上几口。
不过,我是有贼心没贼胆的,只停留在想的阶段。大部分时候,我还是能克制自己的。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面对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其实是很难控制住的。在家里吃饭还好,一般家里做饭会清淡一点。但是外出吃饭,饭店里各种调味料堆起来的美食,你能拒绝吗?
所以,有些人养脾胃总是养不好,就是这个问题。自律难,管不住嘴,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你呀。
再比如,《黄帝内经》里讲,人要顺应四时。随春而“生”,应夏而“长”,迎秋而“收”,临冬而“藏”。
可是,我们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春天,稍微有点热,背心短裤一齐上。夏天,恨不得把自己悍在空调上。秋天还在吃冷饮,冬天一早起来跑步,看似锻炼身体,实则把阳气都耗尽了。
好了,道理不多说了,懂的都懂,可就是做不到呀。
所以,简简单单的中医,其实蕴含着大智慧。这智慧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律。管不住自己,再好的中医也救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