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两个杯子,放同样多的糖,一个杯子加入半杯水,一个杯子加入满杯水。哪个杯子里的水含糖量高?”“当然是只有半杯水的那个。”倪海厦先生曾如此形容糖尿病,从某种程度说明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思路。
中医认为血糖高,并不仅是糖的问题,而是血液不濡,血液中的水不够导致的。这里的水当然不是简单的化学成分H2O,而是泛指津液。
中医是治水的科学,治疗糖尿病依然是在治水——找到引起血液不濡的原因,将血液中的水分补足。造成血液中水少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热,热使血液中的水份不断析出,有些人天生是阳性体质,体形胖大,喜冷不喜热,胃口好食量大,即是此类,另一种是脏腑功能衰弱导致身体里水液代谢出现故障,有的人虽然也渴,但形体消瘦,胃口不好,喜热不喜冷,这是因为肾虚,水液的气化功能不足造成的渴证。
中医把糖尿病称为消渴,又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上消是渴饮千杯不能止渴,中消是饥食百碗不能解饥,下消是性功能衰弱。上消和中消即上述所说的第一种情况,胃热导致血液不濡。此时应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白虎加人参汤由石膏、知母、人参、炙甘草、粳米五味药组成。石膏去热,知母除烦,粳米补充津液,人参补气。如果病人有大渴、食量大,舌苔黄的症状便可以用白虎人参汤。下消即上述第二种情况,使用肾气丸治疗。下消除了渴,常伴有夜尿多,腰酸腿疼等肾气不足的症状,与实热恰恰相反。肾脏功能一恢复,这些问题便能有所缓解,水液能够正常气化,补充入血液,血糖自然下降。
白石先生用白虎加人参汤治好了多例糖尿病患者,有的是刚得病二三年,有的则是服药多年的老病人。有一位亲戚的老人,七十多岁,患糖尿病十几年,一直服药,由于她的腿病,曾做两次手术治疗。她找到我们时刚做完第二次手术,拄着拐杖,行走艰难。白石看过病人后,认为腿病久治不愈与糖尿病有关,但还是先治腿,缓解病人疼痛及行走不利的问题,然后再治糖尿病。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效果相当好,疼痛大大减轻,病人已不用拐杖,甚至开始下地干活,血糖也降到正常水平,不用再服降糖药物。
疾病是复杂的,脏腑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胃热常常由胆热造成,胆热又因肝的疏泄不利引发。除了肾脏,脾也是水液代谢的重要器官。肾虽是水脏,但水的运输要靠脾来完成。如果脾的功能出现问题,身体里便会有水液的累积,产生水湿痰饮的疾病。一方面水湿停滞,另一方面血液又会缺水。刘渡舟先生便常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糖尿病。柴胡疏泄肝胆之热,干姜健脾,栝蒌根滋阴补水,常用于渴证。倪海厦先生曾这样形容栝蒌根,说它可以把水直接补入到血液中去。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常常会使用到它。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人,也有渴,但它与白虎汤的实热证不一样,是虚证,是脾虚不能运水,又伴有肝胆郁结的问题。
糖尿病之所以难治,是因为血糖高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生理的现象,常常是由其它疾病引发,又或是并发症。找到引发这样生理现象的原因,对症下药,让机体恢复正常功能,才是治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