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钟建民:走出资本误区,你才能真正进入社会主义世界

2025-10-12 15:41:03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钟建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公众号交流时【刘硕】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完全形态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资本权力的社会化,社会主义是增长着的共产主义和消亡着的资本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作为生产的要素是始终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始终是决定性要素之一,甚至决定着劳动力的使用和配置,所以资本的权力是社会的决定性力量。资本权力的社会化决定了劳动的性质、从而使劳动权能够深入生产方式的本质层面起作用,作用力的大小和决定性的程度都取决于资本权力社会化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可以说,处于任何阶段的社会主义它的进步程度和社会化程度都取决于资本权力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通俗地说,就是劳动者当家做主和按劳分配。

  劳动者当家做主,从经济上来说就是要建立“谁劳动谁经营和谁劳动谁管理”的劳动力管理体制;

  按劳分配,顾名思义,就是要体现“谁劳动谁受益”的劳动所有权,要建立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分配制度。

  在管理上建立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管理体制,在分配上建立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分配体制。两个方面合起来,也就是要全面体现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利益要求。

  那什么是资本主义呢?

  资本主义,通俗地说,就是资产者当家做主和按资分配。资产者当家做主,也就是要体现“谁投资谁经营和谁投资谁管理”的产权管理体制,按资分配则是要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产权分配体制、两个方面合起来,也就是要全面体现资产者对资产所有权的利益要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也就是要从根本上实现从资产者当家做主到劳动者当家做主的管理体制转变,要实现从按资分配到按劳分配的分配体制的转变。

  什么是资本呢?

  资本是在资产所有者在作为生产主体(当家做主)条件下用来获取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它只有在私有制为基础的条件下,在劳动力作为商品存在的条件下,资产者的资产才能通过奴役劳动者而获取剩余价值成为资本。一旦失去了劳动力商品化这个条件,所谓的资本也就失去了生存基础。

  当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时,劳动者取代资产者成为了生产主体,生产资料也由私人所有转变为公共所有。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一方面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者——资本家或股东,地主等;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也使广大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公共所有者。因此,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劳动者已经不再需要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来换取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本身也消除了劳动力商品化现象。没有了商品化的劳动力也就没有雇佣劳动,没有了人格化的资本家或股东,公共的生产资料自然也不再需要、也不可能作为资本的形式存在了。

  因此,当我们说到社会主义,说到公有制时,资本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处于任何阶段的社会主义它的进步程度和社会化程度都取决于资本权力社会化程度的高低”这个看法是一个根本性的误区。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这里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也可以理解为劳动阶级社会。

  在共产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在劳动阶级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独立的、人格化的资产者——资本家、股东、地主等等,只存在独立的、人格化的劳动者,不存在独立的、人格化的资产者。因此,社会生产不再是以资为本,而是以工为本。

  劳动阶级或工人阶级进行生产的利益要求也不再是获取剩余价值,而是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因此,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生产方式也不再是剩余价值生产方式,而已经是消费价值生产方式。

  在公有制条件下,企业所有的成员不再是老板与打工者的区别,而是分工不同的主体劳动者,无论是保洁员还是管理人员,无论是门卫还是国资管理人员,他们都只是按照实际生产、管理需要服从不同岗位需求的主体劳动者,大家都凭借劳动投入参与企业管理和生产成果分配。在一个“人人为主体、按业绩分配”的按劳分配场景中,资本及其剩余价值等范畴和观念已经不再适应,与新的生产方式相对应的只能是劳动所有者、劳动所有权、工本、劳权制度和消费价值生产方式等新范畴,新观念。

  资本是什么?

  资本是价值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的运动形式。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人格化的、独立的资产所有者——资本家、股东等等;没有了人格化的资产者,作为资本运动的主体就不存在,这资本的运动又如何存在?

  资本是价值的自我增殖的运动,它所以能够形成这种增殖的运动,是通过劳动力商品化,通过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提供剩余劳动实现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使每个人都成为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使每个人都可能利用公有资产,通过自己劳动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劳动力商品化的现象,没有了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没有雇佣劳动,价值的自我增殖运动当然也无从谈起。

  社会主义实现公有制,就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事实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确实也消灭了人格化的、单纯的资产所有者——资本家和股东等等;消灭了私有制及大家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从而也消除了产权的基础,作为剥削者的资产者及其权利要求的基础都消除了,与此相关联的资本生产方式自然也不再存在!

  如果我们真正懂得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和特点,那就应该知道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引起的生产主体及利益要求的根本性变化,就应该知道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生产方式互相对立、相互排斥客观事实!

  社会主义不仅要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私有制与资本生产方式)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时也必须与传统的观念(产权观念、资本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走出产权和资本的误区,你才有可能真正进入社会主义的新世界!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