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开?点击这里>>>
1949年建国之初,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近乎于零——我们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台拖拉机都难以制造。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快速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而建设工厂、购置设备、实施重大项目,无不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这笔庞大的“原始资本”从何而来?在当时外部封锁、内部匮乏的条件下,答案别无选择地落在了土地和农民身上。我们国家当时最大的家底,就是广袤的土地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于是,一代甚至几代农民,便以他们的汗水、粮食乃至整个青春的付出,书写了一部沉默而悲壮的共和国工业化建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