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在此讨论农村2亿多老人对新中国有没有贡献、应不应该享受社会保障等极端愚蠢的问题。
我想讨论的是:农村2亿多老人养老待遇与国家经济自主性及人民性的相关性。
一
一个主权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本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一个国家发展经济是为了满足外国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个国家就是一个经济“自我殖民化”的国家。
经济自主的国家,经济必然是以内循环为主的,外循环只是为了对内循环的补充,外循环是为了内循环更自主、更有效率和质量。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如果长期依赖于外部需求的增长,持续加大与别的国家“以货换币”的力度,这个国家的币就会越来越多,货就会越来越少,内需就会越来越不足,即内循环就会越来越弱。
久而久之,发展经济的目的就会异化为满足他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个过程,就叫经济发展的“自我殖民化”过程。
二
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国民,都平等享受“退休”养老待遇,才是正常国家。
如果一个国家,占绝大多半的60岁以上的国民不能享受“退休”养老待遇,这个国家应该不配自称主权国家;或者说绝大多数人口虽然生活在国土上,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民!
在现代社会,国民对国家的重大意义有二:一是创造,二是消费。
对国家而言:少数国民,创造重要;多数国民,消费可能比其创造更重要!
美国为什么胡乱制裁全球各国,正是因为他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因为国民有消费能力,生产才有意义;因为国民有消费能力,经济才有内循环;因为国民有消费能力,国家经济才有自主性和人民性。
三
假设:A国由三亿头猪组成,B国经济发展依赖三亿头猪消费,如果A国三亿头猪不消费B国生产产品了,B国经济就循环不畅了,就会崩溃。请问:是A国有问题呢?还是B国有问题呢?
当然是B国出了问题。
什么问题?是经济上的“自我殖 民化”问题。
如何解决B国的经济问题呢?
当然是让B国的国民享受国民待遇。
操作上怎么做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B国的还没有享受到国民待遇的人发钱消费。B国年轻的国民贡献不够,可暂缓发钱消费;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贡献够了,给他们发钱养老(消费)。
解决中国经济“自我殖 民化”的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中国农村2亿多60岁以上的老人发钱养老,每人每月暂定发1000元。
也许有人会问,钱从哪里来?
钱是什么?钱是国家信用的符号。
农村2亿多老人为国家做了贡献,增加了国家信用,给2亿多农村老人每人每月发1000元,就是信用变现,也就是支持国民经济增长。
A国发钱给猪消费B国人民生产的产品、可以促进B国经济增长,B国发钱给自己国家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消费本国生产的产品,不仅促进经济增长及内循环,更能增加国家经济自主性及国家政治的人民性。
(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乡建院”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