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2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度青年业余党校开学典礼在成达厅隆重举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沈杰,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李斌,党委委员、副校长胥庆,教育处主任付迟等关心关爱学生成长的老师们,以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师院附中)1966届高中毕业校友、中国城市建筑设计院绿色设计中心电气总工程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暗物质项目工程顾问葛元仁出席本次活动。
典礼在激扬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李斌代表校党委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向怀揣理想加入党校的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首都师大附中始终将“成德达才”作为办学理念,拥有光荣的红色传承。
高三8班团支部刘恩玄代表上一年度青年业余党校优秀学员向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心得,她结合自身在团委和团总支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在党校学习中的收获与感悟。
党委委员、副校长胥庆为新学员宣读《青年党校章程》,并对章程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本次典礼邀请到首都师大附中(原师院附中)1966届高中毕业生、中国城市建筑设计院绿色设计中心电气总工程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暗物质项目工程顾问葛元仁,为在场学员带来专题党课《为人民服务》。
他通过讲述自己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无数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的信念。他勉励学员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最后,葛元仁校友赠言附中学子:“努力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造福人民!”

典礼的最后阶段,伴随着庄严而激昂的旋律,全场人员齐声奏唱起《国际歌》。这首象征着无产阶级团结与斗争精神的歌曲,在此时此刻显得格外振奋人心。青年业余党校,不仅仅是一片滋养青年才俊、助力他们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更是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坚定信仰、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平台。在这里,信仰的力量如同接力棒一般,在每一位学员手中传递,激励着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学生感想
今天,学长的党课深深打动了我。这位1966年毕业的前辈,用朴实语言讲述了他如何在艰苦岁月中坚守信念、服务群众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处处体现着一名老党员对初心的坚守。作为共青团员,我意识到坚定理想信念不是空谈,而是要把“为人民服务”融入日常。学长用一生践行着这句话,而我们这代人更应接过这份担当,在新时代用我们的方式,续写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新篇章。这堂党课,让我看见了过去,更照亮了前行的路。
——高一1班团支部 毕铭扬
学长葛元仁先生的出现,像一束光穿透迷雾,在我和我们心中刻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位久负盛名的榜样人物,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躬身实践,用自己质朴而生动的亲身经历为“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注入了滚烫的生命力。他将个人理想拆解成无数个为民奔波的日夜,把人生价值锚定在群众的急难愁盼上。那份纯粹与坚定,让我看见了信仰最本真的模样。曾经,“为人民服务”在我心中更像是悬挂在墙上的标语。直到聆听葛先生的分享,我才真正明白,它是可以落地生根的实践——是俯身倾听时的耐心,是排忧解难时的执着,更是将个人微光汇入时代星海的自觉。作为一名高一学生,我们或许还没有惊天动地的能力,但青春的担当,恰恰蕴藏在点滴行动中:课堂上的认真钻研、集体中的默默奉献、日常中对他人的温暖善意,都是“服务”二字最真切的微观注脚。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场青春的觉醒。葛先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未来的日子里,我愿以他为榜样,将“为民服务”的初心融入青春血脉,让个人成长与家国发展同频共振,用少年的朝气与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答卷。
——高一3班团支部 刘默默
通过本次业余党校的学习,我感受到了一次深切的思想洗礼与精神升华。课堂上,优秀学员前辈化身学长,声情并茂地讲述在那个年代“为人民服务”五字的实践之艰辛,也让我深切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应只是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坚守。合影环节老师的千咛万嘱仍回荡在我耳边,那真诚的文字也许会成为我忘不了的回忆。本次学习让我明白,青年应立足当下,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在集体中主动担当。身为高一9班的团支书,未来我会带动班级同学共同进步,将党校所学转化为前进动力,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高一9班团支部 殷悦
老师对一代代党员们的英雄事迹的讲解令我感动。当听到张思德同志在执行烧炭任务时,炭窑突然崩塌,他奋力将战友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埋不幸牺牲时,我内心深受震撼,深刻体悟到我们这代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次讲座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努力方向。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这一代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所谓的使命担当,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它就体现在刻苦学习、锤炼品德、勇于创新,为同学们服务的具体行动中。我更加坚定了要将个人发展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的决心。今后,身为团支书,我定当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认真为同学们服务,努力成为理论的践行者、时代的奋斗者,以青春之我,贡献伟大时代,为党的事业增添一份力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好成绩!
——高一5班团支部 杨景熙
今日“为人民服务”主题讲堂,令人深思。70多岁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系校友,并未高谈暗物质科研,而是动情回忆乡村执教时,如何在匮乏中想方设法做化学实验,只为点亮学生眼中的光。他讲述的,正是“为人民服务”最朴素的真谛——立足本职,竭尽所能。他将这种实干精神,与毛主席的教诲相连,阐明共产党、共青团的服务宗旨并非抽象理论,而是融入日常的主动担当: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是科学家攻克难关,是我们每个人在岗位上发一份光。这让我幡然领悟,宏大的初心,正蕴藏于这些具体的付出之中。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此为镜,将服务他人的精神化为行动自觉,在平凡中创造不凡价值。
——高一4班团支部 孙博瀚
活动开始前,葛老师在台下问了我一个问题:当团员为什么光荣?因为责任重大。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这绝非空谈,需以行动彰显崇高的奉献与实干精神。听葛老师演讲,我体会到他“走到群众中,为群众服务”的热忱;刘学姐的分享,则让我看到新一代团员对未来的担当与期许。这些话语深深触动了我。未来,我会以团员标准要求自己,传承共青团的优良传统,践行葛老师所说的求真务实精神,用点滴行动践行责任,为社会贡献力量。
——高一10班团支部 孟辰萱
当庄严的国歌奏响,当党旗映入眼帘,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场开学典礼不仅是一次学习的启程,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灵魂的升华。本次活动,校友为我们分享了党服务人民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此次开学典礼是我党校学习的起点,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我将带着这份感悟与担当,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高一7班团支部 沈桐
这场讲座,于我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老学长将“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具象为张思德同志的牺牲,具象为党员突击队的英勇无畏,具象为他用生物知识让乡亲们丰收的具体行动。这让我深刻理解到,伟大的精神并非遥不可及的,它恰恰蕴藏于将个人转化为利他主义行动的每一个选择之中。
我们青年一代,手握更前沿的知识,更应思考如何让它扎根于中国大地,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焕发生机。知识的终极价值,并非独善其身的筹码,而应是兼济天下的工具。正如毛主席所言,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份希望,正寄托于我们能否将学识的光芒转化为温暖社会、服务人民的切实力量。
——高一8班团支部 朱彦睿
参加本次青年党校使我受益匪浅,葛元仁老师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现身说法,用亲身经历,体现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作为村里唯一一个有高中文凭的青年,老师明明可以去城里拿着高昂的工资,却选择一个人拿着低廉的薪水教七年级全科。其余例如,用科学方法帮助乡里人提高小麦亩产量等就不一一列举了。葛老师的亲身经历体现出共产党员坚定理想、忠诚为民、担当奉献、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敢试的精神品质。
——高一6班团支部 匡梓轩
(葛元仁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文化青年委员会委员、华侨大学兼职教授。标题系编者改写,转发有删节。)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