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交流时,【林中聊悦】说:“把资本主义说成按资分配是极左分子的一大谬误,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工人和职员只是雇员,他们都是按劳分配,不可能按资分配,他们比社会主义的同等岗位相比收入更多,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力也比社会主义的高,普通职员根本不在乎生产资料或劳权属于谁,只要影响了他们的福利就会有工会组织博弈甚至罢工,直到劳资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可社会主义下普通职员尽管也是按劳分配,但权益受损时无法与公有制度下的各级企业组织政府协商谈判甚至罢工权力实际根本就没有,所以对普通职员职工而言,他们更喜欢选择哪种所有制是不言而喻的”。
很显然,这位网友缺乏有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
产权,全称为资产所有权,是资产所有者的权利要求。在建立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制度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按劳分配的;反过来也一样:劳权,全称为劳动所有权,是劳动所有者的权利要求。在建立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制度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存在按资分配的。
1,资本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归非劳动者所有,劳动者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因此,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因为一无所有,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实现、而劳动力商品化客观上消去了劳动者作为生产主体的可能性,因而资本主义所有制决定了其生产主体只能是资产所有者或资本所有者——资本家或股东;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即生产资料归大家公共所有,劳动力则具有个体性。由于在社会主义实现公有制的条件下已经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者,劳动者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
2,资本主义社会,其生产主体是资产所有者,资产所有者的利益要求表现为资产所有权,简称为产权;社会主义的生产主体是劳动所有者,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要求表现为劳动所有权,简称为劳权。
3,资产所有者以资为本,因而资本主义社会是由资本主导的社会生产方式;劳动所有者即工人则以工为本,因而社会主义是由工本主导的社会生产方式。
4,资产所有权在管理方面的要求表现为资产管理权,在分配方面的要求表现为资产分配权。通俗地说,资产所有权也就是资产者当家做主的权利要求和按资分配的权利要求两个方面。资产所有权又称为资产阶级法权;劳动所有权在管理方面的要求表现为劳动管理权,在分配方面的要求表现为劳动分配权。通俗地说,劳动所有权也就是劳动者当家做主的权利要求和按劳分配的要求两个方面。劳动所有权又称为劳动阶级法权。
5,以资产者为主体、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制度,叫做产权制度,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也可以用“生产资料私有制+产权制度”来表达;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制度,叫做劳权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劳权制度”来表达。
由上面的说明我们知道,资产所有权也就是资产者当家做主和按资分配的权利要求,劳动所有权也就是劳动者当家做主和按劳分配的权利要求。因此:
资本主义也可以用“生产资料私有制+资产者当家做主+按资分配”的公式来表达;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当家做主+按劳分配”的公式来表达。
6,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之后,在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国有国营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所以会产生,是因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落后的苏联、中国等国家产生,而这些国家多为农业大国,因而在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治体制后,还不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必须首先进行资金积累、快速实现工业化。也就是说,这些落后的国家在形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体制之后,还需要一个过渡时期,,既要应对战争和灾难,又要通过工业化的实现形成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基础。因此,苏联模式的公有制经济,本质上只是社会主义国家从暴力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间的过渡时期的经济模式。
苏联模式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产权制度”。在所有制上采用了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模式,在权利制度上采用了资本主义的产权制度模式。因此,苏联模式是半社会主义半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模式。但这种模式作为过渡经济模式,它只是适合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特殊时期,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生产模式。
7,现实的正常的、规范的生产模式,客观上只有三种:
一,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生产资料私有制+产权制度;简称为产权私有制模式,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企业,均属于这种模式;
二,过渡经济模式:生产资料公有制+产权制度;简称为产权公有制模式,仅仅适用于过渡阶段的经济模式;我国改革之前的产权公有制企业,包括国营企业、大集体企业均属于这种模式;
三,社会主义生产模式:生产资料公有制+劳权制度;简称为劳权公有制模式。一切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劳权企业,均属于这种模式。人民公社模式即劳权公有制最典型的企业形式。
8,现实的生产模式,除了以上三种规范的生产模式之外,还可能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的生产模式。由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和平演变,本来是社会主义模式或过渡经济模式的企业完全可以演变为不规范的生产模式,因而会有许多病态的生产模式(企业)存在。
9,资本主义企业制度,除了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之外,还包括调节劳资关系的工会制度。如果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型企业没有工会制度,这就是一种病态的产权企业。
10,社会主义企业制度,除了体现劳动所有权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之外,还包括调节劳资关系的制度委员会制度。如果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劳权型企业没有建立制度管理委员会制度,这也是一种病态的劳权企业。
社会主义要让劳动者当家做主,但许多人却张口闭口是产权;社会主义要实现按劳分配,但许多人却偏偏抱着按资分配的股份制不放手;资本主导的生产方式分明是资产者利用自己的资产所有权吸收剩余劳动、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有些人却偏要把它论证为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这表明许多自以为的社会主义者其实对社会主义基本常识一无所知!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