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相信西医的定论,狂犬病只能通过打狂犬疫苗来预防,一旦错过时机,狂犬病发作便无药可治,病人只能等死。最近在翻看一本旧杂质,是1984年第10期的《浙江中医杂质》,上面有一篇关于狂犬病防治的短文,我才知道西医的结论是错误的,具体内容见下图:
文中提到的“狂犬灵”,其实就是张仲景的下淤血汤,在仲景的书里,这个方子记载为用于妇女产后的某些病症。网上查了才知道,古人不知道从哪位高人开始便拓展了其用途,拿来防治狂犬病,居然有效。我看到的这篇短文里,作者阐述了如何鉴别是否真的被携带有狂犬病毒的狗咬伤的办法:服用这个方子后,如果泄下猪肝、鱼肠样黑色大便,小便如苏木水样,那么可以确定是被携带有狂犬病毒的狗咬伤,否则就不是。“泄下猪肝、鱼肠样黑色大便”,这个好理解,至于什么是苏木水样的小便?网上查了,就是小便呈橘红颜色。
这篇短文容量太少,试问,患者已经发作了,还能治疗吗?我觉得不一定,可能要添加药物。联想到被倪海厦誉为下淤血第一方的桃核承气汤,这个方子的组成是桂枝、大黄、芒硝、桃仁、甘草,是用于淤血与热邪结于下焦的情况,是个急证。狂犬病发作了,其情形当属急证,此其一,再者,其发作具体情形与仲景桃核承气汤条文描述的“其人如狂”颇为相似,因此,如果用中医的办法治疗狂犬病发作的患者,我认为应该将下淤血汤与桃核承气汤合起来用,肯定比单独用下淤血汤效果好。当然这只是个推论,不过非常值得一试。因为到了狂犬病发作的时候,西医已经明确表态治不了,为啥不用这个方子呢?这里我将仲景的两个方子合并起来,并参考前人经验给出剂量,供有需要的(即狂犬病已经发作的情况)人参考:
大黄20克(后下,目的是保留其去实的力量)、桂枝10克、芒硝15克(不用煎煮,兑入热汤药中即可)、桃仁20克、土鳖虫5~8克、蜂蜜20克(冲服)、甘草10克。
具体使用时,上面这个方子恐怕只能当做第一副方剂,后面视情况调整方子,毕竟这是个攻下的方子,不调整恐怕病人身体受不了,尤其是老年人。中医看病,还是要讲究个阴阳寒热。如果病人是肾阳虚衰的老年人,恐怕上面的方子还要加上生附子30克到100克(请注意生附子的煎煮方法)才算稳妥,不这样的话,一个肾阳虚衰的老年人如何能扛住攻下药物的治疗?
这里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这个方子里土鳖虫的质量。现在药店里的土鳖虫(有的药店恐怕还没有这个药材),我估计几年都不会有人来购买,药材放的时间长了,药效肯定会下降,甚至于完全失效。这个该怎么解决呢?或许只有先在网上弄清楚土鳖虫的相关信息,然后到农村去捉取,此外我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现在回想起不止一次网上看到有年轻人狂犬病发作而死,其临死前的症状,真的是让人嘘唏不已,其实无论是防治,还是后来发作时的治疗,我以为中医其实是有办法的。
2025年8月21日
【文/钱治平,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