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老年人没网瘾,他们只是缺一部智能手机。
没想到当年背着爸妈偷偷上网的孩子,长大后却要担心爸妈网瘾太重。
我们以为教会爸妈用手机是尽孝心,结果却让他们掉进了一个更大的坑。

老人成瘾,比当年的年轻人还疯狂。
早年网瘾少年想玩电脑得会打字,会用检索工具,有门槛。
现在刷短视频划个屏幕就行,大数据直接把内容喂到眼前,连思考都省了。
01
一网友说,没给爷爷买智能手机的时候,菜地里几乎没有草,买了手机后,菜地里几乎没有菜。
连饭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吃,每天晚上玩手机玩到凌晨,然后就一觉睡到中午,真想给他找个班上。
爸爸通过监控发现奶奶半夜两点还在刷视频,就从监控里喊她不要玩了,快点睡觉,没想到第二天想再看的时候,发现奶奶把监控拔了。
还有一网友爷爷买了一堆假翡翠,别问9.9块哪来这么多真货。问,就是和珅家抄家抄来的,所以才敢卖这么便宜。
直播间主播吵架,金条9.9抢到就是赚到,爷爷哐哐就是抢,一口气抢五根,以为是纯金999,没想到是老铁666。
不只短视频和网购,现在老年群体也是最好赚钱的短剧目标群体。
《27岁霸总爱上50岁保洁阿姨》、《闪婚老伴是豪门》、《养儿不防老我被迫重生》,这些专门收割中老年的短剧,剧情要多离谱有多离谱,关键也同样上头。
年轻人看短剧只想着白嫖,老人虽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在短剧平台充起值来,却相当豪横。
如今,这些老人拿着智能手机,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刷,上午看短视频,下午看短剧,晚上看直播,门也不出,直接蜷缩在几寸方地跟手机里的人共情。
手机不再只是个联系工具,反倒成了打发时间的数字玩伴。
这种情况背后,是老年网民数量的大爆发。
根据2024年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我国银发人群网络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3.29亿,月人均使用时长超过129小时,相当于每天超过4个小时都在刷手机。
02
为什么老年人会成为这场围猎中最易受伤的群体?
第一,情感缺失。
老年人的特点是有钱不用上班,还不怕人管。
当退休后社交圈缩小,子女又忙得顾不上陪伴,内心的孤独感成了最大的软肋。
这时候,手机就成了他们最方便、最听话的伙伴。
手机里源源不断的内容恰好填补了这份空虚,在虚拟空间里找点乐子。
与此同时,很多老人之所以沉迷于网络,其实是想通过手机寻找存在感和价值感。
有人发个跳舞视频被点赞,就会觉得自己还年轻。有人在评论区和网友聊天,就会觉得自己被需要。有人每天签到赚积分,就会觉得自己仍然能干、有价值。
他们要的可能不是手机本身,而是"我没有被这个世界遗忘"。
突然在网上找到一群同频共振的人,那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极易成瘾。
二、辨别能力差。
我们的父母不是互联网原住民,没学过甄别真假信息的方法。
他们这一代人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他们习惯了听权威的声音,现在权威变成了短视频里的博主,所以他们觉得能找到依赖。
在他们的认知里,网上拍视频的只要穿白大褂的就是医生,穿西装背景是蓝色的就是新闻,年龄大一点戴个眼镜的就是专家,在农村拍视频的就是农村人。
用一句非常无力的话来形容,就是全世界除了儿女,谁都能骗到我老爸老妈。
老人成瘾手机的代价就是大量现实生活被替代,锻炼身体,线下交际等爱好逐步消失。
本应该丰富的老年生活变成了变成了单一化的刷手机。
代价不只是金钱损失,还有身体健康,甚至家庭之间的亲情。
最后:
智能手机本该是工具而不是枷锁,我们不能粗暴禁止,换回到老年机。
除了平台要加强管控之外,儿女要多一点陪伴,别只知道劝和指责,要多陪她们聊聊天、逛逛街,培养新的兴趣爱好。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