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为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中央邀请在延安的作家、艺术家举行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分别于5月2日和23日两次到会发表讲话,就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文艺理论问题和文艺政策阐述了意见。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题正式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两次谈话。《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和阐明的基本文艺思想,对于当时渴望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中国人民而言,是非常及时的理论指导。许多作家正是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正确方向,走向农村,深入抗战第一线,创作出了一大批适应抗战需要、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在文艺的民族化、大众化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我国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真正到来。
《讲话》论述了许多关于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是迄今为止当之无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经典文本,我这里不做全面论述,只想就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多次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时,我们认真领会8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坚持我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当然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有机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深深扎根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文艺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形成和巩固的。坚持文艺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廓清文艺工作中重大思想理论是非的过程。
比如文艺同政治的关系,主要涉及文艺为什么人的根本的问题,涉及文艺工作者要不要做“人类灵魂工程师”,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文艺的社会功能的问题。文艺的一个基本特点是通过形象,通过美感和怡情悦性的作用,来实现认识和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狭隘地把艺术这种丰富、广阔和有自身特点的社会现象仅仅理解为只是直接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显然是有害的。正因如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但是,在阶级和有阶级的社会里,我们也决不能把文艺理解成为与政治、意识形态绝缘的“纯艺术”。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所谓“诗言志”,所谓“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都显示了中国文艺的进步传统,也揭示了文艺的固有规律。在革命战争年代,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工作不可能“躲避政治”、“远离政治”;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同样如此。这是因为,其一,每位文艺工作者既是自然人,同时又是社会人。从观察生活、素材搜集、想象构思、文体选择,直到遣词命笔,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强烈的感情。其二,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必然反映到文艺工作中。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绝大部分的文艺作品都带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其三,我们还面临西方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这些也必然要反映到文艺工作中来。其四,政治绝不仅限于阶级斗争,对于文艺不能脱离政治决不能作狭隘的、形而上学的理解。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文化工作对人民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倾向有很大影响,对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很大影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更好地坚持“二为”方向,旗帜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文化的侵蚀,旗帜鲜明地鼓舞人们为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发进取。
又如,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洋为中用”、“批判地吸收”的基本原则。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也都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与各国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是我们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汲取过来,熔铸于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之中,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保持我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族特色与汲取世界各国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绝不矛盾。正如鲁迅所说:“虽是西洋文明罢,我们能吸收时,就是西洋文明也变成我们自己的了。好象吃牛肉一样,决不会吃了牛肉自己也即变成牛肉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除了各国文化均有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之分,西方强国,一直妄图“西化”、“分化”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它们利用我们对外开放之机,加紧各方面的渗透,而我们有的同志对此却丧失了应有的警惕,主张文化上也要无条件地与国际“接轨”,对宣扬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及腐朽生活方式的文艺作品津津乐道地进行推介。如果照此办理,西方殖民主义文化的侵蚀就会在我国长驱直入,我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会受到改变,民族特色就会丧失殆尽,变成西方殖民文化的附庸,我国则最终可能变成西方强国政治、经济上的附庸。
再如,如何正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问题。马克思早在1842年就指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应当产生绚烂夺目的文化,每一滴露水在阳光下都会闪烁出无穷无尽的光彩,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的太阳,不能只有一种形式,精神上的东西不能千篇一律。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方针从来认为,在文艺工作中,必须绝对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形式和风格,禁止另一种形式和风格,只会有害于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我们提倡关西大汉执铁板击铜琶高歌“大江东去”,也决不排斥婉约纤绵、缱绻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我们要热情鼓励不同的艺术观点和流派相互了解、相互切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迎来姹紫嫣红的文艺界的春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在文学艺术领域会有正确和先进的东西,也会有错误和落后的东西,会有真、善、美,也会有假、恶、丑。对于错误的东西,我们一定要防止“左”的错误,决不能重复过去那种简单片面、粗暴过火的所谓批判,以及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处理方法,而是要进行充分的说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特别是对有错误的同志,要与人为善,不能以势压人,给他们以时间认真考虑,让他们进行合情合理、澄清事实和论点的答辩,尤其要欢迎和鼓励他们进行诚恳的自我批评。有了这种自我批评就好,不要揪住不放。但是,我们坚持的“双百”方针,是一个无产阶级的方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有些人把‘双百’方针理解为鸣放绝对自由,甚至只让错误的东西放,不让马克思主义争。这还叫什么百家争鸣?这就把‘双百’方针这个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方针,歪曲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方针了。”邓小平同志还明确指出:“坚持‘双百’方针也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决不能把批评看成打棍子”,“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那种把“双百”方针同开展正常的文艺批评对立起来的思想,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对文艺工作的指导,是否定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实质上也否定了“双百”方针本身。
除了上述文艺思想中一些重要的理论是非需要分清之外,文艺工作中还有不少关系,如:继承借鉴与探索创新、歌颂与揭露、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关系都需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对这些关系认识和把握的正确与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联着我国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关系,同样需要文艺工作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掌握。
二、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深入群众、认识生活,抓住事物本质的需要
这实质上涉及到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文艺工作者为什么必须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本来是早已解决的老问题和常识性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最大力量决不是其它,只能是人民。人民生活中存在着的自然形态的、粗糙的然而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是一切文艺尤其是社会主义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中国有出息的文艺工作者,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改革、建设形式,去感受时代心脏的跳动,特别是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解放军战士的喜怒哀乐,才能与改革和建设事业,与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所谓的“灵感”才会在喷涌的激情中欢呼着活跃起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真正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这一基本原则,才能进一步提高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自觉性。
社会生活的现象是复杂纷纭的,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会象恩格斯所说的,连两个简单事实的联系也找不到。而要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同样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这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相结合的学习,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真正具备了在实际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的素养,无疑会提高观察、体验、研究、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艺术的表现能力,在创作的过程中,才可能做到“天机之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文艺能够要求生活的,就是自然和真实。文艺繁荣的时代是走向客观的时代,文艺衰微的时代是走向主观的时代。我国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通过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并透过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反映出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生活来,也才能按恩格斯所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创造出血流温暖、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给人民以光明和信心,给人民以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近些年来,一批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号召,深入工厂、农村、军营第一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创作出一批反映国有企业和农村改革及火热军营生活的好作品,创作出一批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等内容的好作品。这些作品写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各种观念的演进和撞击,对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把握,无情鞭挞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热情讴歌了善于驾驭商品经济大潮,“手把红旗旗不湿”,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努力发展经济,造福于黎民百姓的弄潮儿,热情讴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赞扬。这也使我们看到,如果脱离生活,脱离群众,满足于在宾馆饭店里,一杯浊酒、云山雾罩侃作品,侃出的作品只能是自我的“复印”和表现,也许从一些方面表明了作者的才华,但是不会有什么生命力。有的还专门闭门追求编造离奇荒诞情节、庸俗低级情调,散布享乐颓废、悲观绝望的情绪,这都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人民群众的批评和反对。也有的地区和部门,为了能推出在上级获奖的大家气象的精品,不去引导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生活去创造,而是开列巨额奖金去悬赏,自以为“重奖之下必有佳作”,其结果所获无几。也有的文艺工作者不畏艰苦,沉入生活,收集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生活素材,但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把握不了生活的本质,其生活素材也只能是一堆杂乱无章的部件,无力“组装”出好的作品。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一再证明,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忘记、忽略或是割断与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艺术生命之花就必然枯萎。
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改造世界观的需要
对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从来都是明确的。但一些作家艺术家甚至是党员作家艺术家为什么对党的“二为”方针表示淡漠,对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表示淡漠,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历史和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英雄业绩,缺少加以表现和歌颂的热忱,反而对写阴暗的、灰色的、胡编乱造、歪曲革命的历史和现实的东西,以及十分庸俗、低级乃至黄色的东西分外热心呢?对轻视实践、远离群众的创作生活洋洋自得呢?这是他们的世界观在作梗。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严肃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毛泽东同志又指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时隔80多年,这两段论述是否过时了呢?非但没有,读起来反而备感亲切和深刻。毛主席所讲的立足点就是世界观。文艺工作者只有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谈得上真正自觉地贯彻党的“二为”方针。只有认真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才会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深入自己的血肉,才能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能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忠贞不渝,也只有这样,文艺工作者才能充分发挥文学艺术自身特点,站在党的积极的革命立场上,自觉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提高群众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热情,坚定他们的信心,而不是让他们灰心丧气,怀疑党的领导,动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意志。只有认真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下;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堕落;才能不被“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牵着鼻子走,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和乐器,利用自己的歌喉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服务。我们决不否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的精神产品仍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受到价值规律的制约。作家艺术家的劳动也是一种劳动,在其从事精神劳动的过程中,同样要消耗大量的脑力、体力以及物质材料。因此,精神产品讲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是合理的、正当的。但有的文艺工作者置社会效益于不顾,只顾迎合一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与非法出版商勾结起来,以捞钱财,他们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尖锐批评和强烈鄙视是理所当然的。广大人民群众对那些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争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的作家艺术家深表尊敬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孟夫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对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党员文艺工作者来说,“浩然之气”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我国的文艺工作必将进入更加绚丽多姿、盎然勃发的灿烂春天。
四、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进一步提高历史责任感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和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细。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所从事的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和各个不同学科的研究,都是“三生万物”之后的万物层面的事情。因此,不论我们从事哪项具体工作和哪门具体学科的研究,不仅需要搞清这项具体工作领域或这项具体学科的规律,而且需要思考决定这项具体工作领域或这项具体学科的规律之上的即老子所说的“一”、“二”、“三”等“中规律”,也需要搞清“中规律”之上的最高规律亦可称为“顶层规律”即老子所说的道。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这就是共产党人的“道”。只有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这就需要明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都在直接间接地讲述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讲述的往往都是几百甚至上千上万年的事,决不能仅凭以十或数十为单位的短暂时间来评判其正确与否和功过是非。因此,我们看待事物和评价功过是非,不仅要放到一定的空间全面综合地去看,还应放到一定的时段甚至是历史的长河中去看,全面、辩证和历史地看待事物,这才是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一元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弄清了这一道理,就有助于帮助一些同志克服“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不正确的认识。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进一步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才能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任何学者其中包括文艺工作者今天的所言所著,如同任何领导干部今天的所作所为,必将接受明天历史和人民的评说。一般说来,学者的声望愈大,领导干部的职位愈高,历史和人民对其的关注程度便愈强烈、愈细微和愈深刻。“宋太祖怕史官”的道理,是任何学者和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明白的浅显道理。康德说,他敬畏的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二是浩瀚的星空。什么是星空?星空就是自身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就是客观物质世界中自在的客观规律,而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归根到底,任何学者和各级领导干部敬畏的应该是时间和实践,是历史和人民,是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