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长城与中国式现代化
——王立华同志在中国长城学会山西忻州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的发言
论坛主题是“长城与中国式现代化”,下面谈点粗浅认识。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大地上产生的具有突出中国特色和优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事。古老长城与中国式现代化,乍一看似乎相距甚远,但细究起来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从古代中国看,长城是中国历史突出连续性的重要原因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走中国自己的路,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决定的,而要理解中华文明为什么会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就不能不认识长城所起的重要作用。一个时期以来,对长城曾有很多贬损,但放眼人类世界文明史,特别是对比其他3个文明古国灭亡的历史节点,却发现中国先人修筑长城的伟大壮举,与中华文明能够存续发展5000年不断密不可分。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目前认为最早的是古埃及文明,现在只是一部考古学历史了。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建立第一个王朝,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埃及时期,到公元前525年亡于波斯帝国。此后虽然进行过多次反抗,但到公元前332年,被马其顿王国占领后,又开始了希腊统治时代,从此古埃及不再存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只能在埃及学考古中得到辨识。
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从公元前1894年建立第一王朝,经历了第二、第三、第四王朝后,公元前729年被两河流域北部的亚述帝国吞并。亚述帝国灭亡后又建立了新的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8年又被波斯帝国灭亡,从此没有了巴比伦。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也随之灭亡,现在只能从亚述学考古中解读了。
在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是上世纪20年代考古发现的,考古学家断定在公元前2500年至1750年。马克思曾说:印度的历史就是没有历史。早在公元前13世纪,中亚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白种人)征服印度,开始了吠陀时代,创立种姓制度,从此土著成了下等种姓。公元前518年又被波斯帝国征服,到公元前327年再被马其顿王国征服,马其顿军队撤离后,印度曾建立孔雀王朝,但最终在公元前187年灭亡。经过1000多年的外族征服,古印度不复存在。
灭亡了3个文明古国的波斯人,是生活在今乌克兰草原上的马背民族,波斯帝国建立在伊朗高原,全境除波斯湾、里海沿岸有狭长的平原外,其他地区多为草地和沙漠。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灭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这3个文明古国的永久性灭亡,集中在公元前323年、538年、187年这个历史时期。
在这三个文明古国灭亡的时期,古代中国已经经历三皇五帝夏商周数个王朝。此时的周王朝也已经衰落,处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且不说周边相对弱小的少数民族,东周时期秦、赵、燕等诸侯国的北方边境,也有一个类似于波斯的强大游牧民族匈奴,从公元前318年开始,持续进行了300多年的入侵和战争。这就提出一个重大历史问题:为什么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中,面对几乎相同的外部环境,只有中华民族的文明和血脉能够延续下来,而没有从外部被灭亡和中断?
对此,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和认识,但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可忽略。古埃及修金字塔,古巴比伦修通天塔,古印度修佛塔石窟,寄托于神灵和上苍护佑国泰民安,结果不但没有保证国家安全和文明延续,相反却沦落为奴隶之邦。而古代中国与此不同,不靠神灵靠自己,修的是能够实实在在阻挡强敌铁骑的长城。
从公元前300年前后,赵国的赵武灵王就沿阴山至高阙,在代郡、雁门、云中一线修筑长城。赵长城是现存最古老的长城,忻州也是最早修筑长城的地方,是伟大长城的发源地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伟大举措,其中之一就是从公元前214年开始,在原先各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万里长城。汉朝建立后,继续修筑屏蔽河西走廊等地的长城,再到公元91年东汉军队大破北匈奴,以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和胜利的军事斗争,解决了那个时代强大的北方威胁。
这些伟大的战略举措,维系保持了秦汉400多年大一统的王朝帝国,从而使古代中国和伟大的中华文明,度过了人类古代文明史上第一波残酷的毁灭期。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为有这400多年的大一统,就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华夏为中心的多民族融合一体的强大主体民族汉族,建立了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强大的文化血脉认同,在日后持续的多民族血脉和文化融合中,保持了中华民族血脉和文明基因的强大主体不能中断的延续性。即使后来草原民族入主中原,也无一例外地认同中华传统文明和文化,把中华文明继承下来并丰富发展,而自身的文明创造变成中华文明的新鲜血液和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蓬勃生机的中国历史和中国特色。
从中国“國”字的造字内涵看:國,从囗(wei)从或。按照中华民族先人的理解,成为国家的条件:一是要有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要有土地,以短横“-”代表;三是要有军队,以“戈”代表;四是要有四面高墙包围,以大“囗”代表。看看中国的地形图就明白,西部和南部有高原大山丘陵密林,东部是波涛万里的大海,这在古代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墙天堑,只有西北和北部的沙漠草原是围墙的缺口,又不惜一切筑起一道万里长城。修筑长城看起来耗费很大,但能把当时游牧民族入侵的铁骑挡住,避免战争毁灭和劫掠带来的巨大损失,相比之下仍然是很合算的支出。从此,中华民族的先民家国一体,生活在一个四面有高墙护卫的国度里。
不能把长城只理解为城墙。它至少有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城墙,就是那些屹立在荒山野岭之上绵延万里的墙体,构成坚固的防御工事;二是城关,是在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构筑的那些关隘,如建在忻州境内的平型关、雁门关等;三是城市,在长城关隘附近一定的安全距离上,建立诸多兵民居住地,屯兵、屯粮、屯积物资,包括士兵和移民屯垦等,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和城镇,如北京、忻州等都是离长城不远的城市。所以说,长城应是城墙、城关、城市三位一体的伟大工程。
不能低估长城的防御功能。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长城的防御作用一定是能有效实现的。否则就不能解释,从先秦、秦汉一直到明朝两千年间,我们的先人为什么坚持做这件事。对秦皇汉武等伟大王朝的帝王,还有那些保家卫国的伟大军事将领,应当有谦卑敬畏之心,对长城所起的作用,应当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不能把先人修筑长城的壮举,看成是任性而为的无效劳动,那样认识问题或许只能证明我们自己幼稚可笑。对比一下古印度的灭亡就知道,这个南亚次大陆的古国文明,几乎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环绕封闭的天选之地,但在它西北的巍莽群山中,却留下了一条连接南亚和中亚的通道,就是全长只有53公里的开伯尔山口,所有外敌入侵灭国都是从这里进入的。古印度没有赵武灵王,更没有伟大的秦皇汉武,也始终没有在这里修筑长城雄关来防守,因而成为一代又一代征服者的通衢。
不能把长城只看成战争设施。长城体现了突出的和平性,它的根本理念是防御,是保护自己不受侵犯,而不是要侵犯别人,是对和平共处的追求,而不是对战争的奢望。有了这样的防卫体系,对内安定人心、对外慑止强敌,减少了古代边疆地区的摩擦和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共同的安宁生活。边境地区不打仗了,才能够进行正常的和平交流和交融,强化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融合力,最后形成长城两边都是家乡的局面。
不能把长城只看成封闭的关卡。因为大量人力物力向边关输送,加强了内地与边境地区的联系,守住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全底线,有效震慑并制约了外敌的战争野心和那种掠夺式觊觎。在和平环境下,通过关城互市,对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也把长城内外各民族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中国延续不断的大一统格局。所以孙中山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在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看来,长城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世代延续发展,比抗预自然灾害成功治水的大禹还重要。
二、从近现代中国看,筑成新的长城是建设新中国的必要条件
人类社会由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战争手段和战争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长城不可能再发挥原来的防御作用,修建于冷兵器时代的长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保证国家和民族安全需要工业时代的新长城。
因为中国在工业革命兴起时的落伍,新的工业生产和战争手段没有建立起来,万里陆海疆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坚船利炮的通途,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救中国,希望在中国实现富国强兵现代化,现代化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但是,没有现代长城保护的中国,不能在反侵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中国,实现现代化只能是一个梦想。
刚刚过去的七七事变纪念日,让我们又想起那段屈辱的历史。有些年轻人在网上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在辽宁省会沈阳?为什么1937年的全民族抗战是从北京附近的卢沟桥开始?为什么蒋介石政府直到1941年12月才正式对日宣战?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西方列强早就登堂入室,在中国大地上驻军横行。蒋介石政府即使与日本打起来之后还在幻想妥协,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后,这才有了国民党政府12月9日对日宣战。有些人鼓吹,从1927年蒋介石政变上台到1937年抗战爆发是民国“黄金10年”,真是非常荒谬。从1931年开始到1937年,日本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和控制了中国的东北3省和华北5省,世界上有这样国破家亡的“黄金年代”吗?
当时真实的历史是怎样呢?恰如创作于那个时代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什么样的“最后吼声”?就是泣血呼唤那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蒋介石政府丢土失地导致国土沦丧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筑起了人民战争新的伟大长城,在敌后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包括忻州境内的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走上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建设了中国人民战无不胜的新的钢铁长城,提供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前提。刚刚过去的7月27日,是标志抗美援朝胜利的板门店停战谈判签字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我们一个刚刚建立的一穷二白的人民共和国,面对的是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加南朝鲜伪军,还有22个支援国家,近代以来欺负我们的几乎全部西方列强,当今世界几乎全部“发达国家”都在那里。为了保证中国人民的和平建设和生活,我们胜利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最后逼迫他们不得不在谈判桌上签字。此后,又胜利进行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等一系列伟大战争,人民军队战胜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强国的军队,打出了中国人民和新中国不可侵犯的威风。
在强敌威逼的国际环境中,党领导人民勒紧裤带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研制掌握了原子弹、氢弹、各型导弹、战略核潜艇、人造卫星等尖端武装装备,让任何敌人不敢对我轻举妄动。针对当时有可能发生的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方针,在重要战略地区,建设了不逊于地上长城的地下长城,为中华民族的长久安全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战略保障。
三、从新时代中国看,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长城保证
进入新时代,我们正在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利益,正在不惜一切代价疯狂遏制打压中国,企图阻断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这个根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不能有任何侥幸幻想之心。
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艾利森说,中美如果不想战争,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宋辽模式”。希望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再跪下去,希望进入强起来新时代的中国变成割地赔款屈辱投降的宋王朝,能答应吗?有可能吗?我们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加紧筑起能够打败任何强敌、有效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现代化钢铁长城。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要求,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领导人民军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加快建设强大的陆上长城、海上长城、蓝天长城、太空长城、网上长城、电磁长城,有效筑起适应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新的现代化长城。习总书记还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主要包括16个方面: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和深海安全领域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国防和国家安全,要向中华民族的先人修筑万里长城那样,舍得在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投入力量下大功夫,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百年目标实现,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提供安全屏障和保证。
在所有这些安全领域中,最关键最根本地是筑起牢不可破的思想长城。一定要记取苏联东欧被演变灭亡的严重教训,丢掉马列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思想文化战线被美西方敌对势力渗透控制,党和国家的权力精英亲美反共反人民,纵有再强大的军事和安全力量,也会不战自溃毫无用武之地。对于新时代的中国,最重要的是坚决清除新自由主义的流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一致,我们就会有排山倒海的力量,就能克服一切困难,走向光明的未来。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