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中医和干好中医这个题目非常的有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一个思想在里面。学好中医是如何知,干好中医是如何行。那么知和行合在一起,就会带来很好的心流体验。也会帮助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走的很快乐。在临证上,学得好就能干得好,干得好就会更想学。这才是中医的乐趣所在,因为它的知和行本身就合在一起。
而如何知里面又包含《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其实本身学和思也是知行的一部分。
在这里首先感谢吕老师给出这样一个题目,让我自己把从业以来这么少少几年和以后自己对中医的方向做一个整理。
一、如何学好中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为一个针灸推拿专业的一个学生。我的家里没有传承,也没有长辈给予辅助。“一穷二白”的我当时为什么选学中医。当时高中脑子的我有很多想法。
(比如1.看网文小说,针灸活死人肉白骨,功夫也特别厉害。2.可以给家里人看小病,方便一点。想让家人减少疾病的困扰。现在看来很难。3.对人生思考的结果。4.给自己看病)究竟是哪一个原因不得而知,现在想来主要:
其一是精神上的需求
当时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习?为什么考大学?考了大学以后是为了什么?为了有一个好工作?那有一个好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挣钱?挣钱又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让我们过得更快乐吗。那么做什么可以让人更快乐呢?助人为乐。当时我小小的脑子想到的是这句话。因为我觉得,单纯自己物欲上的满足好像追求总会不够。会不断的去追求更多的。似乎只有助他人才能得到真正的乐。也就是因别人乐而乐。而医学就是治病救人。比助人更高级。
(现在想来,职业就是你人生这场游戏里面,最有意思的东西本身。不断升级,体会一次次升级的快乐。因为虽然你在治病救人,但别人不一定会感激。那么因别人乐而乐便需要平常心,作为调味剂即可,这也是我在从医初时,对当初想法的困惑。现突然解开。还是得内求,假以外物,非道。人生到底是单机游戏还是互动游戏不好说。不过突然感觉好像到了人生境界的第二重,看山不是山。或许以后还会变。再去理解老师们说过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似有所感)
在报志愿时有很多纠结,想过兽医、厨师、老师,心理学等等。但冥冥之中好像有天定,第一志愿和滑档的最后一个志愿都是中医针灸推拿。至于为什么选针灸推拿而没有选中药。是因为道听途说中药的品质不好,是药三分毒。而针灸与推拿传自于古老的技艺,不需要受着人心的约束。
其二来源于一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张载。
那么为这个他人乐而乐,来源于自己内心的需求。而思考人生而言,总觉得人来世上总需要做一些事情。或大或小。需要自己找一点意义。那么在上大学之前甚至一直到现在,中医都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甚至有很强烈的断层。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身兼自己的使命。别的做不到,那么为往圣继绝学呢?中医与武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瑰宝。虽然我不是脑力够用的人。但是我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完成我一生的意义。那怕只是星星之火。
以上是我学习中医的原动力。也是我一辈子事业需要去做的事情。因为我知道中医一辈子也学不完。
挖掘经典,博采众长。
那么刚刚也说了,我是一个针推的学生。而且最开始是不愿意开方药的。甚至在非常好的时间听倪海厦老师的课,而在听到伤寒金匮的时候,脑子一团浆糊。那么后来又是如何走上了开方之路?
最开始这来源于,我离开了我的家乡西安。来到了河北,跟一个师兄在医馆上班。医馆的发展需要你什么都会。不像医院,只需要做自己专业的事。这就铸就了现在我虽然在推拿科,但也有人专门找开方的情况。而且虽然中医需要四诊合参,但在特殊情况下远程开方,也是可以实现的。这样就能缓解,父母离得远,身体不好的情况。如此便开始了开方之路。至今开方也快5年了。
那么我们都知道,学中医最离不开的就是经典。而经典就是《黄帝内经》《伤寒》《金匮》等。说来惭愧,作为医学生。虽然知道他很重要,但是始终不入法门。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懒。但是我觉得是时候未到。因为学医是一步一境,在大学时老师也掰开了说给你听。但是你听不懂。东西就放在那里。你只有体会了才能感受到一些。这个或许就是领悟吧。但是我们是常人,只能渐悟,无法顿悟。望自己逐渐去体悟中医的经典,这个是根本。
那么还有一个点是和我自己相关,除了开方,我现在临床上还使用针灸和推拿正骨。我觉得完整的中医是包括针刺正骨的。或者说方药针刺推拿正骨等等,它只是法。而中医的医理,以及人体的理,才是根本。所以有的人说我只深研针灸,或者我只开方。虽然可以一门深入,而且取得比较深的成就。但是对我而言。既然让我有幸接触到这些法,我不想放弃。那么在博采众长当中,不光是方药的法,针灸正骨推拿的法,我同样不会放弃。不光是在深度上,在中医的广度上也博采众长。现在有幸遇到老师,那么我就去,钻研经方的法。如果有幸遇到好的正骨老师,我也会去研究正骨的法。
因为我始终坚信,他们都属于中医的一部分。一定有一条道将这些法串起来。那么我所行医道。也是求一。看似纷繁复杂,却始终唯一。
如何干好中医
其实我觉得在临床上干中医,知行合一很重要。也就是一边学一边干。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体制内和体制外。因为这两边我都呆过。我感觉体制外对中医更加纯粹。只需要做到我上面说的学,然后干。当你的技术很好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运营,疗效为王。患者就会纷至沓来,然后你的生活也会过得还不错。但是在体制内不是,你涉及到晋升,涉及到种种纷繁复杂的事情。疗效为王,或许会让你的病人量很多。但是你可能永远都只是主治大夫。以至最后连家都养不起。现在国家正在医改,不知道后来会改成什么样。希望会好一些吧。当然已经在里面了,我们也尊重他的游戏规则。努力守好本心。
临床出真知,传承求发展。
在我所知所见当中,可能想不到很多。我所想更好的中医的思路。就是把我所学所得用于临床。病人反馈给我。当我遇到瓶颈再去学习。然后再去实践。有时候病人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非常的感谢他们。没有患者的信任,也就没有我们的成长。
然后就是多和老师、同事、同行者交流。在一次次思想的碰撞当中去提升自己的思维。
接着就是完成我的人生理想,所学所得,自己的成长。传承下去,也就有了意义。人们都说“好为人师。”我觉得挺好的,我们谦虚,真诚地将自己的东西教给他人,这是分享。是褒义的。而非狂妄自大。我修炼太极拳,太极拳的师父说。自己学会了还要教别人。而且一定要教。因为你在教的当中也是在学。一边教一边梳理。教他人也是正自己。那么我觉得中医同样如此。而且也完成了我的人生所愿,为往圣继绝学。
那么总的来说呢。我觉得学好中医和干好中医并不矛盾。也不对立,反倒是相辅相成。你学好中医就能干好,你想干好一定要好好学。
父母给我以生命。师父教我以生存。中国的传统文化当行如此。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