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钟建民:论做蛋糕分蛋糕两种方式

2025-11-01 15:56:06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钟建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无为老叟】说:“写得真绕嘴,说了半天,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制作蛋糕与分蛋糕的过程,蛋糕作得大分得公,社会既和谐又发展,资本分得少没动力,民众分得少没购买力,怎样让资本有投资动力,让民众有消费能力,就看政府如何平衡的能力了。”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确可以看作是一个制作蛋糕和分蛋糕的过程。

  在考虑如何才能把蛋糕做大?如何才能公平地分蛋糕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这样两个问题:

  1,谁来做蛋糕、分蛋糕?也就是说,做蛋糕和分蛋糕的主体是谁?

  2,做什么样的蛋糕?做蛋糕分蛋糕的主体不一样,是不是做和分的蛋糕也不一样呢?

  在现实社会中,事实上存在着做蛋糕分蛋糕的两种方式。

  一,做蛋糕分蛋糕的第一种方式:体现资产所有权或产权的方式

  在小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由于两极分化的发生,生产资料不断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大部分人只有占自己的劳动力。因此,为了生活,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因此,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在建立产权制度条件下,绝大部分人是在资本家和股东或他们委托的管理者的统治下做蛋糕的。

  在产权私有制条件下,做蛋糕的主体是资产所有者。在资产者合资经营的情况下,大家按照多股多利的原则来分蛋糕。

  因此,在产权型企业,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是没有权力参与蛋糕的分配的。劳动者只能取得出卖他的劳动力得到的价值补偿——劳动力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果。因此,产权企业是通过工资这种预定的收入形式,把劳动力的价值首先固定,从而使企业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生产成果分配的。

  产权企业的员工工资收入是作为成本形式出现的,相反,作为资产者——老板或股东的收入则是以盈利的形式出现的。成本最小化、盈利最大化是产权企业的基本要求和经营目标。在产权企业,作为生产成果的盈利与作为成本的工资或人工费用是一种反比关系:

  员工工资收入或人工费用越高,成本也就越多,因而盈利自然也就相应越少;

  反过来,企业盈利越好,盈利水平越高,作为成本主要内容的员工工资支出或企业的人工费用则越少。

  因此,产权型企业的增长和发展是建立在员工收入的相对减少与不断减少的基础上的。

  由此可见,资本生产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生产方式,是一个少数资产者或资本所有者资本所得不断积累、大多数劳动者相对贫困和不断贫困的过程。

  在私有制+产权制度的条件下,做蛋糕和分蛋糕的主体是资产者——资本家或股东,他们所做的和所分的蛋糕叫做剩余价值,本质上是雇佣劳动者提供的剩余劳动的物化形式。

  二,做蛋糕分蛋糕的第二种方式:体现劳动所有权或劳权的方式

  除了上述体现资产所有权的做蛋糕分蛋糕的方式之外,还有体现劳动所有权的方式。

  在公有制的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者,因而只存在人格化的劳动者。

  这时的劳动者也同时拥有了两种身份:

  一方面公有制使每个人都成为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作为生产资料公共所有者,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和其它人联合起来,利用公有资产,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因此,这时的劳动者不再需要出卖劳动力,他们不再是雇佣劳动者;

  另一方面,作为人格化的劳动者,他们在劳动所有方面存在着差别,由这种差别产生劳动所有权的利益要求。

  公有制只有人格化的劳动者,没有人格化的资产者,只存在劳动所有权的利益要求,不存在资产所有权的利益要求。因此,这里做蛋糕和分蛋糕的主体不再是资产者——资本家或股东了,而是劳动者了,是所有的工作人员——从操作人员到管理者,从门卫到保洁员,他们按照劳动投入的差别来分配企业的生产成果。

  在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企业中,员工收入是作为生产成果,以余额的形式出现的。每个员工能得到多少收入,取决于劳动集体在这一时期的生产成果的状态。劳动者个人收入不仅决定于他投入劳动量的多少,同时也决定于劳动集体的生产经营状况。这时的工人的收入与集体生产状况利害相关,呈现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状态。

  在公有制+劳权制度的条件下,做蛋糕和分蛋糕的主体是劳动者——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作业人员与管理者,包括生产人员与服务人员等等,劳动者所分的蛋糕,本质上是劳动者自主劳动的物化形态。

  三,社会所有制的不同决定了谁是做蛋糕分蛋糕的主体

  到底是由资产者还是由劳动者作为做蛋糕和分蛋糕的主体?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事情。而是由社会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通过劳动力商品化来实现的。而劳动力商品化客观上消去了劳动者在生产主体的地位,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成为体现资产所有权的生产过程,由此,决定了私有制+产权制度条件下,资产者——资本家或股东是做蛋糕分蛋糕的主体。

  同样的道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者,消除了大家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化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做蛋糕和分蛋糕的主体只能是劳动者——即所有参与生产劳动和管理活动的集体成员。

  四,做蛋糕分蛋糕的两种不同主体:资本所有者和工本所有者

  在现实中,采用资产经营方式的企业,由资本所有者做蛋糕分蛋糕,劳动者被排除在分蛋糕的圈子之外,因而不存在资本与民众之间的蛋糕分配之说;相反,采用劳动经营方式的企业,由工本所有者做蛋糕分蛋糕,这时的生产资料已经成为满足劳动者消费需要的手段,所谓的资本已经消失,同样也不存在什么资本与民众之间的分配问题。

  在体现产权的企业中,存在有劳动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区分。在建立产权制度条件下,劳动者是以工具人的方式存在的。他们作为雇佣劳动者,只是资产者或老板或股东化钱雇来劳动力,这与老板买来的生产工具的作用相类似。因此,雇佣劳动者只有取得体现劳动力价值的工资收入的权利,而没有参与企业生产成果的权利。

  相反,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企业中,所有人都是劳动阶级,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阶级的区分。大家按照劳动投入状况——劳动状态、责任结果或劳动贡献来说话,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工人以工为本,在劳权制度条件下,他们每个人都工本所有者。作为工本所有者,他们的生产目的已经与资本所有者有了本质的区别,他们是以扩大、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而生产,而不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

  作为劳动者,在产权制度条件下,你只是雇佣劳动者,是一个工具人,你所能争取的,就是要求资方能够按照契约,足额、及时支付工资及相关待遇的基本权利,不要期望能够参与到生产成果的分配中去。

  只有在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建立劳权制度条件下,劳动者才能以主体劳动者——工本所有者的身份出现,按照自己提供劳动量的多少来参与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做的蛋糕越大,自己得到劳动收入的也越多。

  五,股份制和工分制是做蛋糕分蛋糕的两种基本方式

  在现实中,做蛋糕分蛋糕最典型的产权方式和劳权方式,就是股份制和工分制。

  股份制企业的生产主体是股东。股份制企业就是资产所有者联合起来合资经营,通过他们掌握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通过商品生产或服务的过程,使投入生产过程的资产不断吸取剩余劳动而处于增殖状态,从而能持久地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股份制本质上是一种资产份额制:即按照每个不同股东投入资产量的差别,决定每个股东在管理上和分配上的权利差别,以体现多资多利的基本原则。

  实行工分制的生产队的生产主体是社员。生产队就是劳动所有者——社员联合起来、利用公共的土地和生产资料,通过劳动来取得消费价值,以满足个人需要和公共需要。工分制本质上是一种劳动份额制:即按照每个不同社员投入劳动量的差别,决定每个社员在管理上和分配上的权利差别,以体现多劳多得的基本原则。

  总之:社会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是资产者还是劳动者作为做蛋糕分蛋糕的主体。在私有制+产权制度条件下,做蛋糕分蛋糕的主体只能是资产者,股份制就是体现资产所有权的做蛋糕分蛋糕的方式;在公有制+劳权制度条件下,做蛋糕分蛋糕的主体必须是劳动者,工分制就是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做蛋糕分蛋糕的方式。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