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叶方青:靠卖家当过日子,从来不是正途

2025-11-01 16:38:10  来源: 乌有之乡   作者:叶方青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早前,某地一重要人物在调研时,放出了“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的要求言论。要求言论一出,舆论一片震惊。

  国有资源能不能资产化,国有资产能不能证券化,国有资金能不能杠杆化,是个大是大非问题,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环境下,有必要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高度,结合舆论的普遍关切,进行一些适当辨析。

  关于“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的辨析。

  资产,按通俗的理解,意思是可以估值定价,资产化,按通俗的理解,意思是全部明码标价。

  国有资源涵盖的范围是很大的,可以有广义的理解,也可以有狭义的理解。

  从广义的理解看,国有资源包涵一切不属于私人所有的各类资源,自然性的资源、人文性的资源、资料性的资源、数据性的资源、实物性的资源、虚拟性的资源、公益性的资源、经营性的资源、非经营性的资源等,只要不属于私人所有,都可以视为国有资源。

  很显然,广义理解的国有资源有很多是不可以资产化的,不能用一个很庸俗的价格去标定价值,如山川河湖、国土海洋、文物遗存、重要资料数据等,都是无价的,没办法资产化,即便有时候也习惯性地称之为资产,但也不是财务意义上的资产。

  从狭义的理解看,国有资源可以特指一部分自然性的资源和经营性的资源,此类国有资源倒是可以资产化,从一般认知上讲也是说得通的,如地下矿藏、生产设备、固定设施等,都可以资产化。

  提出国有资源资产化,是有动机的,从连带放出的“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十六字细化要求言论看,这个动机应该是准备把国有资源当成商品进行交易。

  能资产化的国有资源不是不可以交易,问题的关键点仅在于交易双方的所有权性质,如果交易双方都是国有性质,从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维度和遵从党章宪法精神的维度讲,是不存在障碍的,交易的性质无非是从一个国有管理主体转换为另一个国有管理主体,交易后,国有资源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令人忧虑的是,某地推动的国有资源交易可能并不是通过变换国有管理主体实现更优配置,而是倾向于把国有资源易主给私人个体或私人组织,仍然在迷信“私高效”“私先进”“私正确”的一套荒唐陈旧理念,想重复走已经在实践中给中国经济社会民生政治带来严重问题的老路。

  国有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全国人民,从法理上讲,不恰当处置特别是擅自改变国有资源的所有权性质,都是不允许的,个人权力再大,机关层级再高,在不经过全国人民特别授权的前提下,都不能随意处置国有资源!

  关于“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的辨析。

  证券,最大的特征是可以自由买卖,将国有资源先资产化,再证券化,最终的意图是想推动国有资源国有资产自由买卖。

  西方世界是信奉自由化的,资产阶级都希望钱能通神,希望能用钱买到一切和摆平一切。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刻意打造和维护的规则。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不能把西方世界的信奉和规则照单全收,金钱万能在中国注定行不通,国有资源国有资产以及其他很多东西,都不是用钱可以自由买卖的。

  国有资源国有资产证券化只要不打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歪主意,果若有其他很高明的创意和奇思妙想,实验一下也是可以的,但要记住,不管怎样实验,如果把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实质性折腾没了,折腾丢了,都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这是红线,也是高压线。

  领导人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非常关注,早就指示要做强做优做大,领导人的指示对国有资产一理适用。

  关于“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的辨析。

  杠杆原理,是力学中的一个基础原理,表现为小力可以撬动大重量。借用杠杆原理的比喻,银行领域已经实施过“杠杆化”政策。

  银行领域“杠杆化”政策是让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当“小力”来撬动银行资金这个大重量,“杠杆化”政策实施后,民营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大牌企业优先受益,很多企业摆脱了传统的防风险必要设置,以相对少的自有资金拿走了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银行资金。“杠杆化”政策对民营企业算得上是极为友善的政策,几乎是为民营企业量身定做的,然而,胆子与风险并存,“杠杆化”政策推行以来,银行资金窟窿越来越大,直至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和警觉。

  国有资金杠杆化,语焉不详,不知是让国有资金当“小力”撬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还是让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当“小力”撬动国有资金,某地似有进一步解释的必要。

  让国有资金当“小力”撬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存在一个具体方式的问题,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最大的特点是趋利,有利可图对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才有吸引力,不知某地准备对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许下何多何大惹人心动的礼包,如果还是准备打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的主意,有必要提醒一下:化公为私的环境已经消失,胆子过大,并非好事!

  让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当“小力”撬动国有资金,银行领域已有前车之鉴,可以断言,此路走不通!

  放出“三化”言论,是有背景的,当下全国很多市县地方债务深重,行政高层也提出了化债的要求,弄钱还债是很多地方正在苦思冥想的事情。

  很多市县地方债务深重,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一,在不正确政绩观驱使下,很多市县热衷于搞形象工程,特别是热衷于搞城市建设,为此,不惜大肆举债;二,在具有严重西化思维又具有政策影响力的一批人鼓动推动下,把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极端城市化做为发展战略,误导市县地方举债追求发展“正确”;三,一些贪腐分子视工程建设项目为捞取油水的绝好途径,为了满足贪腐胃口,举债也要抓工程,搞建设,上项目……

  解决地方债务问题,要有个恰当思路和恰当方法,不能为了短期内能弄点儿钱,不管不顾,胡乱折腾,搞自我颠覆。

  从总体类别看,地方债务有两大类,一类是银行债务,一类是企业债务,企业债务又主要是民营企业债务。对地方债务,要分债务类别、债务虚实、轻重缓急理性解决,不能乱了方寸,病急乱投医!

  对于银行债务,只要不出现大范围大规模的挤兑现象,是可以不急于偿还的,进入新时代,广大群众、广大储户都具有很成熟的认知和理智,完全有信心断定银行大范围大规模的挤兑现象不会发生,即便发生了,国家运用统筹功能也能轻松化解。国有银行、地方政府都具有国家信用,之间债务凭借国家信用完全可以以历史的耐心从长计议。

  对于主要是民营企业债务的企业债务,可以放到债务偿还的前位,有步骤有计划地优先偿还。由于民营企业债务具有复杂性,在确定民营企业债务优先偿还位置的同时,还需要做一项辨清虚实、挤干水分的特别工作。一是要查一查债务规模的真实性,把因为价格欺诈因素、官商勾结因素导致的债务虚高降下来;二是倒查形成债务的历史标的,全面评估质量,对于不达标不合格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和采购物资,要砍低债务规模,已付债务,要追加赔偿;三是纪检监察审计价格质监等部门要全面全程介入地方债务问题,分职能发现问题,分职能处理问题。

  行政高层提出化债的要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揭开盖子,亮出实情,展现出的是一种务实作风和可贵勇气。然而,必须要看到,在不改变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一系列思维思路前提下,化债的要求是不可能有一个完美回应的,如果强行定任务定期限,地方只能向歪门邪道不断下滑!

  地方债务深重,反映出的是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严峻现实,贫的一极不仅指占人口主体的广大普通人民群众,也指相当大范围的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市县两级地方政府。化债不是目的,短期内,不可能有最优解,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有远景思路,做长线打算和谋划。一是下决心发展市县两级国有企业,让市县两级有自己的钱袋子;二是从“藏富于民(民营企业)”的误导中走出来,冲破一切阻力,对民营企业征收占企业利润80%~90%的共富税,解决民营企业富可敌国的病态问题;三是发展集体经济,振兴乡村,让打工者最终回归于农,回归于乡,通过不断提高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倒逼民营企业跟随打工者归农归乡,融入集体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推进社会主义向高阶跃升。

  国有资源、国有资产、国有资金是国家和人民的家当,靠卖家当过日子从来不是正途,名词起得再花哨,理论讲得再高深,水落总要见底,当最后呈现出的还是败家子那一套,无论是向国家,向人民,还是向历史,都是交不了差的!

  对于探索,中央一直是鼓励的,探索不是不守底线,不是可以违反党章和宪法精神,更不是可以挑战社会主义原则,领导干部一定要面向新时代,彻底更新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顽固坚持老一套,用西化框框办中国事情,注定要被甩下新时代的半途中!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