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劳动所有权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关系?

2025-10-17 16:49:00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钟建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中午,在浏览公众号时,看到了子珩墨同志的《超越产权的迷思,回归政权的本质:与钟建民同志商榷“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公有制”》(原创 子珩墨 子墨听风 2025年10月10日 14:10 山东 )一文。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对“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公有制”的理解和实现路径展开讨论。作者认为钟建民同志的理论框架虽然出发点是革命的,但在方法和结论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轨道,尤其在国家与阶级问题上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然后分别就“政权的决定性问题”、“‘劳动所有权’批判”、“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误读”、“从‘工分制’到工团主义的危险”进行了论述。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真正公有制的唯一道路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并从“真正的公有制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反复进行殊死搏斗。”“必须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实行计划经济,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经济。”“必须警惕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发动群众进行革命实践,监督和改造上层建筑”、“在资本主义复辟的今天,任务是重新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建设真正的公有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通观全文,我觉得子珩墨同志所关注的重点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巩固问题,而我的两篇文章(包括我的理论体系)所探讨的“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公有制”的相关劳动所有权、个人所有制理解、工分制的按劳分配等问题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认识问题。我们争议的焦点似乎不在一个频道上。

  在文章中,子珩墨同志专门就劳动所有权进行了批判,“劳动所有权”批判,认为“劳动所有权”是一个在理论上混淆、在实践上有害的非马克思主义概念。并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证:“所有权”在马克思主义中特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劳动”是一种活动,不能被“所有”;“劳动所有权”具有小资产阶级和蒲鲁东主义色彩,关注劳动者个体对劳动成果的“所有”,而非生产资料的公有;这种理论会把人们的视线从阶级斗争和政权问题引向企业内部管理和分配问题,忽视无产阶级政权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劳动所有权”会导致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庸俗化理解,忽视资产阶级法权的局限性。

  本文就我对劳动所有权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理解做一个说明,与子珩墨同志商榷。

  按照列宁的说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实际上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学说,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学说,主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理论构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就其研究对象来区分,可分为商品经济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等六个部分。

  1,《资本论》第一章商品和货币可以称为商品生产理论;

  2,《资本论》第二章之后到第三卷结束,以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可视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论;

  3,以《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为代表的内容,在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方面进行展望和理解,可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

  4,以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人关于苏联模式的过渡经济的相关论述为代表的理论,可称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理论;

  5,以按劳分配的公有制经济实践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形成的经济学理论,可以称为社会主义理论;

  6,有关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设想与推断可称为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必然也还存在着一定时期的商品生产,因而社会主义生产在一定时期内也受着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劳动价值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客观基础。

  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实际情况看,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必然会使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产生特殊性:在劳动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之后,由于缺乏生产力基础不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此,在暴力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以工业化为目标的过渡经济阶段,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产权制度相结合的基础上的苏联模式,客观上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对灾难和战争、快速实现工业化的一种过渡性的生产模式,因此,以苏联模式为基础形成的、以苏联社会科学院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呢?

  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32-133页,1972版本)中曾经提到:

  “围绕用立法手段限制工时问题而展开的斗争所以更加激烈,撇开利润贪求者的惊慌不谈,是因为这里的问题涉及一个大的争论,即构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实质的供求规律的盲目统治和构成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实质的由社会预见指导社会生产之间的争论。因此,十小时工作法案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实际的成功,而且是一个原则的胜利;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在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面前公开投降了。但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资产的政治经济学还取得了一个更大的胜利。我们说的是合作运动,特别是少数勇敢的‘手’独立创办起来的合作工厂。对这些伟大的社会试验的意义不论给予多么高的估价都是不算过分的。……”(注意加粗的黑体词,为关键词,本人标注)。

  在这里马克思两次提到了他的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区别:

  前一次提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与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供求规律盲目统治与社会预见指导社会生产的区别。

  后一次提到的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与资产的政治经济学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于合作工厂一一即公有制企业的产生。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两个本质区别:

  第一是工人阶级的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属于劳动阶级的经济学范围,而西方经济学属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范围;

  第二是劳动的经济学与财产的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劳动为对象的经济学,是以活劳动、劳动能力价值化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是以财产为对象的经济学,是以生产资料、资产增殖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由前面两个区别,我们自然会由劳动的经济学必然会过渡到劳动所有权的经济学,由财产的经济学必然过渡到资产所有权的经济学。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第三个区别就是劳权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区别。

  生产力,现实的生产力,是由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两个方面组成的。社会生产方式由所有制的不同情况决定:

  在劳动者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的情况下,劳动者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以换取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而当劳动者进入生产过程时,劳动力的使用权已经归资方或企业所有。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者是当然的生产主体,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体现的也只能是资产所有权——即凭借资产投入取得生产成果并管理企业的权利。因此,资产阶级学者无论怎样都要强调产权要求,他们所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做到产权清晰,从而满足资产者对资产所有权的利益要求;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人格化的资产者——资本家或地主被消灭了,大家都成为了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因而大家都有权利用公有资产,通过自己劳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因此,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劳动者不再需要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从而使劳动者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这时的劳动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又是劳动所有者。由于公有制本身消除了大家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因而在公有制经济中所谓的资产所有权或产权已经失去了意义;相反,以家庭生活个体性为基础的劳动者在劳动所有方面是存在着差别的,能不能反映这种差别并在分配上体现出来,决定着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能不能正常经营,因此,在公有制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所有权,而不再是资产所有权。与私有制经济具有本质区别的是,公有制经济或公有制企业讲的是劳动所有权,讲的是劳权,也就是劳动者当家做主和按劳分配的权利要求。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应该专注的是如何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满足劳权分明的要求,以便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利益要求!

  基于生产方式的根本区别,因而社会主义经济学具有劳权经济学的属性,而资本主义经济学具有产权经济学属性。

  阶级斗争不只是体现在政权的争夺上,同时也反映在经济权利的争夺和经济制度的建立上,而且与文化意识形态紧密相联。因此,我们不仅要有无产阶级专政观念,同时也要有劳劳动阶级的主体观念、权利观念和制度观念。只有把劳动者的利益要求在经济制度上得到落实,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才有可靠的基础,没有巩固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无产阶级专政体制的底盘不稳,终究不能长久存在。苏联解体、东欧演变固然与修正主义的领导人占据领导岗位有重大关系,但不用否定的是,苏联模式的过渡经济体制没有转变为与广大劳动者利害相关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则是一个基本原因。如果我们真正形成了劳动者当家做主和按劳分配的基本制度,公有制企业成为每个劳动者实现其劳动所有权的形式和过程,即使有走资本主义的领导人要改变国家性质,老百姓也不会容许。苏联解体所以如此轻松,是因为没有广泛建立劳权制度,公有制没有真正成为劳动人民的公有制!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