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钱折磨肉身,没有精神折磨灵魂。
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实事求是说,人的日常生活须臾离不开金钱。金钱少了,没有了,物质生活自然坚窘异常,搞不好还会居无定所,挨冻受饿。然而,金钱虽难挣到,毕竟时时处处都有机会。机会好了,多挣一点;机会少了少挣一点;没机会了,暂时一点挣不到。然而,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没谁挣一个花一个,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挣钱时候,人多会算计着花,多少都要预留点钱或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啥事都不是绝对的。也有极个别人,过日子没有长远打算,挣一个花一个,甚至挣一个花俩花仨。此类得过且过者,从来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不仅如此,他们往往寅吃卯粮,透支未来。这些人,在世时候不会也不可能对社会对家人有所贡献,许多人死了,依然拖欠着他人钱财。按正负数衡量他们的人生,其人生价值不是正数,而是负数。
严格说,这世上从没有绝对鄙视金钱的人。谁都知道,金钱是为人服务的。人依靠自身劳动获取金钱,然后依据金钱多少筹划自己的生活。如果有谁为刻意表示所谓的清高,大骂金钱,疏离金钱,鄙薄金钱,不仅不能表明他多高尚,反而恰恰印证了他的虚伪,或者说无知。
鲁迅先生在其《娜拉出走以后》演讲中,说过这样的话: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不是昨天和今天,即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鲁迅先生的话,充分肯定了钱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位置。这一点,不由谁不信,不由谁反驳得了。
然而,较之金钱,人更重要的当属精神。金钱只能决定人的生活质量与品味,绝对决定不了人的精神,主宰不了人的灵魂。生活暂时贫穷一点不可怕,粗茶淡饭也能糊口;敝衣短褐也能避寒。一人一家一种群一国家,如果精神萎靡了、甚或消失了,该有多么可怕。没有了精神的人,等于没有了灵魂。没有灵魂的人,何异于行尸走肉?
晚清末年,中国最不缺的就是钱,GDP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然而,彼时的晚清政府,早没有了踔厉风发的精气神,整个国家处在浑浑噩噩、醉生梦死麻木状态中。面对外敌入侵,徒有百万军队,难敌极少数来犯外寇。除了节节败退、割地赔款外,再无任何提振士气良法,再无任何驱逐外敌嘉行。
与之相反的是,新中国建立伊始,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十七国联军,精神焕发的志愿军将士,没有制空制海权,以极其落后的武器装备,以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以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意志,以钢少气多的强大气场,一举打败了一度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为新中国赢得了巨大国际声誉,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了数十年和平安宁环境。
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很简单,民族信仰,民族精神,民族意志,民族豪情,永远是国家民族强大的最重要标志。精神可以换来丰厚的物质,丰厚物质永远换不来强打精神。
晚晴政府唯因失却了上述一切,故而丧权辱国,备受欺凌。新中国正是拥有了上述一切,所以意气风发,扬眉吐气,所向无敌。
由此可见,物质上的丰饶,决定不了一人一家庭一族群一国家的强大与否。而精神上的充沛昂扬,才是赢得尊严、取得胜利、战胜一切的不二法宝。
谁都知道,若无金钱辅佐,人类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没有雄厚物质基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人民的幸福,也无从谈起。但是,谁都无法否认,精气神的全面提振,对个人、对家庭、对族群、对国家、对民族多么重要。没有了精气神,没有了理想信念,没有了举国团结,没有顽强意志,即便谁拥有再多金钱财富,终究只会沦为他人口中快餐、囊中掠夺物。
人少了金钱,只要不少精气神,金钱终有一天会在辛勤劳动中缓缓走来。有了金钱,丢失了精神,终有一天金钱会在不经意间沦为他人怀中之物。
如果金钱与精神不可兼得,就得学学孟子,舍弃金钱,固守精神。只要有精神在,灵魂才有依托,万事才有希望。一旦精神颓废,不仅没有未来,眼前拥有的一切也会转瞬即逝。没有金钱的痛苦是暂时的,也是可以忍受的。没有精神的痛苦是绝望的,是难以承受得住的。因金钱暂时短缺自杀者微乎其微,为精神长期空虚自杀者比比皆是。金钱折磨人,时间有限,力度有限;精神折磨人,漫漫无期,杀伤力极强。
人不能贪多求全,应时时自警。不要把自己裹挟在世俗浊流中,迷不知返,自取毁灭。应将自身的精气神始终放在蓄势待发、时时喷发状态。只有这样,人才不会萎靡,家才不会衰落,国才不会颓败,族群才不会消亡。
行文至此,不由想起伟人的几句话: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谨记伟人之言,民族自当复兴,人人自当幸福。
2025.8.19
【文/伏牛石,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作者】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3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