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陈俊杰​​​​​​​|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小人无人格小国无国格

2025-08-19 16:08:43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陈俊杰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国人有必要辩证界定“小人”与“小国”,即“小人”与“小国”均“小”在格局不够,比如“畏威不畏德”。


  一、抗日剧不宜拿“人格国格”娱乐

  2013年有关部门将对有过度娱乐化的抗日电视剧的播出提出限播的规定,这个消息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人们期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明确“过度娱乐化”的标准,特别是何为“过度”,何为正好,最好举出一两个例子供大家对照,以便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但这个要求看来不太容易满足。

  在任何涉及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除了要充分反映战争的政治性质以外,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是无法回避的内容,参与战争人士的善与恶,聪明与愚蠢,机敏与愚钝都是好的战争片不可或缺的元素。除了这些,幽默或称之为娱乐性质的内容早就成为成功的战争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些幽默或娱乐内容没有影响到人们对战争残酷性的判断,更不会误导人们对侵略者残暴本性的认识。国际上有许多成功的充满娱乐特色的战争片,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最令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典型影片是法国著名影星布尔维尔与菲奈斯合拍的反映反对德国纳粹侵略的影片《虎口脱险》,把严肃与娱乐完美地结合,其中令人捧腹大笑的情节层出不穷,至今仍然是这类影片的经典之作,深受世界各国影迷的喜爱并创造了法国历史上票房之最。但没有法国机构对这些影视片的过度娱乐化提出批评,更不会提出限播、禁播的建议。即使在德国本土,这类影视剧也受到公众的欢迎,没有人因为影片对德国纳粹的辛辣讽刺提出异议或反对。

  在中国过去的战争影视剧中,带有娱乐成分的情节与内容并不少见,其中最著名的应有《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影片中就有许多“娱乐”成分。当然,这些也没有因此冲淡了影片的教育意义,更没有误导年轻一代对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的认识。相反,这些“娱乐”内容加深了人们对战争的仇恨与对和平的期盼。

  相比之下我们更应关注目前在抗日剧中普遍存在的另一种不好的倾向:借嘴骂人,指桑骂槐。我们无法容忍在一些反映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借日本人的嘴臭骂中国人,有的语言之恶毒、下流,真是不堪入耳,有时甚至让人怀疑:这些语言是中国编剧写的吗?是中国导演制作的吗?难道他们听了这些咒骂中国人的脏话毒语,他们能心安理得?在不少抗日剧中,都有日本军人咒骂中国人的内容且有越来越泛滥与张狂的趋势:借日本人的嘴骂中国人是猪,是狗,是劣等人种,恨不得统统杀光,等等,越骂越新鲜,越骂越离谱。这绝不是正常的现象。因为这种刺耳的谩骂是对中国人、中国国格的再次伤害,却没有被主管部门审查发现,几乎天天泛滥成灾于荧屏之上。人们在观看抗日剧的同时,却要听着敌手对我们同胞的咒骂,真是令人愤怒,令人匪夷所思。尤其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这些所谓的“抗日影视剧”中有大量的汉奸流氓,他们下跪、求饶、言行下作恶心,内心卑鄙龌龊。世界各国都有民族败类都有出卖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小人,但这些人在这些国家的影视片中只是少数,没有给予那种中国自虐式的自我鞭笞。一方面是借外人骂中国人,另一方面又剔骨般的揭露中国的汉奸的丑恶,这种鲜明的对照真是对人类良知的拷问。观看这些抗日剧时,我们愤怒的不只是日本侵略者的无耻,同时也在质问编剧编导与审查官员的中国人的尊严何在?不妨设想一下,电影院中一半是中国观众,一半是日本观众,看完这种“痛骂”中国人的影视剧时,谁会带着胜利者的满足离开剧场?这种借敌手的嘴谩骂自己民族,丑化自己的同胞的蠢事在欧洲与美国的战争片中几乎没有,即使有纳粹咒骂犹太人的语言也都是点到即止,没有突破人类民族自尊的底线。中国有些抗日剧或能反映国内内战的影视剧则无视这种底线:借日本人的嘴骂中国人,借国民党人的嘴臭骂共产党,早就应引起关注。因为任其泛滥,只会增加历史误会,将真正误导年轻一代,使他们无法客观地、历史地、准确地看待自己民族的历史。

  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是永远存在的,不可能被其它所取代。正确利用“娱乐”元素增加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影响力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但不宜拿我们的祖宗尊严来娱乐,更不该让敌手借用电视剧这个难得的战场肆意诋毁中国人的人格与国格。人格与国格,是不容被“娱乐”与丑化的底线。

  二、人格国格之辨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人格,是个人尊严、价值与品格的总和,尤其可指一个人的品德与操守;国格,是一个国家所有的荣誉、尊严与品格。人格与国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格与国格,犹如枝与根、流与源。没有了国格,人格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国格是人格的保障。失去了国格,人格将无立锥之地。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亡国奴的人格何其低下,而误国亡家的人终将被人唾弃与鞭挞。杭州西湖的岳飞庙有两副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读着这铿锵有力的对联,再看那墓墙两旁铁栅栏内,反剪双手赤身跪地的秦桧、王氏、万俟尚、张俊的丑恶形象,使人感慨不已。

  人格是国格的基础。一个个或鲜活或崇高或正义或无畏的人格,构成我们共同的国格。民族面临危难之时,齐白石老人以自己的民族气节彰显人格,以自己的崇高人格维护国格尊严。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北平后,他毅然辞去了北平艺专与京华美专两校的教授职务,从此闭门谢客,在严寒无火的冬天,他宁可全家挨冻,也决不受敌伪的施舍。

  爱国情感是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国格厚重的精神基座。南宋民族英雄与爱国诗人文天祥,国破被俘后见到大汉奸张弘范,怒目横视,立而不跪。张弘范却厚着脸皮,同文天祥见礼。文天祥背过脸去,毫不理睬。张弘范让文天祥劝降张世杰将军,文天祥挥毫写下了《过零丁洋》七律诗,留下了那名垂千古的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随后慷慨赴义。

  为了人格不受践踏,为了维护国格尊严,无数仁人志士在危难之时义无反顾选择了抗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1644年,清军进入山海关,很快攻下北京。这时,明朝许多有气节的官吏与知识分子依旧在各地坚持斗争。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抗清斗争中,15岁的夏完淳跟随父亲奔走在江南一带,联络明朝军队与地方武装抵抗清兵。不幸失败,夏允彝以身殉国,留下一首给儿子的绝命诗,嘱咐儿子要“破家纾难”,舍生取义。国难家仇更加坚定了夏完淳的抗清斗志,他变卖了全部家产捐作军饷。后来,战斗再次失利,夏完淳被俘,坚贞不屈,在南京英勇就义,年仅17岁。

  古往今来,人格、国格教育始终是我国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从颜之推的“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梁启超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勉励子女以为国为民效力为分内事,一旦需要应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古人尚且如此爱国如爱家,今人岂能粉饰“强拆”?

  国有国格人有人格

  “格”的意思是品质,体面,尊严。

  国格是国家的体面与尊严,人格是人的体面与尊严。国格就是国家的荣誉,尊严,品格,声望与影响。一个正常的国家都要维护他们的国格,每一个国民也要维护他们的国格。没有了国格,国人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自古哀莫大于亡国。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做人要作一个爱国的人。

  国格的体现在于人格,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人格的体现,国格的支柱。

  历史上的文天祥,苏秦,岳飞都是这样的人,有骨气,有气节,尊严,有人格。只有这样的人越多。历史上那些奸臣、汉奸或卖国贼,为了既得利益而丧失尊严,丢了气节的人哪来的人格。如汪精卫、秦桧之流,这些人挡道,国家还那来的国格。

  做人要做有尊严的人,有气节的人,有人格的人,有灵魂的人这样才不枉此生。有了这些人国家,家庭何谈不能强大,民族何谈不能复兴?!

  人格与国格关系到个人与国家走向强大,知道的事多本身没有错误,错误的是不好的人与国家抓住把柄与弱点攻击与做见不得人的事,确实让人们担心。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统治者掌握大量资源而无所不知,谁得罪他们都不会有好日子过。当然,被抓住把柄或弱点是很难受的事,一旦不小心得罪人,就受到报复不少,至少诋毁不少。知人善任与慧眼识人非常重要,选人用人不是开玩笑,如果任用不好的人与选择不好的国家结交,就很糟糕与麻烦事多。

  个人的隐私与国家秘密不能随便透露,一旦随便透露,就后果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得罪人在所难免,有些国家之间矛盾纠纷很难化解,但有些人与国家很小气,没有宽宏大量,记仇严重,对待这些人与国家必须小心谨慎。选人用人与结交国家需要谨慎,却不是糊里糊涂选人用人与结交国家,一旦发现选人用人与结交国家产生不好现象就应纠正与断交。

  对个人而言,人格至关重要,人格好必然走向兴旺,否则走向衰败。在国家上,国格不是可有可无,国格好必然走向强国,否则走向败国。人格与国格关系到个人与国家走向强大,以抓住把柄与弱点作为攻击与诋毁他人与他国,怀恨在心,没有宽宏大量,这样的人格与国格的好坏可想而知。培养良好的人格与国格,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与国家之间关系,这是关系到个人与国家的前途。

  因此,人格与国格关系到个人与国家走向强大。知道的事多本身没有错误,错误的是不好的人与国家抓住把柄与弱点攻击与做见不得人的事,确实让人们担心。宽以待人是美德,怀恨在心或记仇是小气而没有宽宏大量。正确对待人际关系与国际关系,打击报复行为,弘扬正气。不好的人格与国格是没有好下场,至少人格与国格没有好印象,不好印象必然产生不好后果。

  人格是人最佳名片,国格是国之最美广告

  父母变老的地方,我们长大的地方,院子里瓜菜四季不断、鲜花依次开放的地方,也许会变作一堆瓦砾场。

  然后,在瓦砾场上盖起高楼大厦,地基下是我们再也找不回来的家。日益衰老的父母为此十分伤感,但那些每天来让我们搬迁的人,却一脸自己才是主人的样子。在那些人心里,人不是有尊严有感情的人,不过是计算器上的数字。

  于是,我告诉父母:“别跟他们磨牙了,我们不搬,他们能怎么着?真怎么着了,有我呢。”

  一辈子不肯给别人添麻烦的父母,听我这么说,一边默默点头,一边惴惴不安。

  于是,我给老人家讲了个真实的故事。

  成田机场,是世界上最摩登的都市之一东京郊外的国际机场,也是日本第二大、吞吐量全球第三的机场。换句话说,成田机场,是地球上很牛也很骚的一个机场。

  但这个又牛又骚的机场,最牛最骚的地方,却不是摩登的建筑与强大的吞吐量,而是它的主要跑道上,有一块菜地。

  纳尼,机场跑道上种菜?这是哪个外星系的骚操作哟?莫非跑道上种菜特别香?非也非也。

  机场跑道上种菜也许并不特别香,但对这块菜地的主人市东一家而言,这块地却特别香,因为一百多年前市东家就在这块土地上种菜了,已种出了感情。

  因此,1965年要征地修建成田机场的消息传来,老市东大吃一惊:纳尼,俺家的地,你们想拿就拿,你们算那棵葱哟?

  不搬,给多少钱都不搬,打死也不搬。就这样,从老市东起,市东家的菜地就钉在了成田机场,一直钉到今天。

  本该笔直的跑道,为了他家的菜地,不得不绕了个弯,形成了宇宙间上独一无二的V形跑道。

  而且,为了方便市东家夕阳西下种菜人回家,还特意修了地下通道。

  独一无二的机场菜地,专用的机场地下通道,牛不牛,骚不骚?

  更牛更骚的是,由于临近东京奥运会,为了扩建跑道增加吞吐量,市东家这块菜地更香了,官方开出的赔偿金据说是天文数字,但无论安倍的人利诱还是打官司,市东家就是钉在了原地。就这样利维坦退让三尺,而小钉子岿然不动。

  听完这个故事的结局,老人家瞪圆眼睛,深觉不可思议。

  我问老人家,你们知道我为啥给你们讲这个故事吗?老人家摇摇头问为啥呢?

  我答道: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在日本这场利维坦与小钉子的角力中,小钉子彰显了人格,而日本也彰显了国格。

  生而为人,哪怕是这世上一个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他都有三样东西不能丢,那就是生命权、自由权与财产权。

  这三样东西共荣共损缺一不可,缺损其一,你在这世上就是无根的浮萍,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试想如果有某种力量能随意夺走你的生命,你还谈啥自由与财产?如果有某种力量能随意夺走你的自由,你的生命与财产还能有什么保障?如果有种力量能随意夺走你的财产,你的生命与自由能不危险吗?而如果没有了这三样东西,试问你还能自称为人吗?

  所以,这三样东西,就是你生而为人的根。

  界定人格的关键在于人是否有勇气坚守自己生而为人的根,界定国格的关键是国能否能尊重与保护国民的人格线。

  市东一家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天大的横财诱惑不了他们,而霸王硬上弓也无法让他们就范,他们的人格比天文数字还贵,比利维坦还牛,他们以自己“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线连带为同胞与同类筑起了一道凛然不可侵犯的人权线。

  日本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安倍们再豪横也只能止步于一个普通国民的人格线。

  市东们以自己的人格升华了日本,而日本也以自己的国格呵护了市东们。人格与国格,本就是蛋与鸡的关系,说不清谁生了谁,反正是人守不住人格,国就守不住国格,同样,国守不住国格,人也就守不住人格。

  国格与人格间的相互成全,就是文明的根基。

  日本最美的风景在哪里?依我看,就是这块菜地。这块菜地美在哪里?这块菜地每一分每一厘都折射着文明的光辉。

  而日本的最美广告是什么?也是这块菜地。它的四季油绿让世界看到了日本有多文明多令人安心。试想,连机场中间的个人菜地都拿不下的国,谁还会担心跟它交往与做生意不安全没保障?人的人格是人之最佳名片,而国之国格是国之最佳名片。

  我的房子我的国“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既是人的人格线,也是国的国格线。如果人连自己的房子也不去坚守,那是人的失格,而如果国连国民的房子也无心保护,那就是国的失格。当然,前提是你没鹊巢鸠占别的房子别的国。毋庸置疑,美国的盎撒人种、以色列的犹太人种都难逃鹊巢鸠占之嫌。

  “落后就要挨打”也适用于国格落后的小国,在人人都谨守人格线与国格线的文明世界,如果大家都不带你玩儿了,那就真的不是因为你落后,而是因为你丫真的失格了,失到了丢人现眼的境界,此即“守格多助,失格寡助”。

  所以,两位老人家呀,为人格与国格计,我们家这破房子,打死也只能是风能进雨能进他们非请不能进。

  老人家听得一愣一愣的,也许并没听懂,但看在我嘴皮子都磨干了份儿上,最后郑重表态:他豪横,咱不搬,他讲理,咱就认。咱坚守的不止是一所破屋子,而是这辈子做人的一口丹田之气。

  五、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争取国家的国格

  “争取个人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争取国家的国格;一个文明的国家,不是由一群奴才建起来的。”

  看过《觉醒年代》的也许会记得穿着一袭长袍、有时候西装革履的文质彬彬的胡适,他曾竭力营救深陷囹圄的李大钊、陈独秀等我党早期骨干,尽管“主义”之争不了了之,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助力我党解决过不少“问题”的。

  一个人表面上看他是在追求个人的公平与公正,某种意义上他不也正在追求这个国家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吗?看似一个人在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去奔走呼号,某种意义上他不就是为了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能在法治的框架内得到有效的维护,而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的?

  胡适说过:“一个文明的国家,不是由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同样的道理,一个文明的国家,也不是由一群法盲建立起来的,也不是由一群枉法的人建立起来的,也不是由一群不信仰法律的人建立起来的。

  就事实而言,何谓文明?恪守规则行事就是文明,而法律就是规则之一。假如说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能去掉奴才的那个味道,遇到不公不平,我们坚决地去振臂高呼,去维护自己的权利;遇到不公正的案件,遇到自己受到冤屈的案件,自己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去努力、去赢得这一份公平公正。它不仅是赢得自己内心的那一份舒畅,更是为自己争得一份尊严。

  事实上,我遇到了大量的当事人表面上看是在打官司,实际上告诉你真正的跟他深入沟通之后,你会发现他只是为了敛财,而去奔波几十年?他哪里是为了减刑若干年,或是说给自己争取无罪,而奔波那么多年?他完完全全就是为了自己心里的一口气,或是说为了自己的那一份尊严。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为自己的冤假错案奔波者,他们才是我们这个国家与民族最值得尊重的人。他们在伸冤的路上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刁难,总是会像皮球一样被别人踢来踢去,很多时候会被踢了个遍体鳞伤,但他们争取到结果的那一天,他们就是在为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增砖添瓦。

  一个国家法治大厦的建成,他真的是由每一个人一砖一瓦、一勺子泥一勺子水的给建立起来的。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真的一定要对那些走在平反冤假错案路上的人好一些,好一些,更好一些。因为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绝不服输的抗争的精神,我们也看到了他们那种绝不任人盘剥、任人凌辱、任人欺负的英雄的气概。

  我们平时一提起英雄就会想起那些在沙场上纵横千军的人物、去改变历史命运的大人物。事实上每一个小人物,他们为自己的公平公正去努力的那一刻,他们身上就已没有了奴才味。这些人,如果我们给了应有的尊重,他们就有可能将我们国家的法治文明一步步的推进。享受这个成果的,不仅仅有他们,还有我们每一个人。反之,“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所以我说过,冤假错案,你可不要说不会在你身上发生。不!它有可能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生,这每一个人就包括你自己。所以我有时候就说,我在哪里,我的国就在哪里;我怎么做,我的国家未来就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的成果。

  所以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个事,不仅代表着个人,更代表着我们国家。对律师来说,每每将一个冤假错案,能公平公正的得到审理,能有一个达到真相的结果,那也同样是为这个国家增砖添瓦。所以说律师与当事人,应是携起手来共同为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做出点点滴滴的努力。不需要你做大,哪怕是一点点,有时候就足够了。

  义利抉择:君子人格与国家治理

  正确理解“义”与“利”的关系,是进一步评判君子人格的重要标准。“义”作为行为准则,而“利”则关乎实际利益。这两者并非相互对立,真正对立的是“利”与“害”与“义”与“不义”。在义利关系上,二者相互契合时,会相互促进;但当义利发生冲突时,就需要我们权衡其轻重。曾子的著作中频繁提及“义”,其中专门探讨“义利关系”的篇章就有八篇。相比之下,孔子主张“罕言利”,但他在直述义利观时却明确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意味着君子深谙道义,而小人则更看重私利。

  在孔子的理念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表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与地位,对他而言如同天边的浮云,毫无价值。同时,“见利思义”与“见得思义”则强调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应时刻考虑其行为是否符合道义。

  此外,“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天莫也,义之与比。’”这句话进一步阐释了君子在面对天下事时的态度。他们既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盲目否定,而是坚持道义为准则来评判是非。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君子在取舍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更突显了“见利思义”与“见利忘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质。

  “德义,利之本也。”这句话深刻阐释了德行与义理在成功获利中的核心地位。曾子深受孔子“君子义以为上”思想的影响,进一步阐发了儒家“义利兼顾、义重于利”的观点。他通过生动的比喻指出,即便是强大的鹰隼与鱼鳖鼋鼍,也会因贪图利益而陷入困境,最终落入陷阱。因此,君子在追求利益时,必须时刻警惕“以利害义”的陷阱,才能避免名誉受损。

  在《大学》“传十下”中,有这样一段话:“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这段话进一步强调了“义”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它并非主张摒弃利益,而是倡导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道义的原则。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应毫不犹豫地选择“义以为上”,把道义视为国家最大的利益。这种理念的提升,已超越了单纯的“人格”修养,而是上升到了“国格”的树立。

  此外,“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天莫也,义之与比。’”这句话进一步阐释了君子在面对天下事时的态度。他们既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盲目否定,而是坚持道义为准则来评判是非。君子坚持道义准则,不偏不袒。小人则着重私利,强调个人利益的获取。

  “德义,利之本也。”这句话深刻阐释了德行与义理在成功获利中的核心地位。曾子深受孔子“君子义以为上”思想的影响,进一步阐发了儒家“义利兼顾、义重于利”的观点。他通过生动的比喻指出,即便是强大的鹰隼与鱼鳖鼋鼍,也会因贪图利益而陷入困境,最终落入陷阱。因此,君子在追求利益时,必须时刻警惕“以利害义”的陷阱,才能避免名誉受损。强调德行与义理在获利中的重要性,避免因贪利而损害名誉。

  在《大学》“传十下”中,有这样一段话:“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这段话进一步强调了“义”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它并非主张摒弃利益,而是倡导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道义的原则。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应毫不犹豫地选择“义以为上”,把道义视为国家最大的利益。这种理念的提升,已超越了单纯的“人格”修养,而是上升到了“国格”的树立。在国家治理中,倡导以道义为基础追求利益,把义作为国家的核心利益。

  七、大国复兴不容小人挡道

  凡是赤诚爱国的中华儿女理应好好看看,凡是迷崇美国与西方的国人也应好好看看,不看不是我的损失,而是你的失落,拭目以待,立此存证。

  因为华为向死而生逆势崛起,用Mate60 Pro向全世界无声宣誓,我们挺过来了,我们回来了,我们将继续迎接挑战,乘胜前进。

  这就是愈挫愈奋,越大越强的华为性格。这也是永不言败,披荆斩棘,独立自主,奋斗不息的民族品质。中华民族传承不断五千年生生不息十四亿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成为世界唯一而不是之一。但美国政客不懂,西方政客也不明白。

  事实是,强大的力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拳头也能战胜霸权,华为很快就再次震惊了全世界。毕竟还有清醒者,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EO说:我们太自以为是了,妄图孤立中国是没有希望的。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这几天这位老板的这句话,成为最有冲击力的“肺腑之言”。

  空口无凭,空话无情,还是用美国人与西方人的视频与肺腑之言来证明吧,更有说服力,更有号召力。感受颇深,感概很多!

  首先请看:美国博主称资本主义保证豪门垄断财富,而共产主义带领人民摆脱贫困

  如此年轻英俊,又是如此冷静理智的美利坚精英博主,真是令人赞叹敬佩!竟然能做出这样精彩深刻的主题视频,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但像杰克逊·欣克尔这么优秀的博主这么高质量的视频却是在我们这里火不起来红不起来,甚至是悄无声息,无人搭理,真是汗颜羞愧,危机四伏啊!

  再看看再想想我们有多少明星网红博主网主,除了绯闻与丑闻就是直播带货,更可悲哀的是,就是那些低俗浅薄甚至是烂七八糟卑鄙无耻的网红视频却是红透大江南北火遍长城内外,粉丝更是动辄几千万甚至逾亿,真是我们人口多的只剩网红粉丝了吗?

  与这位美国博主比较,简直是良莠之别,天地之差,不在一个境界里!一个似冰山雪莲,一个就是遍地泛滥的狗尾巴花儿,蝇营狗苟却能名利双收,赚得盆满钵满,享受荣华富贵,被千般羡慕,万般宠爱。

  比这些更可悲可怕的是我们还有多少所谓的“专家”,作家诗人,本该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民族精英们,竟然也成为追名逐利的明星网红,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分子,甚至还有很多成为崇洋媚外的汉奸走犬间谍特务,更是国家悲剧,民族悲哀。当然,他们也绝不会有好下场的,天网恢恢,都会被订立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再看看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被问到中国时,有趣的一幕上演了!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当地时间7月29日,美国国会举行反垄断听证会,四大科技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与谷歌公司的CEO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参会,在听证会上美四大科技巨头被问及“中国是否盗取美国公司的技术”时,苹果、谷歌、亚马逊CEO纷纷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涉及技术盗窃,“没发生过”“没亲眼见过”,只有脸书CEO扎克伯格一个人大呼“有证据”。

  看看美国苹果库克,谷歌皮查伊,亚马逊贝索斯等等这些超级富豪老板们,不仅仅是只有经济头脑,还有未泯的良知,坦荡的正义啊,所以他们的生意与成就一定会更好。同时他们也给那些自以为是无事生非的政客议员们狠狠地打脸。

  如果是杰克逊·欣克尔,苹果库克,谷歌皮查伊,亚马逊贝索斯等等这样的美国精英,这么清醒理智的美国人当总统,但至少比那位迷迷瞪瞪经常摔跟头找不到方向的“迷瞪总统”强多了吧!也一定会比不可一世疯狂嚣张的特朗普强多了啊!恐怕与老拜老特划等号的就是那位脸书扎克伯格了吧?可惜他这辈子恐怕也当不上总统了,老板还能做到怎样都是个大大的问号。

  明白美国为什么繁荣强大了,因为有苹果库克,谷歌皮查伊,亚马逊贝索斯等等这样优秀的企业家,还有杰克逊·欣克尔这样年轻有为清醒睿智的博主,所以美国不可能不繁荣强大啊!

  当然,也有自以为是的扎克伯格这样的老板给美国“扯了后腿”丢了国格。与中国也有赚足了钱,带着老婆到美国去生孩子,去享受荣华富贵的京东老板一样。但美国人一定不会像中国同胞那样地把他们宠上了天,绝对不会的,只需要与崇尚他们大把大把的金钱,但这也注定了他们只能是美国的二等公民罢了。

  也看清了美国为什么会衰落,最可怕也是最可悲的就是美国还有很多很多自以为是,无事生非,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横行霸道的政客,议员,尤其是还有七老八十了却还贪恋权利,已是迷迷瞪瞪的,常常摔跟头找不到方向,分不清东西南北的“迷瞪总统”,他们不过都是党派利益血腥相争的傀儡代表罢了,谁上台,谁当总统都是为了利益服务,为党派利益,为财阀利益,甚至就是为政客个人利益,贫富分裂更加严重,种族歧视与社会矛盾将更加激烈,甚至动荡与分裂。自私贪婪,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如果再不改邪归正,这一切就注定了美国的衰落。

  也不仅是美国,所有西方列强都是一样,因为走的都是相同的老路,这就是国强既霸。想当年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可是美国的老大哥!最后还不是一样的下场吗?当然,美利坚也难例外,只不过是现在的美国政客们执迷不悟,以为他们是“上帝的宠儿”,能逃脱国强既霸必然衰落的老路,那就交给事实与时间作证吧!

  我们则更有愈挫愈奋,奋勇进取的华为这样优秀的企业与任总、孟晚舟这样的优秀企业家。

  她还说: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

  还有很多很多像我、我们一样的真诚爱国者,理智清醒者,团结拼搏永不言败的十多亿中华儿女,所以也注定了中国会崛起,甚至一定会超越美国。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势不可挡。螳臂挡车者必将以失败告终,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请再给中国一点时间,也再给世界一点时间,让正义的力量能尽快地全面清醒,然后团结起来,共同努力,走向人间正道。

  当然也给美利坚点时间与机会,真心希望美国也能改邪归正,与全世界各国人民一同走向人间正道。

  人类世界经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多灾多难,多不容易啊?!走到二十一世纪了,经济如此发展,科技如此发达,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地球就是一个人类共同的美好大家园,多好啊!为什么要尔虞我诈,为什么非要一国独霸啊?

  二百多个国家,八十多亿的人类世界,难道只有一个美利坚说了算,甚至就听你美利坚一国总统的就舒服了吗,就心安理得了吗,这怎么可能啊?即便是人类答应,上帝也不会答应,老天爷也不会答应!你们西方最熟悉的名言除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之外还有一句更著名的名言,“上帝要让谁灭亡必让谁疯狂”啊!

  找到了,找到了,我好像终于找到了“正兴邪衰,东升西落”的事实与根源,这就是世界第一老大美利坚的自私贪婪,横行霸道。西方世界的一丘之貉,同流合污,利益至上,肆无忌惮。

  同时中国努力践行的合作共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世界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梦想。

  当然,人类世界不仅仅只有美国与中国,还有世界二百多个国家,暂时看来多数还是紧跟美国屁后,紧抱美国大腿,宁愿失去国格甘当美利坚的打手或走犬走卒,最典型如日本,韩国等等,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邪不压正一定是必然的结局。

  天地之间容得下世间万事万物,地球之大更能容得下各国人民,八十亿人类同胞是一家,前提是互相视对方为同类。

  请听听中国人民的话,听听全世界人民的心声,不要以为只有你美利坚才是世界第一老大,谁都得怕你,谁都得服你。不是那样的,也不会那样的。

  再请看毛泽东与尼克松的世纪握手,真是没有谁高谁低,但后来者再没有谁能超越他们的伟大。那是时代的分水岭,历史的里程碑。我这里再次鉴证与提醒,请后来者敬仰。谁还在疯狂与傲慢,那才是最愚蠢的可耻与证明,必将被订立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比如“迷瞪总统”与西方政客。

  这才是伟大的政治家!可惜,现在没有了。

  面对中美关税战如果再不觉醒,那就不仅仅是落后了的问题,恐怕是悔之晚矣。中华儿女,有我有你,一个都不能少,谁甘愿被遗忘呢?

  哪个国家都有国歌,但大家也该知道人类世界还有一首《国际歌》啊: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国家之人格化

  2009年,孙锡良写了《国家的元素》一文,主要谈土地与人民,没有涉及到任何社会性、政治性组织,甚至也没提及政府。

  土地,现在又习惯称领地,已从传统的陆地扩展到领海、领空与领土三个部分,它们都是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支撑。

  人民,或称国民,或又称公民,是国家组成中带有感情的元素,亦是土地元素的守护者。

  因为国家间有竞争,导致了世界的纷乱,中国在经历一个特殊几十年的演变后,人民的思想发生了认知上的错感。相当多的人对“国家”二字产生误读,甚至把“爱国”视为一种愚昧。中美关系面临困境后,“中国好还是美国好?”被摆在了舆论导向的桌面上。

  若问一万次这个问题,孙锡良的答案都是“中国好!”

  自己问自己,答案是“中国好!”

  别人问孙锡良,答案还是“中国好!”

  孙锡良没有去过美国,就这么武断地下了结论,一般来讲会被人质疑为无知。

  但孙锡良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孙锡良有自己的思想基础。

  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带孙锡良去亲戚家参加喜事,白天有吃有玩,高兴得很,喜事结束,亲戚让留宿,父母都同意。可一到晚上,孙锡良无论如何都不肯睡觉,哭着闹着要回家。无奈之下,父亲只能依了孙锡良。

  等孙锡良在城里定居后,生活早已无忧,但各家各户之间也总有差别,孩子小时候去别家玩,能看到同学家里有更优越的条件。但一问起“是同学家好还是我们家好?”时,孩子会毫不犹豫地回家:“我们家好!”

  “好”这个字不能简单理解,它既有指标性判断,又有非指标判断。

  对比人均GDP,对比科技创新能力,对比生活条件,是美国好还是中国好?

  一家五口人,是住二百平米房子好还是住五十平米房子好?

  上北大清华好还是读个中专好?

  是5G手机好还是2G手机好?

  回答这些问题都不难,好,不好,都有确定的指标摆在那里。

  但“好”的背后不只有指标,它还有情感。

  别人家再好,也不如自家好,这里的“好”,好在别人家无法提供给你心中需要的那种寄托,一种从小就能感悟到的灵魂安全感,一种室内空气中都能飘着爱的温馨感,这些感觉都不可能用数据指标去量化。

  如果把小家扩大为国家,如果把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完全人格化,对解决公知们几十年来给中国人制造的思想混乱并不困难,“中国好还是美国好?”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陷阱。

  我们经常会提到“国格”二字,以为国格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一种只与少数人相关的政治门面。

  其实不是。国格,本质上就是人格,一个国家所有人的人格总与就是国格的整体构成,一个人,在外国人面前不讲人格,他丧失的就是国格。

  当整个中华民族被日本人蹂躏时,汪精卫却跑到日本参加“东亚共荣会议”,他在会上恬不知耻地欢呼:“我们要共荣!我们要胜利!”

  换个人就不一样,日本外相松冈跟斯大林谈判时威胁说:“你如果说谎,我一定会取你的脑袋。”斯大林回答:“对我的国家来说,我的头是重要的,但你也要小心地让脑袋长在自己肩膀上。”松冈听后马上笑着说:“我们都是亚洲人,让我们为亚洲人干杯吧!”

  汪精卫得到了什么评价呢?东条的评价是:“这样的人头脑简单,不配受尊重。”在外人面前,你丢失了自己的人格,同时也丧失了国格。

  汪精卫日本献丑后的两周,罗斯福以高度热情填补了蒋介石的失落,召集他去开罗跟丘吉尔三人会面,因为斯大林拒绝让其参加著名的“德黑兰会议”。但到了开罗,丘吉尔并不尊重蒋先生,他对罗斯福讲:“蒋介石的主要兴趣是打败共产党,使自己成为中国唯一领袖。”

  无论斯大林还是丘吉尔都对蒋的个人人格魅力极不欣赏,都不愿把中国看成大国,领袖的人格低,中国的国格不可能高。

  再换个时代: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乔冠华的那个仰天大笑被全世界广为传播,跟美国代表们的垂头丧气形成鲜明对比,整个会场为中国代表欢呼,那是最有尊严最有国格的一次演出。这种国格来源于哪里?来源于中国人的不屈人格。


  近年来,西方国家还在继续妖魔化中国,从国格上抹黑中国,这有西方人故有观念的原因,更是国内部分丧失人格者到国际上自我矮化的结果。

  有人在西方领奖时极尽媚态,不惜用各种文学与艺术的手腕丑化自己的国家,他们获得心理满足与得到西方的高度评价之后,整个国家的国格会因其坠落,他(她),可能以为自己因此完美了人格。但事实上,洋人的掌声里并不都是赞美,还有嘲讽你是一位合格的“洋狗工具”。

  国家是小家的组合,人格化之后既与小家有相通之处又不全是小家之理,国家有政治,小家里没有政治,小家的人格主要集中在情感,而国家的人格涉及面要宽泛得多,故矛盾点也更为复杂。

  有些人不惜以丧失人格之举来降低自己国家的国格,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国家的人格矛盾,而这其中又以没有处理好小家私利与国家公利之间的矛盾为主。另外,他们还没有认清人民与国家之间的共生关系。

  人民,只要国籍没变就是与国家共生。国体可变,政体可变,阶级可变,组织以变,一切之变都变在社会关系受人民委托构建出不同的政治体系,变的不是国家根本,根本变了,或亡国,或碎裂。抵抗八国联军,是人民爱着这个国家,打击日本侵略者,也是人民爱着自己的国家,并非爱着其它的什么东西。

  如果试图以降低自己人格来获得外人的尊重,进而借外力来提高所谓的“国格”基本上等同于自取其辱,过去的人失败了,现在的人同样会失败。

  清朝末年,洋人大举进军中国,部分洋务派认为,只要委身于欧洲,欧洲便会接纳中国,但“洋务运动”最后发展成为“洋货运动”。我们的邻居日本,一直被认为是洋务维新的成功范例。但事实上,它也没有成功,时至今日,它仍然只配做美国的一条狗,它的人格与国格都没有实现质的提高。

  白种洋人征服满清之后对中国人曾有两个评价:一说中国人温良正直;一说中国人身上有过多的动物性。

  他们口中的“动物性”所指何来?也是两个方面:一指中国人带有原始的野蛮性;二指中国人容易象动物一样被驯服。

  总而言之,中国人的人格形象在西方人眼中是很低级很低级的,动物再被尊重,最多也就是被养成宠物,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待遇了。

  如果中国人真正看清了这个事实则不难得出一个铁的结论:无论你把人格降到多低来讨好鄙视你的人,最终只会让你自己的人格更低,一直会低到你不配为人。同样,一群人格极低的人组成的国家,国格自然也会很低,反复地降低国格迎合强权,最后就不会有国格一说。

  清末名人陈季同曾给中国人画像,最后的结果是画不出任何体面形象,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形象其时已严重被扭曲。

  今天,我们该如何对自己的同胞重新画像?

  如果让孙锡良画,孙锡良会给出以下三幅面貌:一群高级动物,他们的额头上都写了“有人格的洋宠物”,他们洋洋自得地认为自己在国内是最有人格的高贵者;一群低级动物,他们还很愚昧,他们渴望依赖那群高级动物来提高自己的人格;一群“大写的人”,这是中国人民的主体,是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是中国得以保全的依靠,他们用自己的人格在维护着中国的国格。

  古董文人辜鸿铭说过:“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各走各路,互不相融。”他错了,东是东,西是西,但东西都只是概念,不是禁锢,开放的时代,任何事物皆可融合,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完全互斥。当然,任何融合的过程都必须是人的自动自发,都必须是人的平等自主,最后再上升为国家间的平等、独立、自主。

  美国人,欧洲人,其中的佼佼者无论走到哪里都表现得较为自信,他们有先天性自提人格的偏好,他们也有先天性弱化他人人格的偏好,这是国家力量的外在体现,也是国家赋予了他们国内完整人格权的外在体现。

  “大国复兴”?这种复兴的前提是人格的复兴,然后才会有国格的复兴。

  【文/陈俊杰,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