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钟建民: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

2025-06-01 16:39:30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钟建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在前面一文《用一句话说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中,谈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谈到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生产模式,即实现按劳分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模式——人民公社模式。对此,少童说:【“按劳分配”是资产阶级的法权,不是社会主义的东西。你若还再要把“按劳分配”上升到所谓“劳权所有制”,又与修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此,我想说得是,按劳分配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而且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

  有人说,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因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就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区别。但是,自二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也产生了一大批的国有企业,譬如现在的法国,国有企业的比例也很高;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也会有私有制企业。因此,仅仅从公有制与私有制上是不能完全来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而且在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例封建社会、奴隶社会,也都可以有公有制的存在,但这些社会都不能说成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只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础,它必须与按劳分配相结合,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成立的充足条件。

  所以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是因为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区别,构成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区别。

  要实现按劳分配,首先必须确立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社会主义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构成与资本主义以资产者为生产主体的一个根本性的区别;

  按劳分配体现的是主体劳动者的利益要求,而按资分配体现的是资产当家做主的权利要求;体现主体劳动者的利益要求与体现资产者主体的利益要求的区别,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之一。

  按劳分配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为必要前提,而按资分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必要前提。因此,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区别本质上隐含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主要区别。

  在按劳分配条件下,社会生产以形成消费价值为生产目的,因此,按劳分配的生产方式是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而按资分配条件下社会生产以剩余价值的形成为生产目的。因此,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区别本质上也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的区别。

  有必要指出的是,按劳分配,顾名思义,它是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制度,其性质上属于劳动阶级的法权,而不是什么资产阶级法权。把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分配制度叫做资产阶级法权,这是一个重大误区。“八级工资制”等工资制度,并不是按劳分配制度,把工资当作按劳分配的形式,是一个认识上的重大错误,这也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缺乏活力的原因所在。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解放解放生产力是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来实现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事实上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公共的生产资料所有者;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同时又消除了大家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从而消灭了产权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人格化的资产者,没有了产权要求产生的基础(私有制),从而也就消灭了剥削阶级及其形成剥削制度的基础;从而也就解放了劳动者,使劳动者可以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利益要求;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按劳分配能够形成劳动者“各尽所能”的、充分发挥劳动潜力的劳动状态,从而能够取得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高的生产力。

  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消灭了剥削者、消除了剥削制度产生的基础,为直接体现劳动者的利益要求提供了现实可能;那如何才能实现消除两极分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呢?

  那就是要实现按劳分配。改革之前的传统公有制模式,老百姓所以对公有制、对社会主义带来的好处看不见摸不着,那就是因为改革之前的工商、运输企业建立的是产权制度,没有实现实现按劳分配。而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的社员为什么夫妇两个劳动力可以养活一个七、八口之家,可以负担三、四、五个孩子?原因就是因为人民公社由于建立了劳权制度而实现了按劳分配。从采用工分制的生产队模式我们知道,让大家按照劳动投入的差别来分蛋糕的生产方式,就是全面满足劳动者利益要求的最好方式。“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生产方式,满足了企业再生产的需要,兼顾了劳动者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同时又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个体的劳动状态相关联,与企业的整体生产状态相联系,从而形成了集体生产的强大动力和活力。

  按劳分配是劳动者个体消费与公有制集体生产之间的联系通道,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公有制企业,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从而使员工与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

  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说:“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资本论》第一卷第832页)。

  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替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兴的生产方式,它本质也是一种个人所有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协作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这种个人所有制与资本主义所体现的个人所有制不同的是,它是劳动投入的个体所有制,而不是资产投入的个人所有制。资本主义的个人所有制——资产投入的个人所有制是通过股份制的方式来实现的:按股分配、多股多利正是按资分配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的个人所有制——劳动投入的个人所有制是通过工分制来实现的:按工分配、多劳多得就是按劳分配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体现人性的社会形态,但资本主义所体现的是资产者的人性特点和要求,盈利最大化是资本家股东等少数人的人性要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违背人性的(例如12小时工作制);社会主义所体现的是劳动者的人性特点和要求,消费能力最大化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是所有劳动者的人性要求,是绝大多数人的人性要求。资本主义通过按资分配来体现少数人的人性要求,而社会主义则通过按劳分配来体现绝大多数人的人性要求。

  如果说过去的公有制经济是违背的人性的,那一定是因为它没有建立劳权制度,没有实现按劳分配!周家庄的实践,华为的实践,胖东来的实践都告诉我们,真正实现按劳分配的企业,更好地体现了人性的特点和要求,更能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从而表现更好的效率;高铁列车所以能够轻松跑到300、400公里的速度来,相比于原来的列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机车有强大的动力,而且每个车辆都自带动力,而按劳分配就是为所有员工配备动力的分配方式,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劳权经济相比于产权经济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