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然而在党和国家内部,一些不良现象开始显露。1951年底至1952年初,毛主席亲自部署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斗争——“三反”运动。这也是一场严重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从未消失,只是不同阶段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鼓吹阶级和阶级斗争不存在,是别有用心,混淆视听者,这是一种调和主义,本质上就是现代的修正主义。作为一个共产党人或者工农群众,我们要具备革命的阶级意识或者说主人翁意识,就必须时刻学会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看待一切、分析一切。而反贪污浪费这件事,就是一场严峻地阶级斗争。
严重警告:贪污浪费是全党大事。“反贪污反浪费一事,是全党一件大事。”1951年11月30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指示中开宗明义。这份指示语言犀利,态度坚决,将反腐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毛主席明确指出,要把反腐斗争看作“决定命运的大前提”。这句话的分量极重,说明在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看来,腐败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区别对待:大贪重惩,小贪教育。在斗争策略上,毛主席提出了明确方针:“着重打击大贪污犯,对中小贪污犯则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法”。这一策略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既彰显了打击腐败的坚定决心,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政策温度。这种区别对待的思路,既能够形成震慑,又能够团结教育大多数,避免扩大打击面,保证了运动的健康进行。
深谋远虑:兑现七届二中全会的预言。毛主席在指示中指出,开展“三反”斗争是为了“克服七届二中全会所早已料到的这种情况”。早在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就预见到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滋长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果然,不到三年时间,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开展“三反”运动,正是党中央兑现当初誓言的具体行动。
干部监督:一场必须打赢的斗争。毛主席特别强调要注意干部队伍中的问题:“必须严格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并需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将反腐败明确为“一场大斗争”,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斗争的艰巨性。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作风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权巩固的重大政治斗争。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得到深刻启示:
其一,反腐败斗争历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任务;
其二,反腐败需要坚定决心,也要讲究政策策略;
其三,领导干部是反腐倡廉的关键所在;
其四,预防和惩治腐败必须常抓不懈。
毛主席七十多年前发出的警告,至今仍振聋发聩。这场“不容忽视的斗争”仍在继续,而且永远在路上。唯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才能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廉洁是政党的生命线,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 这或许就是毛主席“三反”指示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