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按:美国那么讨嫌,有人质疑我为何还总是写美国的优势?不写,就不存在吗?不写,就能改变现状吗?不写,就能找到比美国更有吸引力的方向吗?
尽管中美关系正经历着对抗,尽管有人认为特朗普把美国搞得很乱。
然而,据说在美国使领馆办理签证留学或移民的长队从来就没有变过,人流,物流,财流,继续以极大的热情奔向美国。
只是中国有这种现象吗?
不是,是世界性的,特朗普开始发金卡。
美国正在衰落,
美国将要崩溃,
美国将要分裂,
……………………
为何这类声音阻挡不了人才流和财富流冲向美国?
为何高速发展的中国,那多人还是急于奔向美国?
人才,是中国出钱培养出来的,
富人,是靠中国这个大市场发家致富的,
成功了,就忘本了吗?恐怕很难简单这样界定。
去了美国就一定满足心愿了吗?也不一定,有些人可能不如国内,就是想去而已。
如果我们放弃国家情怀只从自私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认识到三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安全感;松驰感;安心感。
安全,取决于国家实力;
松驰,取决于自由度;
安心,取决于教育出入口环境。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国在这三个方面的吸引力。
美国拥有敢于变现的强大实力。
大家注意!我用了“敢于变现”几个字。
什么意思呢?
整个世界,有强大实力的国家不只有美国,但真正敢于全方位变现实力的目前只有美国,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只要你惹了美国,它就敢于马上做出实力上的反应,不是经济制裁,就是军事打击。
俄罗斯也敢变现,但局限性很大,只有周边影响力。
事情还不止于此,更可怕之处在于,它搞制裁,别人只能跟着它转,关税战,它先开个价,全世界都跟着特朗普走,你不能不管,只能尽可能争取更好一点的结果。
军事上,不是它自己打,就是让狗出面打,以色列怎么个打法,全世界都只能默认,它自己打伊朗,打了就打了,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打了也是白打,被打者不敢打美国。
最为可怕的是,自从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用导弹打美国本土,动都不敢动一下,让就是让世界怕它。
如果有哪个国家侵犯了美国主权,美国会怎么干?
反复警告吗?不。它会用导弹说话。
这些现象,会给美国打下什么样的烙印?
很简单,那就是“美国最安全”。
美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安全,走到世界各地还是安全。
安全感,不是简单指国内治安的安全感,而是指世界性的生存安全感,是国际竞争环境下的安全感,是一种可以看到远景的安全感,这是人流和财富流的最大吸流力。
美国叫花子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拥有最高地位的叫花子,何况正常人?
国内有一句警告:打输了住院,打赢了坐牢。就是让大家都别有打架的冲动。
美国信奉:你别犯我私权,老子可以开枪;你别犯我国权,老子可以射导弹。
敢变现才叫实力,不能变现,都不算实力,“拿实力说话“是什么意思懂吗?
美国拥有最富煽动力的表演式民主。
部分网友,总是讲美国一点民主也没有,全是资本控制下的假民主,虚伪透顶,不值得拥有,对普通人无益。
美国民主,看起来确实是一种表演性质极为明显的民主,既能搞笑,又能深入人心,演戏演久了,所有人都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中,人人都愿意这么演。
美国纽约,有个市民,身材很像特朗普,但面部并不怎么像,他定制了一个特朗普塑料头套,每天就在纽约街头表演特朗普,演他的演讲,演他的标志性动作,演他的奇腔怪调。
这事有什么用呢?一丁点实用价值都没有。
不过,它能告诉世界一个信息:美国,不只有政客能表演,不只有资本家能表演,普通人物也可以表演,演谁都可以,这里没有权力的神秘性。
拜登当总统,通过演戏,导演出一场俄乌战争,然后把自己放在援助的位置上显摆道德。
特朗普重新执政,又在演,说是想导演世界和平,还想拿诺贝尔和平奖,想站在更高的道德高地上炫耀。
美国人为什么不反对其中一人?战,反战,总有一方是错的。不,美国人不这么看。因为美国人早就知道自己的总统会演戏,正着演,是政治民主,反着演,还是政治民主,反正都是美国在导演世界,哪有不自豪的道理?民主不就是个道具吗?
美国人爱集体上街走动,有时是和平的,有时走着走着就开始打砸抢,烧国旗,烧轮胎,烧汽车,抢商店,闹够了才回家,被警察抓了也不怕,就是闹闹而已,习惯了。
这么个闹法,不就是搞武斗吗?这么闹,国家不就乱了吗?内战还远吗?
然而,美国并没有大乱,并没有分裂,更没有内战。
街头文化,其实也是一种表演式民主,解决不了大问题,演一次,顶多就是一次情绪发泄,发泄完了,内心就慢慢平静,不会积压矛盾,更不会积压出山崩地裂的天下大乱,情绪最怕积压过久,久了,不是得大病,就是火山爆发。
美国政客之间的争吵,有时像是在演对攻式脱口秀,样子是搞笑的,实质还有些内容,时不时地要揭露对方的秘密,拜登的儿子被判刑,那是因为他儿子干的坏事能够在政客的对攻中被捅出来,虽然拜登用特权把儿子捞了出来,但这出戏好就好在,全世界都知道美国总统的儿子也是犯罪分子。特朗普也逃不了,他曾经因为自己漏交税的事被搞得焦头烂额。
美国的政客表演,还有一个间接效果,那就是,想当政客,你得公开自己家人信息和自家财富的全部信息,必须在表演前让自己透明化,是否出身于权贵家庭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先亮明底细,有了透明身份,就方便观众看你如何表演。
美国普通人为什么乐于看这种表演式民主?
因为他们可以成为表演过程互动的一部分,不只是僵硬的看客,哪怕自己一分钱利益都不曾得到过。
不要小看全民表演的吸流力,它是精神层面的文明指标之一。
你家玻璃突然就崩成碎粒粒,是因为外力吗?不是,是因为内部应力集中的结果。
美国仍拥有世界第一的教育。
近些年,国内流行一种说法:美国教育不行了,尤其是基础教育被中国抛下很远了,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已经被中国赶超。
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老实说,我没有详实的调查数据,我不敢对这些说法做对错判断。
不过,我看到两个基本事实:全世界的优秀人才都还在大量往美国高校涌入;从美国归来的科技人才都在国内占据着突出地位。
间谍类人才有没有?肯定有,但不应该因此就否定多数人才的良性。
至少从目前看,国内高校正在开展的所谓前瞻研究领域无不来源于美国,我们大投入立项希望超越的所谓未来科技也都是美国人曾经定下的方向。
教育,科研,行不行,不完全取决于你的学生会做多少题目,也不完全取决于你的学生学习知识的提前量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你的人才体系到底是否人尽其才的体系,取决于你的培养体系到底是为了做题还是为了创新,取决于教育系统的顶端优势能有多大,学士量,硕士量,博士量,或许并不能全面科学地代表教育质量,硕士送外卖,硕士当保安,实际上表明你根本不应该招那么多硕士。
教育系统的好坏,咱中国人最看重入口,大学又扩招了多少多少学生,学生的分数考得有多高多高,在入口处大家挤得头破血流,逼迫所有青少年在人生早期阶段学得要多苦有多苦,然后就把这种作业式收获称之为“基础教育世界最好”。
大家都吹捧曾经的西南联大巨好,是好在它的学生做题多吗?不是。在战时,学生缺教材,缺实验条件,就上那几门课,作业量极少,还经常有学生去参加打仗。杨振宁先生在国内也只是打了个很浅的基础,但并不影响他在美国新环境下搞出大成就。有人拿出杨先生当年的作业原稿,清洁工整,像印刷出来的一样。杨先生若在今天的国内大学,他定然写不出那样的作业,一周要写五份实验报告,还不包括理论课作业,你写那么工整,就得有做不完的作业打0分。
七八十年代考上的大学生基础知识都很浅,即使是清北的学生,其基础跟现在比也差得远,但那时的清北留学到美国的人才照样能做出优异成绩。基础,不等于题量。今天考700分进北大的学生比八十年代初考300分进北大的学生一定更能搞科研吗?不一定啊!
教育系统的长期性好坏判断应该在出口,如果从大学里出去的人能有顺流而下的自然流向,不需要在出口处再次挤得头破血流,那么,他们在大学期间就能释放出自己完全的兴趣与天赋,做自己想做的学问,专注的目标学习与内耗的功利学习,是两种境界的教育体验,内耗式学习,极容易制造出假大空的人物个性。
美国教育系统出口优势在于:考编不是他们的宇宙尽头。
这本不应该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但现在确实是它的优势,你得承认。
美国敢于把强大实力落到实处,即使其中有不道义的霸权,它让美国人心中有底气。
美国喜欢搞混乱的民主,其中多数是形式表演,但事实上让美国人情绪上不积郁气。
美国教育没有绝对优势,不排除积累了沉疴,但外国人仍相信美国的教育世界第一。
中国有一句古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美国的吸流力,或许有部分跟风效应,但它应该跟中国的古话是吻合的。
世界各国,如何让自己变得像美国那么有吸引力?难道不可逆推一下吗?
批评美国,不是要跟它比烂点,而是要想办法比它更吸引人。
人决定一切,留得住人,吸得进人,此处便是高处,在高处,你才能看到更多,你才能做得比现在更优秀。
我一直有个梦想:中国人能全面了解世界,全世界能全面了解中国。
附言:
1,特朗普和普京在美国的阿拉斯加会晤。评:大事,需要大国大人物来决定,没发表成果单,有重大进展,也是不错的,最后的结果还是取决于实力,谁强,谁敢变现实力,谁就能获得更多利益。和平,对特朗普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他计算更多的是获利空间。
2,10分以下的考生拟录取为初中老师。评:编制,编制,成绩重要吗?重要的不是这个编制吗?还说是强扭的瓜,奇妙啊!
3,南昌八一广场打卡点遭商拍霸占游客怒斥“非要花钱才能拍吗?”评:提起这事我就来气,两年前,我们一行去该广场搞红色活动,正准备在那个雕像前拉个横幅合影,结果来了一群保安阻止我们,说是要经过上级机关审批才能拍照,我们解释说是红色活动,他们坚持阻止,无奈只得悻悻离去。八一,这两个字代表啥意思,他们不懂吗?
写于2025年8月10日星期日
【文/孙锡良,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学者,独立时评人。本文原载孙锡良新公众号“孙锡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