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结婚人数越来越少,离婚人数越来越多。到最近几年,“离结比”已经到50%左右了,如果维持下去,那么就意味着每一对结婚的新人,都有一半的概率离婚。

就这个数据,还是鼓励结婚,“限制”离婚后的数据。甚至还有传闻说在拉村里的老大爷老大妈去领结婚证,才有的这个数据。不过怎么样吧,反正这个趋势没有问题,就是大家越来越不愿意搭伙过日子了。


随着结婚率下降,现在男女对立越来越严重。这些年先是女权崛起,最近男性也在B站搞觉醒。还有papi酱一句“过年各回各家,各见各妈”引发了多少年轻人共鸣,这都是和老一辈观念直接冲突的。

甚至很多年轻人说“这辈子吃的最大的苦就是结婚”,也引发了和长辈的对立,双方都不理解对方。
其实在我看来,父母和子女的认知都没有问题,只不过是时代变了,结婚的效益也变了。
父母那一代结婚,效率非常巨大。
那时候大家都在村里干活,男人需要女人做家务,不然家里一团糟。女人需要男人种地,不然没有粮食。两个人还必须要有一个男丁,不然会被人“吃绝户”,庄稼没人种,被别人欺负也只能忍气吞声。
所以那个时候,不管感情好不好,也必须结婚。不结婚就意味着过不好,没小孩就意味着老了被人欺负。
结婚天然就意味着付出,但是那个时候大家愿意付出。男人愿意付出劳动和金钱,他需要有人帮忙照顾家庭;男人愿意做家务,她需要有人养她;两个人愿意付出照顾小孩,因为他们需要小孩养老送终。
但是现代社会,这一切不存在了。
男人不需要女人做家务,现在家政和外卖很便宜,什么都可以用钱买到,实在不行还能请保姆。女人不需要男人养,自己就能找工作赚钱,体力活都能花钱解决。大家也不需要小孩,老了可以去养老院,有人欺负直接报警。而且现在阶级固化,小孩长大后不啃老就不错了,大概率混得不如父母。
现在结婚,付出是实打实的,要给双方提供情绪价值,养小孩需要花很多时间和钱。但是收益呢,基本归零了。如果没有情绪价值,那么结婚大概率是亏本买卖。
结婚率降低这件事情,不仅在我国发生,其他发达国家也是存在的。而且越有钱结婚率越低,美国白人生育率低于黑人,中国上海生育率全国最低。越有钱的人,结婚的付出越高,收益越低。
有钱啥买不到?结婚能有啥格外收益吗?
现在结婚,对男女要求都更高了。男人不仅要能赚钱,还得分担家务,一起教育小孩。女人不仅要能打理好内务,还得一起赚钱还房贷+养娃。除此之外,还得给双方提供情绪价值。那种“我养你,你伺候我”的旧剧本,彻底被抛弃了。
所以我说结婚率降低是无法避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结婚生娃不划算。
长辈也没有必要和晚辈争吵,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都没错,只是时代变了罢了。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