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资本家从来都是人精,有点子聪明劲,都用来研究如何挣点黑心钱了,在国外用的制度,但凡引进国内,就要本土化改良,然后就成了他们敛财压迫的有效手段,比如“公摊”,比如“外包”!
公摊我们就不多说了,被太多人吐槽了,但凡买过房子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坑,今天我们来聊聊外包。
现在就业环境真的就是一坨屎,简历投出去正常都是石沉大海,最后捞你的电话除了销售岗位,更多的就是外包HR打来的——"我们这有个世界五百强的项目机会","表现好能转正哦!"这些人画饼能力一流,哪个迷茫的打工仔听了都会激动不已?
然而等你签了字,就一脚踏进了“奴隶制度”。那工牌颜色永远和人家不一样,像贴了张临时通行证。门禁权限,从来都是该进的地方永远刷不开,仿佛自带结界。公司年会外包人员请自觉靠边站,连抽奖资格都没有,日常的福利更是没有外包的份。都2025年了,上个班当个牛马,也要分三六九等,外包人员这不就是企业二等公民嘛!
那些恶心的外包公司就是人肉贩子。你吭哧吭哧干一天活,甲方付了500块,到你手里只剩250块——那250块不是凭空消失,是被外包公司笑眯眯抽走了血汗钱!五险一金?别指望,按最低档交已是"业界良心",有的干脆玩失踪,或者开始就和你说好没有五险一金!
至于"表现好能转正"这种话术,骗骗刚毕业的大学生还行。现实是,外包员工转正概率比中彩票还低。甲方HR看你的眼神总带点施舍的意味:"外包身份啊……有点难"。潜台词就是:你生来就是耗材,怎配与正宫平起平坐?当初忽悠你进来的承诺,不过是外包HR冲业绩的廉价诱饵。
更令人发指的是,外包成了企业逃避责任的万能挡箭牌。项目黄了,砍预算了?裁外包!一刀切下去,流程比甩掉一张纸巾还快。赔偿?象征性给点或者干脆没有,反正你是"外人",不配享受《劳动法》的体面待遇。裁员名单里,外包永远排在最前面,像一次性抹布,用完即弃。
还有诸多的热门事件,90%的结果都是外包人员导致的,合着纳税人交那么多钱都养外包去了?正职人员从来不干活?
你问为啥这些年外包越来越猖獗?企业精着呢!用外包省钱省事省责任,连正式工编制都省了。年轻人毕业想找个正经工作?真的不容易!满眼尽是"岗位外包化"。十年前,大学生还能幻想凭本事进大厂;如今,名校光环也难逃外包大筛。这哪是招人?分明是开矿!外包制度就是一条高效运转的"人矿"开采流水线,把鲜活的年轻人碾成标准件,吸干价值后便毫不留情地吐掉。
外包制度真的烂透了,它把打工人当牲口使唤,把企业责任撕得粉碎,把就业市场搞的一片狼藉。
当一代年轻人从入职起就被打上"临时"烙印,他们失去的不仅是体面报酬,更是对职业未来的所有想象。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