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传正气

程恩富:永恒的精神星辰与时代的磅礴力量——《中国长征精神研究》(第十集)序

2025-11-20 09:04:02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作者:程恩富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图片

  永恒的精神星辰与时代的磅礴力量

  ——《中国长征精神研究》(第十集)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程恩富

  一、永恒的精神星辰

  在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总有一些能够穿透历史时空的精神,犹如璀璨的星辰,恒久地照耀着民族前进的道路。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这样一种穿透时空隧道的精神力量,一颗光芒永照的精神灯塔。值此《中国长征精神研究》(第十集)付梓之际,抚卷沉思,我们不仅是在回顾一段苦难辉煌的征程,更是在接续一种文化长征,在探寻一种驱动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深层密码。

  任何对长征精神的理解,都应该植根于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本身的深刻把握。它是一次别无选择的出发,一局前途未卜的转移,一场以血肉之躯丈量信仰的远征。平均约一百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倒下,铸就了用生命绘就的精神图腾。正是在这炼狱般的考验中,伟大长征精神破茧而出。它富有革命理想高于天、正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英雄气概;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集体主义风貌;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的崇高情怀。艰苦卓绝的史诗铸就一面面感召日月的精神图腾,深深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二、多维视野下的精神图腾

  对长征精神的研究,在已历十年的《中国长征精神研究》推动下,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历史叙事,成为一方常研常新的学术领域和定义红色血脉的文化坐标。本集收录的研究成果从多学科、多维度切入,向读者展现了这一文化长征第十个年头的深耕细作。

  其一,历史学的钩沉索隐。历史是精神孕育的土壤。部分论文通过对新发掘史料的细致梳理,对长征战略决策的形成与演变作出了更为精细的考察,揭示了极端困境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与错误路线斗争中的确立过程,展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卓越智慧和挽狂澜于既倒的历史担当。这种历史本真的追索是理解长征精神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基础。

  其二,哲学伦理学的价值提炼。长征精神蕴含丰富的哲学智慧。一些论文从存在论的视角探讨了党和红军战士在极限环境下的精神超越,揭示了信仰如何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辩证关系,剖析了集体主义原则、官兵平等观念、群众路线的强大力量,昭示出一旦心中有了人民的党无往而不胜的根柢逻辑。这种从具体历史事件中抽象出来的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已经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范式。

  其三,政治学社会学的功能审辨。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一帧,长征精神其政治动员、社会整合功能同样成为本集关注的重点。一些论文探讨了长征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被唤醒、阐释和运用的,让“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这种强大的“软实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通过教育、传媒、文艺等形式,有效传承长征精神,防止其“符号化”“空心化”,是研究者们着力思考的现实课题。

  其四,文化学传播学的叙事感召。长征本身就是一部宏大的文化文本。多篇文稿聚焦《红星啼血》中可歌可泣的“荡平精神”对国民精神的塑造,揭示了长征叙事在构建国家认同和民族记忆中不仅通过政治话语传承,更通过文化符号渗入社会肌理的独特功能,织就了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记忆和精神纽带。

  其五,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现代镜鉴。长征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行为范例之一。有学者从战略管理、危机应对、团队建设等视角解读长征中蕴含的现代管理智慧,使得长征精神跨越九十年时空隧道,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想资源。

  《中国长征精神研究》(第十集)正是上述多维探赜和深度探源的缩影。该卷研究从历史、哲学、政治、文化、管理等多维视角,试图解开长征精神历久弥新的密码。在不断深化的学术探讨中,更加全面、深刻、鲜活地把握了长征精神的本质,激活了长征精神的当代生命力,成为90周节点献给长征文化的鸿章钜字,也是文化长征接续十年节点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三、新时代新征程的精神航标和磅礴伟力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研究长征精神,绝非只为沉溺于往昔的荣光,而是为了汲取前行道路的智慧和力量,使伟大长征精神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精神航标与力量源泉。

  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压舱石”。长征的胜利,本质上是理想信念的胜利。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绞杀,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雪山”“草地”,唯有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方能“乱云飞渡仍从容”,凝聚起排山倒海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坚定恪守实事求是“传家宝”。长征的胜利,其根本在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并成为我们党提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直接、最厚重的历史镜鉴。今天,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继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底色,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会遭遇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娄山关”“腊子口”“大渡河”,“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团结凝聚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长征的胜利向人们昭示,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红军将士同舟共济、生死相依,形成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将一个个“我”熔铸成坚不可摧的“我们”。这种由共同理想凝聚起来的团结,是长征这部庞大机器得以精密运转的润滑剂与粘合剂。在中外利益多元、思潮文化多样的今天,要完成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国际反霸的伟业,同样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信“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途遥远”的信念,确保全党全国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牢固践行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半条被子”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如此,我们的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四、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邀约

  历史从未真正远去,它总是以不同的样态延续着。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的“长时段”理论,认为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是深层结构。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逐步过渡,长征精神正是中国不断现代化这一“新的长征”中的深层结构之一。《中国长征精神研究》(第十集)的出版,既是编委会对长征精神的铭记和致敬,又是各位作者对“新的长征”中全面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期许和邀约。相信其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相关学术领域的进步,更能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提供有益的理论滋养和思想启迪。

  愿《中国长征精神研究》在第二个十年,在走向长征百年纪念日的文化长征中,以为民族复兴之路标注精神坐标的初心和担当谋篇行文,讴歌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的长征史诗。

  是为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学部委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