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挑剔共和国英雄的所谓“瑕疵”太不应该

2025-11-19 17:14:34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欧阳高光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日前,读一篇媒体上的杂文《董存瑞死前到底说了什么》,(作者:李下)言“他炸碉堡前到底是喊‘为了新中国,前进’,还是喊‘为了新中国,冲啊’”作细节考证,以质疑英雄心理活动的真实性。一见题目,就有碍眼之感。以我们对董存瑞、黄继光这种人民英雄与生俱来的敬仰之情,只能言其牺牲,绝不说其“死”!因为这些人民英雄已经成为新中国一种红色文化符号,是一种青少年信仰英雄的图腾。而挑剔人民英雄的所谓瑕疵,不是在搞精神倒退,就是没话找话说。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星空中,英雄烈士犹如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英雄的形象早已深深镌刻在民族记忆深处,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向前的精神坐标。然而近来出现的一些杂音,以所谓“考证细节”为名,行质疑英雄之实,这种倾向值得高度警惕。对共和国英雄形象的轻率挑剔,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伤害。英雄事迹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价值。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的壮举,经过七十余年的传颂,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这种象征意义远远超出了具体细节的考证范畴。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雄的壮烈牺牲往往发生在一瞬间,当时的具体情形难免存在记忆的模糊性。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珍视和传承的是英雄精神的内核,而非纠缠于细枝末节的所谓真实性。正如我们传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重点在于弘扬其公而忘私的精神,而非考证其具体治水天数。

  将真实的英雄故事搬上文学舞台后,更要求文艺作品对英雄形象的塑造必须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电影《董存瑞》中“为了新中国,前进”的经典台词,虽然可能并非历史原话,但却是对英雄精神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升华。这种创作手法在世界各国的英雄叙事中普遍存在,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同样经过艺术加工,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美国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与历史真实,这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常识。将艺术创作的必要加工曲解为虚构,实则是混淆了不同范畴的概念。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对英雄细节的过度考据背后,往往暗含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它以还原历史为名,行消解崇高之实;以考证细节为幌子,动摇人们对英雄的敬仰。这种思维方式不顾历史语境,用今人的标准或个人主义的标准窥探过去,用庸俗的心理学解读崇高的牺牲精神,本质上是对革命历史观的解构。若任其蔓延,必将侵蚀我们民族的精神根基。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念。革命战争年代的标语口号,是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精神产物。它们简洁有力、振奋人心!在动员群众、鼓舞士气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今天的语言习惯去挑剔当年的表达方式,无异于刻舟求剑。我们应当理解,正是这些朴素而炽热的革命话语,汇聚成了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这恰是中国共产党那一代领导人,因应文盲遍地时代发明的最有效动员民众投身革命战争的手段,也是最直接的心理嫁接模式。

  英雄形象的塑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民族对自身精神价值的确认和升华过程。董存瑞等英雄人物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正是因为他们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品质。对他们的敬仰和传颂,是民族精神的自发选择,是人民情感的真诚表达。这种集体记忆和精神传承,远比个别细节的考证重要得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旨在保护英雄烈士的尊严和荣誉,传承弘扬其精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守护好英雄形象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以更加成熟理性的态度对待英雄叙事,既尊重历史事实,更珍视精神价值。我这里再重复一遍:在历史考古研究上可以作细节考证,也可以进行学术讨论。但是对人民英雄人物的心理活动及话语作细节考问是极不严肃和不妥的。在英雄的精神传承上必须立场坚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英雄的光芒永远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

  2025年11月15日于湖北黄石

  欧阳高光(网名正谐主仁),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欧家港村人。中共党员,黄石市作家协会会员,黄石市散文杂文学会会员。曾任大冶市中学教师,黄石市市级政协工作者,连任多届黄石市政协委员。习诗与习文在路上。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