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唱读讲传 > 传正气

关于进一步加强革命烈士纪念设施 保护与红色基因传承的建议

2025-10-31 17:08:04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周小华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展信如晤。值此新中国成立74周年之际,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从长沙奔赴福建泉州惠安,拜谒黄埔军校五期革命烈士陈平山陵园和故居,并有幸结识其外孙女陈卢瑞珠女士。此次行程让我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亦引发对革命纪念设施保护与红色基因传承现状的思考,特致信建言如下:

  一、追思先烈:一段不该被遗忘的英雄史诗

  陈平山烈士的一生,是与中国革命最艰难历程紧密交织的战斗史诗,是为人民解放燃烧的璀璨星河。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陈平山组织学生运动声援上海工人;同年秋,他弃笔从戎,于1926年1月考入黄埔军校四期步科,投身北伐战争与武昌起义,后返校进入黄埔军校五期学习(与我爷爷周缉熙成为同窗学友)。期间,陈平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转为中共党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他被国民党右派拘禁,却在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时,与狱友破狱而出、投身广州起义战斗。1928年2月,陈平山受党委派返闽,在漳州、厦门一带发动农民运动;同年6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面对酷刑他坚贞不屈,后经党组织接应成功越狱,转赴晋江、南安、惠安三地领导革命斗争。1929年12月,陈平山出任中共惠安县委书记;1930 年7月,担任中共泉州特委军委书记、工农红军福建独立一师一团团长兼政委,组织领导惠安暴动。当年9月19日,暴动遭敌军重兵镇压,陈平山率部激战至寡不敌众,随即开辟惠安、仙游、晋江交界的三坪游击区。1931年1月7日,他在执行任务途中突遭伏击,壮烈牺牲,年仅27岁。用热血和生命为黎明前的黑暗划出一道光,为人民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

  站在陈平山烈士陵园前,“陈平山烈士永垂不朽”的鎏金纪念碑在山风中巍然矗立;走进其故居,“陈平山红色教育基地”、“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的标识醒目庄重。这些承载着英雄记忆的场所,本应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精神桥梁,却在细节处显露出遗憾——因无专人值守,陵园与故居的留言簿已不知所踪;村民自发为纪念烈士命名的“平山路”虽绵长,却少有人讲述路名背后的故事。瑞珠女士的一句“外公的故事不该只藏在档案里,要让年轻人看得见、摸得着”,道尽了红色传承的现实痛点。

  二、现实之思:红色印记需“有温度的守护”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设施不断完善,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实地走访发现,部分基层纪念设施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展示、轻传承”现象:有的因经费不足、人手短缺,日常维护仅停留在基础清洁;有的缺乏专业讲解力量,历史细节被简化为标语口号;更有不少场所因无人值守,资料散失、设施破损,导致红色记忆逐渐模糊。

  正如瑞珠女士所言:“红色印记若少了守护与传播,终将淹没在时光褶皱里。”革命烈士的事迹不仅是历史的注脚,更应该是激励后人的精神火种。若纪念设施沦为“打卡地”而非“精神家园”,先烈的牺牲奉献便难以真正入脑入心。我们需要的,不是冰冷的建筑遗迹,而是有温度、有互动、有传承的“动态课堂”,也就是说需要有人整理史料、有人讲述往事、有人引导感悟,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

  三、具体建议:构建“守护-传承-弘扬”长效机制

  为更好发挥革命纪念设施的教育功能,推动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1. 强化日常管护,配强“守护者”队伍。 建议由退役军人事务、文旅、民政等部门联合牵头,对全国县级以下革命烈士纪念设施开展专项排查,建立“一处一档”动态管理台账。针对基层陵园、故居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募志愿者(如烈士后代、党史爱好者、青年学生)等方式,配备专职或兼职守护者,负责设施维护、史料整理、讲解引导等工作,确保纪念场所“有人管、管得好”。

  2. 丰富互动载体,激活“讲述人”力量。 鼓励烈士亲属、研究者、基层干部等成为“红色宣讲员”,结合地方特色开发微党课、情景剧、红色故事集等,用通俗语言、鲜活案例还原烈士生平。支持利用数字化手段(如VR展陈、线上纪念馆),让偏远地区的红色资源“触手可及”。同时,在纪念设施内规范设置留言簿、互动墙等,为参观者提供情感表达空间,让“致敬”从仪式变为行动。

  3. 完善保障机制,厚植“传承”土壤。 建议将革命纪念设施保护与红色传承纳入地方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经费保障日常运维与活动开展。对长期坚守一线的守护者、优秀宣讲员给予荣誉表彰,形成“尊重英雄、守护历史”的社会氛围。

  “您用生命铺就的路,我们正坚定走下去;您用热血点燃的火种,我们稳稳接住传承。”,这应该是我们后来者,对陈平山爷爷和他的战友们的承诺,也是无数后辈的心声。愿更多烈士陵园有温暖的守护者,愿更多革命故事有鲜活的讲述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英雄精神永放光芒!

  周小华原创

  2025年10月30日

  【文/周小华,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发表。】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