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镜像的荒诞轮回
战国时期,南郭先生混迹于齐宣王的竽乐队,靠惟妙惟肖模仿别的乐工吹竽,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作样多年,获得了许多特别优厚的待遇。齐宣王死了,其子齐湣王继位,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乐师一个个独奏,南郭先生闻讯,慌忙溜之大吉,留下了千古笑谈。
明崇祯年间,纨绔子弟贾博古不学无术,窃取老儒甄玉斋的《兴邦论》赴考,夜闯御街冲撞了魏忠贤,魏忠贤误信大话赐其名片,考官误以为其受权宦举荐,调换试卷使其高中状元。魏忠贤寿宴时,贾博古胁迫甄似雪代写贺联“魏王圣德添千岁,曹公宏图在万年”,暗藏“曹操篡位”隐喻。崇祯帝察觉对联深意,误认贾博古忠直敢言,将其连升三级,官至九省巡抚。后宰相冯庸彻查科场舞弊案,当廷测试贾博古学问,发现其目不识丁,最终将其革职查办。
两千年后,这出滥竽充数、连升三级的闹剧又在江苏科技大学重演:高中学历的郭伟,伪造博士头衔,虚构数百篇论文,虚构“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头衔,骗取江苏科技大学年薪140万元人民币,安家费与住房补贴300多万元,科研启动经费500万至800万元,独立实验室建设经费400多万元,并助其入选江苏省“333工程”首席科学家,学校在两年内直接投入接近1800万元,支持其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快速产出成果、带动学科发展。
2025年9月,一位网友在查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单时,发现郭伟的名字不在官方名录中,进一步核查其“加州大学博士”学位也无记录,随后在知乎发起质疑。这一线索引发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和留学生共同核查,最终通过匿名网友在“91爆料”平台发布的长文揭露其学历造假、履历虚构等问题。
与此同时,郭伟的造假行为在与企业进行横向合作时因“专业水平太差”遭到投诉,这一直接反馈成为其问题暴露的关键导火索,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这三个跨越时空的故事,共同揭露了一个残酷真相:滥竽充数者,终将原形毕露、害人害己。
二、学术骗局的全链条溃败
郭伟的骗术之所以能畅行无阻,主要源于江苏科技大学人才引进和内部审核机制存在系统性漏洞,各个关口形同虚设:
一是人才引进关口失守:材料审核流于形式 郭伟凭借伪造的海外学历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德国国家科学院高级研究员、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等头衔,以及170余篇SCI论文、68项国际专利虚假学术成果被作为“顶尖领军人才(A类)”引进,江苏科大在引进时未对核心材料进行跨地域核查,仅依赖其提供的纸质材料就作出聘用决定。
二是职务晋升关口沦陷:成果评估机制失效 校方对郭伟宣称的“超低温高强韧钛合金”技术入选行业“十大科技进展”、主持18项国际合作项目等成果均未经过独立验证,在晋升考核中也未建立学术成果复核机制,导致虚假成果持续积累,入职后快速晋升为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并获推参评中科院院士。
三是日常管理关口形同虚设:监督机制严重缺位 郭伟在授课和科研指导中多次出现诸如:如照本宣科、无法解答学术问题等专业能力严重不足的迹象,但校方未启动教学评估或学术能力审查。此外,其团队学生曾私下质疑其学术水平,但未形成有效举报渠道,直至外部网络曝光后校方才介入调查。
郭伟的骗局能持续十余年,恰因高校人才引进机制“重名头轻实绩”。当头衔成为简历装饰,当SCI论文数量取代学术质量审查,制度漏洞便成了造假者的温床。制度若只认“竽声”响亮,不辨真伪,“南郭”们自会如鱼得水。
三、脓疮之下的社会病灶
郭伟的造假,则动摇了公众对学术圈的信任。当“郭氏模型”登上《Nature Materials》的闹剧被揭穿,当“天才科学家”的谎言崩塌,高校的学术声誉与科研经费的公信力亦随之受损。更可怕的是,这种“数字造假”已成现代版“滥竽充数”——用伪造数据“冲”KPI,用虚假成果“骗”项目,学术生态被腐蚀得千疮百孔。贾博古的连升三级,让官场沦为笑柄;郭伟的“学术跃进”,则让高校沦为名利场。
郭伟若未被揭穿,多少学子会相信“学历可包装,成果可虚构”?高校本应是求真之地,却因“南郭式”人物的存在,让青年误以为“捷径”可通。当学生发现“首席科学家”的头衔靠造假,当科研基金被虚报项目瓜分,学术理想的火种难免熄灭。郭伟的骗局,则让寒窗学子心寒——若努力不如造假,谁还愿脚踏实地?
四、破局之道:去伪存真,筑牢学术长城的根基
南郭先生的结局是逃遁,贾博古的结局是闹剧收场,而郭伟的结局应是法律严惩与制度反思。要杜绝“滥竽充数”,需三重防线:
一是夯实制度防线。高校人才引进需“背调”实绩,而非迷信头衔;科研评价需“质量优先”,而非数量堆砌。
二是织密监督防线。建立学术共同体监督机制,让“独奏”取代“合奏”——如齐湣王般,逐一检验“竽声”真伪。
三是充实文化防线。弘扬“老樵夫”式的求真精神——砍柴需实劲,吹竽需真功。历史的镜鉴从不遥远。从南郭先生到郭伟,滥竽充数的本质从未改变:投机者得利一时,却误人子弟一世。唯有斩断“装模作样”的链条,让学术回归“吹竽需真功”的初心,方能避免下一个“南郭”的诞生。
四是建立“吹哨人保护制度”。 激励激发普通师生打破沉默,让敢于揭露“竽手”的“齐湣王们”不必担心报复。毕竟,敢于戳破皇帝新装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学术脊梁。
【文/jyk_123,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