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钟建民:问题的关键是你要知道人民公社好在何处

2025-11-04 16:40:24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钟建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有朋友在微信中转来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纵使将公社的经念上一万遍,也改变不了贫穷的根》(原创 羽化门,古道西风冷月,2025年10月22日,四川)。

  文章开头说到:“看到一篇扯人民公社的文章,文章这样扯到:人民公社时的物资相对短缺,的确是事实。但是贫穷还是富裕,要看你与今天比,还是与公社化之前相比;是从吃、穿、住、行角度相比,还是从劳动者生存发展能力比。那时候社员一对夫妇养活一个七、八口之家,抚养四、五个孩子的情况却十分普遍!而改革之后的今天,已经发展了四十几年,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在吃、穿、住、行角度看似乎是富了,但现在夫妇两个打工,却出现了孩子婚结不起、房买不起,出现了孩子生不起,学上不起,病看不起等现象。

  而最突出的现象是:现在打工人上班不再是8小时工作制,许多企业实际流行起了12小时工作制了。但即使是这样辛苦,微薄的工资收入也难以应付各方面的开销! 现在最令人头大的是,农民现在仅仅靠种田都养不起自己了,有能力的劳动力都得往城市或发达地区跑,妻离子散也得外出打工,而农村空心化,耕地抛荒等现象日益严重!在这里,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贫穷?什么是富有呢?是社会经济越发展,人口越多,老百姓一家变成二、三家、走向兴旺是贫穷?还是吃好、穿好、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但却是社会经济越发展,老百姓二、三家变成一家,走向衰落是贫穷呢?人民公社是贫穷?是共同贫穷?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对此,作者认为:只要秉持“人民公社就是最好”的价值观,任何经验事实都能被用来佐证这一观点;偏好多生儿子,既有观念的影响,也有现实条件的制约;在经验层面,不管你举出多少反例,对方总能找到新的反例来反驳;生育数量的选择关乎人们的想法。要理解“为什么过去愿意生六七个,现在只愿生一两个”,就该去了解他们当时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带着先入为主的价值观自行臆测。

  作者最后说:

  “至于财富是否增长——即如何实现经济进步——本质上取决于生产要素生产力的提升: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更多消费品,财富才会增加。这个过程依赖于更长周期的生产能否顺利实现,且在此期间人们不必缩减消费就能完成这一更长周期的生产。而这一切的前提只有一个,即储蓄的增加。”“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在增加储蓄还是消耗储蓄呢?这只能通过经济计算来衡量:每一刻生产出的消费品,究竟是被消耗掉了,还是部分被储蓄起来,或是用于维持既有资本财货不折旧。而这种经济计算,必须通过每个人在衡量自身成本与收益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它只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实现——在指令型连接的公社体制中,经济计算根本不可能进行:一切按指挥者的意志生产和分配,没有基于主观价值的契约交换,就没有货币;没有货币,就无法进行经济计算;无法进行经济计算,就不可能实现资源的经济利用和财富的增长。”

  由此,作者最后作出“纵使将公社的经念上一万遍,也改变不了贫穷的根”。

  人民公社好不好?

  不是任何人、也不是任何权威说了算,而是实践说了算。

  什么叫实践呢?那就是我国农民生活的基本事实及其变化。

  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时期,我国人口从6亿多人增加到10亿多人,我国从建国初期的人均寿命30多岁增加到60多岁,我国人口从绝大多数的文盲到农村中小学的普及;我国依托人民公社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国防的现代化;所有这些都不是什么经验事实,而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基本事实及其变化。

  人民公社体制政策性退出,农民恢复个体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的农民主体难以与市场中的企业化主体进行竞争,由于经营管理能力、资金、劳动力、生产规模、土地碎片化等原因处于明显劣势,从而使农民个体生产难以维持而迫使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这不是什么经验事实,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着的变化。无论你看得见还是看不见,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现实在对比都放在那儿。

  为什么人民公社时期六、七亿的人口基数,平均每年增长1500万人,而现在14亿人口的基数却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

  这是与生产方式的变化相关的。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并不高,但为什么农民会有那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为什么农村会走向兴旺?

  原因就在于人民公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产方式,是以农民,以劳动者的消费需要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生产队形成的生产成果,或者是满足社员的个体需要,或者是满足农民的公共需要,无论是交够国家的、还是留足集体的,都是以满足或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而改开之后,随着产权改革的深入,随着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资本观念占据了专家、学者的头脑,资本生产方式大行其道。劳动者在企业打工,其除了得到劳动力价值补偿的工资收入之外,其它所满足的只是老板或股东的需要。当我们的劳动者都成为打工者之后,所发展的不再是满足农民工人的个人消费需要和公共服务需要,而是老板和股东们的口袋。这里的老板,不仅有本地的、本国的,更有外国的和中国公司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在总体上程下降态势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这个历史峰值以后,就开始持续下降。到了2005年,这个比重已经下降到36.7%。再到2025年,这个比重又进一步下降了16%,平均以每年1%的速度在不断下降。

  人民公社是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以劳动者利益要求的满足为目的的消费价值生产方式。人民公社制度的好处在于:劳动者可以联合起来,利用公有的土地和生产资料,通过劳动自主地进行生产,以满足自己的个体需要和大家的公共需要。“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生产结果的按劳分配方式,较好地满足了劳动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较好地处理了劳动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满足的关系,同时兼顾了集体生产发展需要和劳动者自身发展需要的两个方面。人民公社的实践,为我们图解了“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手段”的基本原理,把科学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变成了现实存在,第一次把公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新型经济实体。

  坚持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周家庄等集体经济的发展表明,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体现劳动所有权的集体经济才是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

  很显然,理解人民公社需要有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知识,必须始终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用劳动所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对于那些缺乏社会主义常识或被资产阶级思想所俘虏的人来说,对于那些囿于产权和资本思维的人来说,对于那些小农意识的顽固分子来说,即使面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他们也会视而不见、以错纠对。这就是所谓瞎子面前点灯——白费蜡。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