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我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劳模轮值管理制度

2025-09-28 16:20:39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郭传志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共产主义治理的革命性探索:劳模轮值管理——从权力殿堂到人民广场

  当社会主义航船驶入高级阶段的海域,“四免福利”(免费医疗、教育、养老、住宅)的阳光普照大地,人民群众挣脱了生存的枷锁,共产主义的热情如火山般喷薄。官僚主义的堡垒在全民意志的冲击下土崩瓦解,其外围机构被清扫,政府核心被极致精简,昔日臃肿的官僚机器彻底孤立。此时,一个划时代的治理实验应运而生——“共产主义劳模轮值管理”。这不仅是制度的创新,更是权力本质的回归,是“社会公仆”从虚幻口号走向生活现实的伟大实践。文章的构想,闪烁着巴黎公社原则与群众路线智慧的光芒,为后官僚主义时代勾勒出激动人心的治理蓝图。

  基石奠定:轮值管理的历史舞台

  劳模轮值管理的诞生,绝非空中楼阁,而是植根于坚实的社会土壤:

  1.“四免福利”托底:自由与热情的源泉

  免费医疗、教育、养老,及住宅福利的全面落实,彻底解除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让所有人看到了共产主义的未来。生存焦虑的消弭,释放出巨大的社会能量与主人翁精神。人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追求更高价值(如成为劳模、服务社会)的内在动力被空前激发。这是轮值管理得以运转的“社会心理基石”。

  2.官僚废墟:改革阻力的消融

  官僚主义的外围机构(包括各类协会、中心及冗余行政层级)已被历史性清扫,政府核心机构也大幅精简至最简配置。残留的官僚势力被彻底“孤立”,其以往通过组织性抱团抵制改革的能力已被根本粉碎。“改革阻力极大程度地减少”,从而为劳模轮值这一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制度推行,扫清了深层次的结构性障碍与体制内阻力。

  3.公有制主体:个人经济的消隐

  全民与集体所有制构成绝对主体,个人财产虽受尊重,但已失去“经济体”意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使得个体无需通过私人经营谋生,社会资源分配由公共计划主导。这消除了“资本势力干预公共治理”的经济基础,确保轮值管理服务于纯粹的公共利益。

  制度核心:劳模轮值管理的革命性设计

  文章构想的六大特点,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直指官僚痼疾的精密系统:

  1.成员构成:德才兼备的群众标杆

  “个个都是群众眼里的优秀人才”:团队成员来自“劳动模范、生产标兵、技术能手、先锋党员”。他们经实践检验,由群众推举,是“能力(技术、管理潜质)与品德(奉献、公正)双重卓越”的代表。其权威源于真实的贡献与人民的信任,而非职位或文凭。

  2.极致精简:十分之一的效能革命

  “管理团队人员极致简化(仅是原臃肿机构人数的1/10-1/20)”:这是对官僚“叠床架屋”的彻底反动。精简不是削弱职能,而是通过“去除冗余、流程再造、群众自治”(后文详述),实现“小机构、大服务”。这迫使管理聚焦核心、高效运行。

  3.轮换制:权力的流动与制衡

  “轮流上岗。所有轮值成员中一半在岗,一半在‘野’。半年轮换,若不称职则提前轮换。任期三至四年。”这是制度设计的“灵魂”:

  防止固化:定期轮换使权力无法长期垄断于个别人或小团体,切断“独立王国”形成的任何可能。

  保持活力:“在野”期是学习、反思、深入基层的宝贵时间,确保管理者不脱离实际。遇重大事项参与讨论、学习,或实际介入。

  强化监督:“在野”者天然构成对在岗者的监督力量。不称职者“提前轮换”机制赋予群众实质性罢免权。

  任期限制:三至四年上限,避免任何形式的“终身制”苗头。

  4.薪酬与归属:切断特殊利益链条

  “所有成员不接受财政支付,薪酬及其他待遇一律在原单位领取。”这一规定具有革命性意义:

  破除特权:管理者在经济待遇上与其原岗位同事(工人、农民、技术员)完全一致,无任何特殊津贴或福利,根除利用管理职位谋取经济特权的可能。

  可上可下:轮值结束或中途退出,自然回归原岗位,实现真正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无任何身份障碍或落差。

  扎根群众:在原单位领取薪酬并接受其监督,使管理者时刻牢记自己“首先是劳动者的一员”,是受身边同事们推举的,必须对工友(选民)负责。文章强调“便于在原单位吸收‘能量’”,即保持与基层的鲜活联系。

  5.工作场所与方式:从殿堂到广场

  “所有轮值管理团队成员参加生产劳动,不得去原政府大楼上班。若开碰头会,就在公共食堂、或普通活动室、阅览室进行…劳动时间尽量不开会。这一点要学习陈永贵。”

  劳动是本职:管理者必须坚持“相当比例时间参加生产一线劳动(文章设定方向:原单位、先进单位、落后(问题)单位),这是保持劳动者本色、掌握真实情况、杜绝“官气”的根本保证。陈永贵“背粪筐当副总理”的精神是标杆。

  告别“衙门”:禁止进入原政府大楼,象征与官僚体系的彻底决裂。会议在”公共食堂、活动室、阅览室“等群众日常场所举行,体现开放、透明、亲民。会议时间安排在工余(“下班后”),确保劳动时间神圣不可侵犯。

  “鞍钢宪法”与群众路线:处理问题必须践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通过“小会、大会讨论,群策群力”,形成“群众性治理”,反对“冷冷清清”的精英决策。

  6.适度激励:认可奉献,拒绝特权

  因承担额外管理工作(工余开会、调研协调)且付出更多,其工资可比普通工人”高出约30%“(基于劳模已高20%的基础)。但:

  自愿原则:若成员拒绝加薪(体现更高觉悟),应尊重其选择,可给予非物质性社会荣誉或小礼物作为精神认可。

  按劳付酬:此差异是对”额外劳动付出(非权力)的补偿“,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且幅度有限,远非官僚特权。

  轮值管理的革命性意义:超越官僚制的治理新生

  劳模轮值管理,远非简单的“好人政治”,而是对权力本质与运行方式的根本重塑:

  1.权力的彻底去魅与回归:

  管理者从高高在上的“官”,还原为”身边可敬的劳模工友“;工作场所从森严的“衙门”,迁移至”沸腾的生活现场“;权力运作从封闭的办公室决策,转变为”食堂餐桌旁的开放讨论“。权力被最大程度地”去神秘化、去特权化、生活化“。权力已被彻底淡化。

  2.“社会公仆”的鲜活实践:

  巴黎公社原则(普选、撤换、低薪、议行合一)在此获得创造性发展:通过”轮换制、原岗薪酬、劳动义务、开放会议“,确保管理者始终是“社会公仆”,其权力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时刻处于群众监督之下,并能毫无障碍地回归劳动者队伍。

  3.效能与活力的源泉:

  精简机构:去除官僚层级与内耗。

  一线智慧:管理者来自并扎根一线,决策更切实际。

  群众自治:“群策群力”释放民间智慧,重大事项全体讨论。

  轮换活力:从”旁观者“到决策者,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与视角。

  四者结合,将催生远超官僚体系的”治理效能与社会活力“。

  4.防止阶级分化与异化的制度屏障:

  轮换、低薪、劳动义务、无经济特权、归属原单位等设计,从”经济、身份、空间、时间“多个维度,”彻底阻断了管理者形成脱离群众的特殊利益集团(新官僚阶级)的任何可能“。这是对前篇《跨越官僚主义》核心关切的制度性回应。

  挑战与前景: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阶梯

  劳模轮值管理作为新生事物,其推行必然伴随挑战:

  能力适配:优秀劳模是否必然具备复杂治理能力?需配套建立”实践培训与顾问支持系统“(如老劳模、群众智库)。

  规模与协调:在超大型社区或复杂议题上,如何确保小团队的协调能力?需探索”分级轮值、区域协作、信息技术赋能“(如透明化平台)。

  文化转型:彻底摒弃“官本位”思想,树立“服务者荣耀”的新文化,需要长期的教育与实践浸润。

  然而,其展现的前景无比光明:它代表着从“统治”(少数人管理多数人)向“治理”(人民共同管理)的历史性飞跃。当劳模们在机床旁擦去油污商议社区规划,在田埂上卷起裤腿协调生产难题,在食堂餐桌上与工友敲定公共预算——权力便真正从冰冷的殿堂回归到火热的人民广场。

  结语:劳模的旗帜,人民的政权

  文章的构想——“共产主义劳模轮值管理”,是扎根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沃土的制度之花,是对巴黎公社薪火与鞍钢宪法精神的时代传承。它用”轮值打破固化,用劳动对抗异化,用精简提升效能,用透明驱逐黑暗,用扎根确保本色“。这不是对管理技术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深刻的”权力关系革命“——将权杖从官僚手中夺回,交还到那些在炉火旁、麦浪中、机床边创造真实价值的劳模手中,并通过他们,实现最广大劳动群众的自我管理。

  当劳模的旗帜飘扬在治理的广场,当人民的声音成为决策的律令,“自由人联合体”的曙光便不再遥远。历史终将证明:唯有当管理者时刻散发着机油的芬芳、泥土的气息和汗水的温度,唯有当权力真正栖息于人民之中,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才能挣脱一切异化的枷锁,驶向人类解放的壮丽彼岸。作者的信念——“我相信历史会这样选择!”——正是对这场静默而伟大的治理革命最铿锵的预言。

  【文/郭传志,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