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交流时,【农村进城的大叔】:“钟老师,你说的社会主义经济我懂了,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成立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实体与实体之间,也必然存在交换,但这种交换如果是计划指令下进行的,就不是市场经济,如果这种交换是通过货币这个中介进行的,那就是市场经济。但是这种通过货币进行的交换,会不会因为长期不平等导致实体之间存在剥削呢?如果存在,还算不算社会主义经济呢?”
对此,我想做以下两点回答:
一、社会主义初期具有有市场经济性质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不是存在市场经济?回答是肯定的。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
在社会主义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大家在资产所有方面都不存在差别。
但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可能在某个国家内都一样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生活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情况下,社会成员在生活消费需要和劳动投入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必然要求实现按劳分配,以体现每个人在劳动所有方面的个体性。这种个体性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实体的独立性。而经济实体的独立性决定了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各生产单位之间都存在着产品交换的必要。
因此,在社会主义时期存在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必然的。
当我们说到社会主义时,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已经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因此,由资本主义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在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初期阶段存在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是不可避免的。
二、社会主义存在有市场经济,但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性质的区别
当我们说到社会主义时,它是指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如果社会主义实现了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那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是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
作为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大家都有权利利用公共的生产资料,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不需要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是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公有的资产结合自己的劳动来生产,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因此,劳动者不需要把自己当作劳动力所有者,不需要通过出卖劳动力来换取消费资料。
社会主义存在有市场经济,但这是不存在劳动力商品化的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所在。
2,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相互关系及经济实体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这里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可以当作社会主义社会或劳动阶级社会来理解。
在资产阶级社会,因为劳动力是作为商品实现的,当劳动者进入企业时,劳动力使用权即归资本家或资方所有,为满足老板或股东盈利最大化服务。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社会主义社会则相反,劳动者则成为主体,生产资料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成为满足工人或劳动者生活需求的手段。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是人(工人)为资产增殖而活;社会主义则是生产资料作为工人满足生活需求的手段而存在。
当一个企业的运行和发展特征表现为资产的不断增殖时,我们即把这种企业称为资产实体;当一个企业的运行和发展特征表现为劳动受益状态的变化时,我们把这种企业称为劳动实体。既然在资产阶级社会里,社会生产是以资产增殖为基本特征,这表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资产实体为主体的;在社会主义或劳动阶级社会里,社会生产以工人生活需求满足为基本特征,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以劳动实体为主体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虽然都是市场经济,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性质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独立的资产实体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独立的劳动实体为主体。
3,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公有制为基础或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当我们谈到社会主义时,实现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默认前提。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客观上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者。只有人格化的劳动所有者,没有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是所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特点。公有制的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主体是劳动所有者,而不是资产所有者。资产所有者谋取利益之本是资本,劳动所有者谋取利益之本则是工本。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另一个根本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工本主导的市场经济,而不再是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市场经济的性质,但这里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根本性的区别:首先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使每个人都成为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者。因此,每个劳动者都可以与其它劳动者联合起来,利用公有资产、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因此,这时的劳动者已经不需要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实现了;其次,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资产所有者,从而使劳动所有者成为唯一的生产主体,因此,社会主义生产以满足工人生活需求为目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征表现为劳动收益的波动,与资本主义经济特征表现为资产增殖状况变化不动,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劳动实体,而不是资产实体;第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人格化的资产者的情况下,劳动者必然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体。作为生产主体,劳动者以工为本,采用为社会提供相应的劳动量来取得自己需要的消费价值量。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它是由工本主导的市场经济,而不再是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
如果我们真正建立的是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市场经济,是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市场经济,那必然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根本区别的市场经济:劳动者不再是雇佣劳动者,而是当家做主的生产主体,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一个满足劳动者生活需求的经济实体——劳权实体,而不再是老板或股东追求剩余价值的资产实体!
当我们搞清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之后,就可以回答这位网友在开头提出的问题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不是存在着剥削。对此,我的回答是,在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实体之间、不同所有制经济实体之间的商品交换遵循价值规律,这里不存在剥削不剥削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在实现按劳分配的条件下,所有公有制企业体现了劳动者对劳动所有权的利益要求,当然不存在剥削问题。
但如果是私营企业,采用资本经营方式,追求的是剩余价值,存在剥削是必然的。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