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教授 中华民族国运来临绝非偶然性!
“如果当年日本在东北发现‘大庆油田的话’,世界历史都要改写,我们中国人现在都在说日语了……”日前,中国全球化智库副主任、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评论员高志凯教授教授发布视频如是说。
高志凯教授(英文名:Victor Gao [19]),1962年出生在江苏苏州太仓 [1],耶鲁大学法学博士,中国能源安全研究所所长、北斗产业促进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副会长、香港OBOR集团董事长。
1977年,高志凯教授参加高考,被苏州大学录取。1981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联合国译员训练班学习。1983年,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1985年起,担任邓小平的英文翻译。1988年,前往联合国秘书处担任译员,之后报考耶鲁大学,取得政治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双学位。1993年后,高志凯教授在美国美邦律师事务所担任证券法律师,在摩根士丹利任亚洲区副总裁。1995年,回国参与组建中金公司,此后在电讯盈科、中财国企、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担任重要职务。同时,他涉足公共事务、学术等领域,在央视担任评论员,积极参与各类访谈直播,在全球化智库担任特邀高级研究员、副主任。
高志凯教授热衷于对国家建言献策,建言涉及奥运、经济、民生、外交、公共安全等各个方面,提出独具见解的建言献策报告四百多份,其中不少建议被中国有关部门采纳和重视,转化为成果。他为公共利益的不懈追求也给他带来了众多荣誉。2010年,他获得“民革北京市委先进党员”称号;2011年,获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获得民革中央颁发的“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民主党派年度优秀人物。
“声名显赫”的学者居然犯下如此低级错误
一石激起千层浪,高志凯教授的说辞,引起网上一片争议,并引来东北人士反驳。而笔者当时就给他留言,对他的观点提出异议。
一位东北视频博主反驳高志凯教授教授说,当年日本在荒郊野岭勘探石油,东北抗联每每前往袭击——因为日军军力强在城市、弱在乡村,所以,尽管屡屡遭受袭击,日军无力提供有效保护。如此以来,那些日本勘探人员在频频遭到抗联袭击后,只好提前收工、放弃进一步钻探……
高志凯教授教授这个名字是这次中美贸易冲突中进入笔者视野的,并且意外发现他是一位“重量级人物”。看到他关于“当年如果日本发现‘大庆油田’,中国人现在都在说日语”(川普斥责欧洲人没有美国你们当今都在说德语翻版)之无厘头说辞,直接感到他对历史的无知、对军事的外行和对(历史)世界大势判断(结论)的轻率——这跟他的几乎貌似“国师”资格、资历似乎不相匹配!
高志凯教授声称,当年日本在东北钻探到了1100米就放弃了,结果与深藏1200米的大庆油田失之交臂。如果再往下钻就会发现大庆油田,就不会为了南下攫取石油而对美国发动珍珠港袭击进而引发跟美国交战的太平洋战争。并且日本因为开发“大庆油田”使得战争机器获得燃料保障进而可以(不跟美国开战)全力征服、占领中国,今天中国人都在说日语……
由此,高志凯教授认为,这个偶然因素是中国民族国运的体现……
笔者当时就给他留言,中华民族拥有的国运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必然具有的!
日寇东北勘探石油为什么浅尝辄止?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东北疯狂找石油,钻了几十口井,却愣是没发现大庆油田。更戏剧性的是,他们曾在大庆油田 1 公里外打了口井,钻到 1100 米就停了,而中国后来发现油田的松基 3 井,在 1300 米处喷油 —— 日军只要再往下钻 200 米,似乎就能“改写历史”。但造化弄人。日寇发现不了石油完全是命中注定!
首先,当时日本地质专家迷信 “海相生油” 理论,认为只有海洋沉积地层才会有石油,而东北是陆地,不可能有大油田。他们钻到 1100 米没见油,就认定 “这里没油”,收拾设备走人了。
但30年后,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 “陆相生油” 理论,认为陆地沉积也能形成油田,后来果然在东北找到了大庆、胜利等大油田。
其次,战事导致顾此失彼——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主力全调去东南亚抢油田,东北的勘探队被解散,设备也运走了。他们不是不想继续钻,是没精力了。当时日本 80% 的石油从美国进口,感知美国将要断油后、急红了眼,觉得东南亚 “现成的油田” 比东北 “可能的油田” 更重要,所以急吼吼南下……
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深山老林里神出鬼没,获悉日寇的罪恶企图后,不断袭击日军勘探队。由于石油勘探都在荒郊野岭,日军感到鞭长莫及:派鬼子保护吧,兵力又不够;不保护吧,勘探队隔三差五被袭击。有次抗联战士甚至炸毁了日军的钻井设备,气得日军指挥官直跺脚,最后只能放弃大规模勘探,改成小范围试探,自然发现不了大油田。
不过,就算日军真地发现了“大庆油田”又能怎样?
当时日本全国只有 5000 名采油工,还大多派去了东南亚,根本没有能力开发大庆的石油。而且大庆地下原油含蜡量高,日本当时的炼油技术根本炼不出合格的航空汽油。所以啊,历史没有如果,就算日军多钻 200 米,也改变不了战败的命运。
高志凯教授显然对以上信息知之不多,因此才得出抗战时期日寇在东北找到石油,就会改写历史,让当今十数亿中国人说日语的荒谬结论!
唇亡齿寒 苏美绝不会无视日本发现油田
在中国十四年抗战史上,先后有两个大国次第援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而这种“英雄义举”的产生实际上跟唇亡齿寒正相关在!
抗战爆发后,苏联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援助中国的国家,今天很多人对滇缅公路、驼峰航线耳熟能详,但对之前苏联跟中国建设的“中苏公路”——由苏联经由新疆直达兰州的战时运输线闻听不多。
抗战时的中苏公路,从苏联来的物质经由兰州转往抗战前线。
1937年8月,苏联政府向中国提出了修建中苏公路的建议。这条公路的建设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它成为了中国抗战期间接受外部援助的主要通道之一。
苏联通过中苏公路往返运输跟中国交换战略物资——那时候,美国正在大量向日本输送石油等战略物质帮助日寇侵略中国……
直到苏联跟日本签署“互不侵犯友好条约”后,再终止跟中国的战略物质互助。
苏联通过 中苏公路 ( 甘新公路 )向中国输送了大量军事装备和物资,主要包括:
飞机:1200多架各型军用飞机(如 TB-3式运输机 、 C-5型运输机 等);坦克:82辆 T-26轻型坦克;汽车:2000多辆军用车辆;火炮:4300多门各类火炮(含76毫米高炮、115毫米重炮等);机枪:1.4万挺轻重机枪;其他装备: 装甲车 、 通讯设备 及 弹药 等。
这些物资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经甘肃、陕西等地运往抗战前线,对支持中国抗日战争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通过中苏公路偿还钨、锑、锡、汞等矿产品。
当时,中国由于急需大量军火,又因外汇紧缺,只能用传统出口物资作价偿还援华贷款,史称“易货偿债”。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到1945年,当时的中国向苏联连本带利的偿还了:钨、锑、锡、汞等矿产品53238.74吨;出口农副产品有:茶叶31486吨、绵羊毛21295吨、山羊绒304吨、猪鬃1l19吨、驼毛1026吨、生丝301吨、各种皮货5407000张(出自《抗战期间中国政府对苏易货偿债相关史料》)
这些农副产产品的实际价值超过了的当时苏联的2.5亿美元的贷款总额,而这些农矿产品也很有效的资源了苏联国内生产所需。
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此后,苏联不再继续跟中国交换战略物资,苏联空军来华志愿部队撤走,苏联停止对中国的抗战支援。
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看到中国“国军”节节败退、日军占领了大片中国领土的情况下,感觉如果再不遏制日本、一旦它们征服中国以后,“将会有几十个日军师团横扫欧洲大地……”那么,最后的结果是,德意日轴心国征服欧洲,之后必定进犯美洲大陆、攻击、征服美国,进而征服全世界。
正因为美国考虑给日本减少、中止战略物资的输送、让其退出中国战场,而日本觉察将被“断油”后,决定南下搞油。但美军太平洋舰队驻扎的珍珠港海空基地成为日军南下的拦路虎——于是,日军决意要拔掉这个眼中钉——就此,太平洋战争爆发……
事实上,抗战爆发后,苏联情报部门通过共产国际一直在派遣特工在中国尤其东北活动,为了阻止日军北犯苏联,曾派遣中国籍特工把日军为进攻苏联准备的几十万套加厚棉军服仓库烧毁,使日军难以侵入苏联作战……
二战前夕英法空军计划炸毁巴库油田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的外交代表当着斯大林的面在莫斯科签署了震惊世界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虽然没有将这两个意识形态死地结成同盟,却切切实实地大幅改善了两国关系。
根据协议内容,苏联将向纳粹德国提供石油,而这无疑将会加强德国的战争能力,尤其是最具实力的坦克装甲摩托化部队的纵深进攻能力。由此英法两国对该协议极度不满。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立刻阻断苏联对纳粹德国的石油供应能力,那么从哪里下手合适呢?毫无疑问就是利用轰炸机去轰炸占全苏73.5%的油井的高加索油田。
为此,英法空军准备了五千架轰炸机打算彻底摧毁苏联巴库油田,但没想到的是在希特勒闪电攻击面前,法国很快投降。
英国方面认为德国陆军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骇人的战果,背后少不了苏联石油的支持。再加上英国本土随后就遭到了德国空军轰炸机群的残酷轰炸,而德国空军也是吃油大户,因此轰炸苏联高加索油田的准备工作再次紧张起来,英国的轰炸集群甚至已经进入了中东地区,随时可以执行轰炸任务。
很快形势又出现了变化,英国最终抗住了德国空军的空袭,希特勒不得不无限期推迟登陆英国的作战计划。本土暂时安全的英国也搁置了跟工业巨人苏联树敌的轰炸计划。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军展开了对苏联的大规模入侵。6月23日,丘吉尔就召开会议,讨论关于应对德国可能占有高加索油田的形势。讨论结果认为,必须抢在德国人之前摧毁油田!同时英国外交部门正式通知苏联方面要求他们摧毁油田以防落入德国之手。
……
1942年7月25日开始,德国A集团军群正式展开对高加索的进攻,并且进展速度非常快,德军一度占据了格罗兹尼,最富饶的巴库油田也近在咫尺。苏联开始撤走油田设备和人员奔赴西伯利亚新开发的一个小油田——撤不走的机械设备打算统统炸毁、油井则用特制的水泥封固——让德军短时间无法开采石油。
但是,天公作美,前往攻占巴库油田的德军先头部队装甲师的大量坦克在半道居然用完了燃料,因而无法前进并原地等待一个星期才等来燃油补给。
苏联军民利用这一周宝贵时间调整战略部署,就在德军坦克部队加完油继续进攻巴库油田并突破苏军多道防线快要进入巴库油田的时候。苏军在高加索地区的集团军部队开始反攻——一支苏军向德军装甲师后方迂回抄后路、准备包围聚歼德军坦克部队。德军装甲师见势不妙赶紧后撤逃出苏军包围圈,巴库油田微机解除……
看看英法两国对阻断德军石油供应的做法,如果日寇在东北发现油田,苏联空军绝对会轰炸摧毁,以绝日军北犯苏联的后患!
高志凯教授的立场站在何方?!
综上所述,当年日寇就算发现“大庆油田”也无法改变战争失败的命运。有鉴于此,高志凯教授声称如果日本发现“大庆油田”,历史就会改写,中国人从此将要说日语的说辞,完全是一派胡言、胡说八道!
高志凯教授作为相关领域资深砖家,完全无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中坚力量——八路军、新四军将士和广大民兵以及抗日群众进行的艰苦卓绝对敌斗争,并获得的宏伟成就!
高志凯教授作为相关领域资深砖家,完全无视国民党军官兵浴血奋战、尤其二十二场惊天地泣鬼神、以血肉之躯滞迟日寇对我大好河山进占之英勇表现!
高志凯教授作为相关领域资深砖家,完全无视历史事实,恣意妄为、信口开河,犯下如此严重的政治错误!
此时此刻,就在中国人民伟大抗战八十周年纪念日来临前夕,高志凯教授却大发厥词、肆意贬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面对外来侵略奋起抗争、最后打败侵略者的伟大光荣历史!
高志凯教授的所谓“说日语”之异端邪说,是对我国抗战历史的侮辱!是对抗战军民的侮辱!是对千万抗战烈士同胞的侮辱!
高志凯教授应该对我们的国家道歉!高志凯教授应该对我们的人民道歉!高志凯教授应该对我们的烈士先辈道歉!
【文/陶勇,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