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董鑫
7月3日,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发表午餐演讲,并回答记者提问。
如何看待未来的中美关系走向?
“我是乐观的。因为中国人民、美国人民都希望有一个友好的、美好的中美关系,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希望看到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刘建超回应。
对于“中美必战”的论调,刘建超明确表示,他不这样认为。
他表示,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人民。历史给了我们太多教训,不可想象中美之间兵戎相见,奉劝那些崇尚武力、崇尚肌肉的政治家,放弃这种好战尚武的一些言论,停止挑拨冲突和矛盾。
美国上一届政府领导人在即将结束任期的时候说,“我任期最大的成果,是把中国落得更远了”。
“踩着别人、压制别人才取得这种所谓的‘成就’,我觉得不值一提。”刘建超说。
他指出,任何国与国的关系必须是合作共赢,不能搞你输我赢,不要把对方输作为自己的目的。我们可以竞争,但“把别人甩得更远”不应该是目的,而是应该让自己走得更快、变得更强。
“中国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发展好自己,让我们人民幸福起来,让我们人民都过得更好。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人民都做都过得更好,希望美国人民过得更好。现在以邻为壑、互设壁垒、互设门槛,最后既伤害对方也伤害自己。”刘建超说。
对于“中国威胁论”,刘建超指出,散布这种言论不是对中国的认知不够,就是有意而为之,是在煽动对抗,扩大分歧。
“中国绝不会输出动荡纷争,自毁发展的大好机遇。”刘建超说,国际上无数教训也警醒我们,大国依靠强大实力对外扩张、争夺霸权,最终都难以持续。中国的老祖宗早就告诉世人“国虽大,好战必亡”,今天我们更不会选择走入这样一条死胡同。
他指出,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够把自己的利益保护好,不能把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好,这个国家政府是失职的,任何国家都不会这么做。
“别说是大国,小国也要抗争,不屈服于外来的侵略。不能够把挑衅视为维护国家主权,把维护自己的主权视为胁迫,没有这样的道理。在这些问题上,中国相信对话,中国相信协商,中国相信外交的手段。”刘建超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将隆重举行纪念活动。
刘建超应询介绍,有关安排都在有序进行,来自世界各方面爱好和平国家的领导人、各界人士都将出席,也将邀请一些政党的领导人来华出席不同场合的纪念活动。
“80年在一个人类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很长的周期。回过头来看,人们在1945年的时候,所憧憬希望的是持久的和平,恰恰在80年之后,我们又看到了传统安全威胁的回归。借着这样一个机会,世界人民坐在一起能够思考,我们如何实现全球有效的、长期的安全架构,确实保障和平。”刘建超说。
刘建超表示,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与周边国家共同努力,推动亚洲总体实现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实现了今天的繁荣,这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冲突动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亚洲国家共同探索,形成了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这值得世界其他地区借鉴。
刘建超说,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源于自身文明的传承、源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源于国家的战略选择。
唐朝时中国最庞大的骆驼队、明朝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走出的是丝绸之路,而不是殖民之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屈辱与战乱,我们不会忘记战争的惨痛创伤,更铭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绝不将自身的遭遇强加于别人。
和平发展已经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上升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志,它也是中国人民的追求。
“和平发展道路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都没有走过的道路,没有模板可以遵循,中国将锐意前行,因为这条路一定能够走得通。”刘建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