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修养是为政治修养服务的,政治修养是为党性修养保障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性修养是内在立场,政治修养是外在表现,是知和行的关系。正确的党性修养和政治修养需要正确的理论修养,理论修养是党性修养和政治修养的开路先锋,要做到思想建党,政治立党,理论强党。讲党性是每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如何讲党性,怎么讲党性,当党性和人性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旗帜鲜明的讲党性,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高度自觉的素质要求。分析党性和人性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从理解党性和人性的定义开始。
所谓党性,就是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不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成一心一意让人民厌恶,要让群众看到我们党在哪里,在干什么,在号召什么,在支持什么;同时,我们党要看到群众在愁什么,在盼什么,在议论什么,在反对什么。不能两条线,两条路,两张皮,两个心,要清楚防备谁?对付谁?糊弄谁?服务谁?为了谁?依靠谁?
人性的本质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无论是人的本质心理属性,还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由于它们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是人类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以此而得以将人性划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自古至今,就人性的争论很多,中国古代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等,外国古代虽然未见有如中国古代就人性善恶的争论,但对人性善恶的见解又会广见于宗教理论、心理学思想与管理学理论之中。
党性是人性的升华,人性是党性的基础,但是党性不同于人性,而是高于人性。如果把党性和人性混为一谈,就容易违规、违纪和违法,那些落马贪官其实都是忘记了党性而发生的问题。比如说,从人性来讲,因为熟人关系所以会出现近水楼台先得月,熟人关系先得利;而从党性来讲,那就有公平正义和党性原则,不搞裙带制、世袭制和垄断制,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就是党性和人性的区别。党性修养就是要进行自我革命,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没有批评就没有团结,否则就是保持一团和气的假团结,也就是小人同而不和的局面,和而又同是一种变味、是皇帝的新装、是睁眼说瞎话,脱离了实事求是。党的建设离不开党性修养“五必谈”制度,领导不了解职工是失职,职工不理解领导是无知,要真谈心、谈真心,谈出团结和干劲。没有监督就没有生命,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法律是块钢,谁碰谁遭殃。
在工作和生活中,人性往往攻击和动摇着党性,有的人不注意区分,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党性,偏向了人性,发生了问题,出现了错误,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变质、变色、变味”,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最容易产生违法乱纪的环节。没有邪气就没有戾气,没有歪风就没有抑郁,没有伤心就没有躺平,没有失望就没有摆烂,没有公平就没有自尊,没有阳光就没有健康。
所以,在党的一切政治思想教育中,一再强调的要讲党性、讲党性,就是这个意思,党性修养是为政治修养服务的,千万不能把讲政治的人说成不讲政治,把不讲政治的人说成讲政治,经常开展的党性修养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都是对每名党员党性的进一步“淬炼”,只有时刻警惕人性对党性的腐蚀,做到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信党好,才能永葆政治本色。
2025年11月4日
【文/孟令昌,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