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神归位,妖魔鬼怪无处躲藏"的表述在公共话语空间回荡,这绝非简单的政治口号或文化隐喻,而是一场深刻的文化祛魅运动正在当代中国展开。这场运动试图重新校准被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价值坐标,修复被消费主义解构的精神家园,让那些被边缘化的崇高价值重新回到社会文化的中心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对某些乱象的清理,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艰难而必要的自我调适。
①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价值迷失。曾几何时,市场经济的狂飙突进带来了物质繁荣,却也使拜金主义、功利思维大行其道;全球化浪潮拓宽了视野,却也导致文化自信的动摇;信息爆炸丰富了认知渠道,却也让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有了可乘之机。那些被鲁迅称为"国民性"的沉渣泛起,各种文化"妖魔鬼怪"——从流量至上的低俗内容到扭曲事实的历史解构,从娱乐至死的文化产品到解构崇高的价值虚无——在价值真空中找到了生存空间。这种精神世界的混乱状态,呼唤着一场深刻的文化秩序重建。
②"众神归位"的本质是核心价值的重新确立。在中华文明语境中,"神"从来不是超验的存在,而是崇高价值的象征——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这些精神坐标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一度变得模糊,如今正通过教育革新、文化引导、制度保障等多种途径重新确立其主导地位。我们看到,传统文化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比重增加,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质量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这些举措都在试图修复那个被物质主义侵蚀的精神世界。
③这场文化祛魅运动面临着复杂的现代性挑战。在一个价值多元、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简单的价值灌输难以奏效;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封闭自守的文化策略不再可行;在个体意识空前觉醒的社会里,强制性的道德规范可能遭遇反弹。如何让崇高价值真正入脑入心而非流于表面?如何平衡文化自信与文化包容?如何在规范失序行为的同时保护思想自由?这些问题考验着文化建设的智慧与艺术。
④在这场文化重建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从抵制网络低俗内容到传承优良家风,从尊重历史事实到践行诚信友善,微观层面的道德选择汇聚起来就是宏观的文化转向。当越来越多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辨认和抵制那些文化"妖魔鬼怪",自觉地亲近和践行那些精神"众神"时,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完成从失序到有序的转变。
⑤众神归位的时代叙事,终将指向一个更为成熟的文化自觉。这种自觉既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回归,也不是对现代的盲目拥抱,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重新发现传统的当代价值,在全球化语境中确立自身文化主体性的智慧。当一个文明能够从容地辨别何为精华何为糟粕,自信地坚守核心价值又开放地吸收多元营养,它便真正具备了面对任何挑战的文化免疫力。这或许就是"众神归位"这一时代命题的深层意义所在。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3979号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397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