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中国是不是愿意,也不管中国是不是接受,霸权都已经将“战略竞争”强加到中国的头上了,这意味着中美关系已经走进了战略竞争时代,声势浩大且世所瞩目的中美历次峰会以及后来各种贯彻高度“共识战略”的努力并未挽回中美关系使之回到“战略竞争”以前的状态,美国前总统拜登和现总统特朗普都屡次明确表示,美国将继续开展中国的战略竞争。因此,有关中美关系“重回正轨”一说已经成了难以企及的奢望,未来只能沿着目前既定的轨道持续深入地发展下去。
既然这样,人们不禁要问,美国所发动的以中国为目标的这场“战略竞争”究竟今后将怎样发展、又将以什么样的结果而告结束呢?
第一,各自的战略意图截然不同
对于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与未来设想,中美两国各自的指向与取向截然不同。
中国的战略企图是想同美国实现共赢,为此经年累月、不胜其烦向美国反复保证,中国不想取代美国,不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不破坏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中国的发展壮大对美国非常有利,美国将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巨大的好处。概括地说,中国只想同美国“共赢”,而并不是战略上吃独食,要单方面得赢获胜,从“太平洋足够大、足以容得下中美两国”到“地球足够大、足以容得下中美两国”,相关的思维与路径明白无误地昭告天下。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并未把美国当成竞争对手或战略对象,并未从根本上否定美国作为现代霸权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对美国给予了足够的仰视与充分的尊重(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民间有一种立场与此不同,那就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的立场)。
美国的战略企图同中国恰恰相反,那就是要通过战略竞争来赢得对中国的战略胜利,因为从美国的立场出发,如果允许中美双赢,那美国完全没必要劳心费力地发动什么“战略竞争”了,对中国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就是了。美国之所以设计并发动“战略竞争”,就是针对中国赶上并超越美国的发展势头,简单地说,就是不想让中国得赢取胜,“战略竞争”的目的就是这么简单。
因此,从本质上看,对华“战略竞争”与当年针对苏联的冷战如出一辙,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要确保美国独霸世界的战略地位,打掉任何可以同美国并驾齐驱的第二个战略势力或势力集团,不管这个势力集团来源于莫斯科、柏林、东京还是北京,一概都照此办理,美国都要坚决地将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第二,实际进程与战略轨迹取决于双方的博弈的具体情况
为了实现各自的战略企图,中美两国各自也都有自己的设计安排。
按照中国的思路,中美关系应该走出一条健康稳定甚至阳光灿烂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中美两国将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充满了脉脉的温情与旖旎之风光(过去的盼望是“风雨同舟、同舟共济、殊途同归”)。为达成这一目的,中国方面努力加强同美国的交流沟通,增进双方的战略互信,达成一系列高度的战略共识,矢志不移地要把双方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从美国的目标出发,美国就必须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军事上全面地打击遏制中国,狙击中国的发展势头。为此,美国将继续加大对中国人权攻势与颜色革命的力度,继续在一切必要的方面同中国展开经贸金融战争,继续在关键科学技术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继续在军事上对中国施加越来越强大的压力,尤其是要打掉乃至浇灭中国试图武力收复台湾的企图,维持台湾的地位使之在美国的战略控制之下,从而把战略竞争具体化、实践化,落实到中美关系的具体进程当中。
既然这样,中美关系将走出一条怎样的轨迹呢?这就要取决于中美两国掰手腕的实际结果,也是所谓战略博弈的真谛。
显然,中美关系不可能按照中国的路线往前走,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如此左右美国,中国也不行,指望美国这个霸权帝国在中美关系中听从中国的摆弄与安排,完全是无稽幼稚的妄想与幻想。
中美关系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国的路线前行,因为中国毕竟是一个战略大国,并且据说还比较善于打“太极”,因而也不好对付。历史经验是,对于中国,美国历来都只能做到部分掌控,或者直白地说,只能掌控其部分人和部分事务,即便历史上中美关系最好、美国在中国的地位最牢固的时期也是如此。何况现如今美国还在相当程度上需要中国、离不开中国,譬如对华贸易,譬如一些关键性的战略原材料,譬如全球气候变化、武器扩散等等,在这些方面,美国还迫切需要中国的支持与配合,还需要同中国的合作来加以完成。这样一来,美国想要完全驾驭中国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中国也就难上加难了。
这也就意味着,在战略竞争的背景与前提下,中美两国还有合作的空间和余地,在利益交叉与重叠的区域还有“共赢”的可能。中国想要同美国共赢也并非完全属于无的放矢,还能够在具体问题上有所着落。
因此,有关未来的中美关系,在中美两国各自路线蓝图中,确实还有重叠交叉的部分,或者谨慎地说,还可以找到重叠交叉的部分,而这些重叠交叉的部分,今后则由中美两国共同来描绘。
这样一来,未来的中美关系就将走出两条明显的轨迹,一条是美国轰轰烈烈对华战略竞争所走出的轨迹,这将是中美关系的主干道;一条是中美两国可以交叉和能够交叉部分所塑造的轨迹,这条轨迹是未来中美关系的辅道,也是中美战略博弈的结果。
第三,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再一次不战而胜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战争中用兵是这样,战略上的博弈也是这样。霸权的战略学界与美国的政治当局也深谙此道,他们深知,中美战略竞争不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也不是胜固欣然败亦喜的游戏之举,而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搏斗。站在霸权的立场上,从冷战的经验出发,这场大搏斗最佳和最优结果也是不战而胜,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尼克松曾经设想过“1999:不战而胜”,这个目标已经辉煌地实现了。如果能够再度演绎出“2049:不战而胜”,那将是美国与西方怎样的辉煌和壮观的历史终结呢!与此相对应,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同中国兵戎相见,打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对美国发起的“战略竞争”而言,发展到中国有勇气同美国一战的程度,这本身就是很糟糕的一种结局,如果出现这样的结果,美国注定将陷入一场代价巨大的血战当中,并且最后鹿死谁手还亦未可知。
因此,从争取最好结果、做最坏准备这一基本战略原则出发,美国当局力争要实现对华新的不战而胜,他们既要通过竞争打赢中国,也还要通过合作拉住中国、搞定中国,以此达成战略运用的最优解。
正因为这样,所以美国在继续深化对华“战略竞争”的同时,还致力于同中国管控分歧、设置护栏,加强合作,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这既是一种大战略上的博弈,也是一种战术上的需要,是中美关系应急处置的客观必然。这样一种战略与战术的有机结合,不但拜登当局是这样,特朗普当局是这样,未来其它美国政治集团上台也哈将是这样。因此,美国历届当局包括拜登、特朗普在内有关不希望或者无意同中国发生战争的说法确凿可信,他们的如意算盘确实是想要如此这般的不战而胜。
霸权帝国的这等如意算盘在当前阶段将能够得到中国相当程度的呼应。一方面是现实状态下中国对美国的严重依赖,相当一些人与相当一些事还离不开美国,一方面出于和平发展的既定战略,争取发展壮大的时间,因此,中国一直都把避免同美国直接得战略对抗当做施行全球战略的头等大事,为此先是采取“藏”的办法,即韬光养晦,把头缩回去——这种运用主要发生在社会主义大失败的前后;后来又想“躲”,即想办法躲开霸权的主要矛头,避免压力承载过大——这种运用主要发生在冷战后所谓“多极化”的阶段,那个时候美国的主要精力用在“反恐”上;现在则想要“避”,即利用“合作共赢”来规避美国所设计的“你输我赢”,希望在同霸权共存的基础上还能共荣,希望“战略竞争”以平局结束,到最后双方是哈哈一笑、握手言和。因此,当下中国对于上述中美关系的第二条轨迹即所谓的战略辅道寄予厚望、满怀希望。可以简单地说,中国也想实现自己意义上的不战而胜,在不付出血与火的代价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的问题是,霸权的如意算盘能够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中得以实现吗?
我们说,中美战略竞争不可能按照美国所设计的路线前行,这场空前浩大的战略搏斗在具体展开与演绎的过程中将极其复杂、也将十分激烈,期间将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不可预见的各种重大事件、各种对抗冲突将层出不穷。事实上,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与中东战争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两场冲突都在霸权既定的设计之外,在相当程度上打了霸权一个措手不及。展望未来,这样的事情将不是越来越少而将是越来越多,这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突出特征。
在大动荡、大改组的全球战略背景下,美国对华不战而胜的企图将面临诸多干扰与破坏,目前可预见的有这样两种情形:
一是美国“战略竞争”面临失败危机的时刻。在和平而非战争状态下,“战略竞争”的天平明显向中国倾斜,有诸多确凿的事实表明美国要输,原因或者来自美国内部,譬如债务危机、经济危机或种族危机等,或者来源于外部,譬如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等。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形,霸权就有可能要铤而走险诉诸战争。事实上,他们一直有这个打算,一直在为中美关系最坏的可能准备摊牌决裂的那一刻。
二是地缘争夺引发中国激烈反应导致中美对撞的时刻。中美两国军事上未来有可能发生直接对撞的地方有朝鲜半岛、南海以及南亚次大陆等地。譬如美国再一次按照既定的设想武装北犯妄图颠覆朝鲜,届时中国再一次战争介入,在这种情况下,所谓“战略竞争”就将转化成为中美之间直接的战场较量,就要发展到战争决定胜负的新高度,美国不战而胜的如意算盘也将就因此灰飞烟灭了。应该说,这样的危险十分现实,南朝鲜尹锡悦当局就曾暴露强烈跃跃欲试的野心,就是一个很可怕的兆头。
中国也是这样,试图同美国进行和平与良性“战略竞争”的企图,相当程度上要有赖于台湾当局的成全,未来如果台湾当局安分守己还好,否则,如果从“暗独”走向“明独”,则必定要把大陆逼到无处可退不得不动武的地步,届时中国有关和平崛起及中美共赢的设想与安排也将在相当程度上被冲击、颠覆直至毁掉。
因此,消极而非浪漫地看,展望未来中美关系,中国方面实现中美“共赢”的企图固然大概率地要落空,而美国对中国不战而胜的企图也将是这样,也将沦为可怜与可耻的妄想。
不管怎么说,霸权所发动的对华“战略竞争”终究会有结束的那一天,结果到底怎样,最后只能等待历史的回答。
【文/张志坤,大学教师,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学者。】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