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相关问题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这是高水平对外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中国的国家安全也必须因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而得到越来越坚强的保障。
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安全二者并非“对冲”或者互相否定的关系,理论逻辑和理想效果应该是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实际情况却相当复杂,在中国内外复杂的政治与战略背景下,对外开放与国家安全之间往往出现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的动向:
其一,外部敌对势力利用对外开放政策加紧对中国渗透
各种敌对势力利用中国对外开放的机会对中国进行各种渗透,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譬如在中国所派出人员中发展间谍,在派驻中国的人员中安插间谍,在中国内部收买内线,培植第五纵队,发展亲美西方势力等,这些事情几乎都已经是在打明牌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这方面所遭受的损失以及所造成的问题相当巨大、十分惊人。我们当然不能把这笔帐算在对外开放的头上,更不能因噎废食,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外部敌对势力对中国渗透的力度与强度也必将越来越大,他们不会因为中国更加对外开放或者大门越开越大就停止或者减缓削弱对中国的渗透与瓦解。
其二,内部各种政治与投机分子钻对外开放的空子,干吃里扒外的勾当
倒卖国有资产,向外转移资金,走私关键战略矿产资源…种种钻对外开放空子、吃里扒外的投机分子几十年来多如牛毛,其中有些被绳之以法,但还有相当一些人捞取巨大的便宜好处却得以逍遥法外,直到现如今还趾高气昂、人模狗样地招摇过市。这些人表面上打着拥护对外开放的旗号,真实勾当是利用对外开放相关制度不完善或不严密的漏洞,以各种非法的手段谋取个人私利,实质上是对外开放的蛀虫,是不可忽视的破坏势力,对此必须在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以打击祛除,否则,如果任由这种不良倾向发展下去,对外开放的大业就要受到严重的伤害,不要说什么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甚至连正常健康的对外开放都不可得。
其三,伴随而来侵蚀演变不可忽视,需要下大力气加以抗击和治理
对外开放打开大门,奔涌进来的东西历来都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东西,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治演变与社会蜕变,所谓政治演变,就是一些人被美西方的政治思想与理念所俘虏,在中国兜售贩卖西方新自由主义的那一套,妄想在中国复制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让中国融入西方,成为所谓“文明世界”的一部分;所谓社会蜕变,就是一些人在文化价值观上皈依美西方,亦步亦趋地模仿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譬如在中国也流行起艾滋病、同性恋、LGBT群体等,背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精神上走西化洋化的路子,事实构成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直接的干扰与破坏。
上述这类政治演变、社会蜕变以及其它不正常的畸变,都同中国式现代化背道而驰,同“四个自信”不相兼容,都必须予以坚决的治理和有力的抗击,以此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
正所谓凡事都要既知其利亦知其弊,由此才能趋利避害、趋吉避凶,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中国的对外开放也是这样,家有小门国有大门,关起门来杜绝往来固然不行,门户洞开形同虚设也不行,家国设门立户的目的,是迎来宾客朋友,防御豺狼敌人,简单地说就是一要发展、二要安全,这才是“门”的本意。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也是这样,也应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开门与关门的辩证关系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总体上说是要大门越开越大、越开越好,但并不是说就不要关门或者没有关门的时候了。恰恰相反,在必要的地方、必要的时候、必要的领域,中国还必须紧闭大门,并且还要把大门修筑得越坚实牢靠越好。也就是说,越是扩大对外开放,越要管理好、运用好国门家门的积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二是在对外开放中正确区分敌友
分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这是任何事业都首先要做到的前提,对外开放也是这样,绝不能干那种引狼入室的勾当。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对所有人都扩大对外开放,结果非倒霉糟糕不可。这样的道理恐怕三岁小孩子都能懂得。
三是扩大对外开放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扩大对外开放与进一步关好大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意味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也要门内门外有别,也不可一哄而上,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系统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加以推进,而不能再度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难堪局面。
总之,高水平对外开放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开放,更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对外开放,所谓“无条件开放”、“单方面开放”就是在放屁。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又猎枪”,对有些人,中国不仅要大门紧闭,而且还必须将其消灭在大门之外才行。
【文/张志坤,大学教师,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学者。】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3979号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397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