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禹:伊朗需要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智慧

2025-07-05 16:59:31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任光禹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内容提要】1847年11月29日,恩格斯在伦敦举行的纪念1830年波兰起义的国际大会上发表了重要演说时说:“一个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其他民族的时候,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恩格斯所说的“自由”,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认识的自由,而是指人在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从而实现自我支配和自我决定的能力。如今以色列这个“中东小霸王”现在正以民族压迫者的身份穷凶极恶的对待相邻的阿拉伯民族和波斯民族。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这种“改造客观世界”以及实现自我支配,在貌似气势汹汹和强大力量的表象的掩盖下必定隐藏着这种”不自由”的深度束缚,从而这种“自我决定的能力”也将会大打折扣。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是历史的正确方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只要阿拉伯和波斯的人民能够认识到这个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内涵,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他们而非这个“不自由”的压迫民族——以色列。本文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道理为基础,同时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对此次伊以战争的性质和方向加以分析,其结果必然是作为压迫民族的以色列最后将以失败的命运而告终,作为被压迫者的伊朗人民将取得最后的光荣胜利。

  当地时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进行了代号为“狮子的力量”的大规模空中袭击。此次袭击涉及首都德黑兰、伊斯法罕、大不里士、哈马丹、克尔曼等多座城市。根据当天伊朗媒体证实,包括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在内,多名高级军官与核科学家已在空袭中身亡。针对以色列的此次袭击,伊朗近日对特拉维夫和海法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的回击。

  目前,从中国的舆论场来看,除了对伊朗抱有深切的同情之外,主要集中于对伊朗所谓的“扶不起的阿斗”般的唱衰,和对伊朗近年来的表现更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批评。同时虽然体现了对以色列表现出的横行无忌、咄咄逼人的愤慨,但又同时又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和悲观。

  笔者认为,这几种态度和情绪都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科学的。

一、以色列的反动本质和所犯的兵家大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说:“工人无祖国”。马克思之所以说工人无祖国,这是因为资本无祖国。资本的天然性就是逐利,而国家利益、民族认同并不是资本的核心关切,他只是资本需要利用并发挥其功能而附着于其上的载体和工具。

  以色列对伊朗具有侵略性质的军事打击表面上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和中东伊斯兰世界在宗教与民族矛盾问题上的外溢,但其本质则是犹太资本势力所衍生出的殖民主义和军国主义复辟行为以及通过军事、法律和地缘政治等手段实现领土控制与资源攫取。

  因为伊朗的存在是以色列实现上述对其伊斯兰世界的丰厚资源的控制与攫取的最大障碍,所以从军事上对伊朗政权的物理性消除就是犹太金融资本控制下的以色列必须要进行的战略选项。

  如果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以色列对伊朗这一场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先不谈正义与否,仅从以色列国家利益而言都是与其背道而驰的。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那么,对于今天的以色列来说,这场战争本质上是与国家的利益相背离,就更谈不上与人民的利益相契合了。同时,内塔尼亚胡内阁及其本人由于之前的种种内政问题,面临着被弹劾甚至倒台的风险。以色列由此陷入了内部政治危机,这次袭击伊朗给内塔尼亚胡提供了一次转移矛盾的机会。内塔尼亚胡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凌驾于以色列的国家利益,乃至犹太民族的利益之上,这本身就是国家衰败的征兆,意味着以色列已经丧失了立国之初上下齐心的团结精神,利益集团已经“茁壮成长”并且绑架了国家。兵民是胜利之本。利益集团的绑架必然使以色列上下离心,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根本无法做到团结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

  所以这场战争对于今天的以色列根本不存在有任何“伟力”而言,失去了这样的“伟力”,一旦以色列在这场对伊朗的战争不能使对手迅速屈服,并使民众在伊朗的反击中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出现的结果将不是同仇敌忾,而是民众对本国反动政府的强烈不满和怨声载道。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谓国之大事,就是国家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重大事项。

  以色列不懂得这个道理,即使懂得了这个道理,以“资本不能实现增殖就会消亡”的天然本性出发,也会以这种饮鸩止渴的短视为决策。这样我们就理解了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打击,除了袭击伊朗特定的军事和能源生产等目标外,就是对伊朗上层的军事指挥将领和核科学家的“定点清除”。他们天真的认为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是最能有效的给予对手以震慑,从而达到瓦解对手抵抗意志的效果。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请问从2004年3月22日以色列定点清楚了哈马斯前领导人谢赫·艾哈迈德·亚辛以及哈马斯历任领导人以来,这20多年间哈马斯停止抵抗了吗?哈马斯的抵抗意志是越来越坚定了还是越来越动摇了呢?因为他们不明白也不愿意明白“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句警世名言。

  结果往往是因为原因而导致的,这是整个事物发展最基本的客观逻辑。由此可以观察以色列由以上之“因”为决策,也就很难实现它所期望的胜利之“果”。

二、伊朗必须总结教训与摒弃唯心主义幻想

  毛泽东主席当年曾深刻的指出:“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毛主席的这句话并不只是单指美帝国主义,用在任何帝国主义身上都是合适的。因为欺软怕硬是一切帝国主义者身上的共性。

  那么,今天以色列这样的帝国主义对待伊朗为什么不仅如此不讲理甚至霸道蛮横和肆无忌惮呢?这是因为以色列还没有尝到“被逼”的滋味,更遑论“不得已”的感受了。

  在中国的舆论场上有很多人对伊朗的评价就是一个字“怂”。但如果实事求是的看,伊朗尽管自身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决不能用一个“怂”字而定性了之。

  伊朗自1979年霍梅尼发动伊斯兰革命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至今已有46个年头,也就是说伊朗坚持反美已有46年。尽管伊朗的革命洗礼不够彻底,残存了大量落后与腐朽的各派势力。但平心而论,在实力悬殊且在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超独霸的年代里并又处于中东地区这一敏感地带,在周边等国家接二连三的被美国撂倒的情况下,能坚持46年总体上并没有投降。并且在以色列占领阿拉伯领土,驱逐灭绝属于阿拉伯民族的巴勒斯坦人情况下,在中东扛起反对以色列种族灭绝大旗的国家,却是并非阿拉伯国家的伊朗。这难道还不能体现伊朗政权具有进步性和正义性吗?怎能用一个“怂”字而将其定性呢?

  有人说伊朗最主要的问题是内部的分裂,从这几年被以色列各种骑脸输出的表现来看,伊朗的内部已经被渗透成了筛子,从而导致局势恶化到了今天的地步。但如果我们从历史上看,处于绝对实力较弱的一方被渗透和干扰是十分常见的,伊朗并不是个例。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前,曹操和孙权面对强大的对手也曾有过动摇,其内部阵营也有被渗透和投降派的干扰。就拿新中国的抗美援朝来说,当美帝国主义已经派第七舰队封锁了台湾海峡同时陈兵鸭绿江并轰炸了我丹东等边境城市,中央在决策出兵时也是意见高度的不统一,只是毛泽东主席在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无数次的展现出超过他的同志和战友极大的智慧所形成崇高威望的条件下,大家才接受了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甚至就是在决策出兵后还出现了高层民主人士张东荪主动而非被动地对美“出卖情报”的案件。以上这些案例都说明了这是总体势弱的一方难以避免甚至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那事情演变到今天伊朗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四个字“心存幻想”。这种“幻想”不仅有认识论的问题,更有现实当中的“生存与发展”这种进退两难的战略考量。因为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除了像中美俄这样不仅具有广大的国土面积,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相当数量的人口,可以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一般意义上的中小国家,如果长期被排斥在西方所主导的世界体系之外,在经济发展中就会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甚至窒息死亡的状态。就是在这种“生存”和“发展”的进退两难并充满矛盾和难以取舍的状况下使伊朗在与美以博弈的过程中出现了进退失据,并使其对手找出了他的软肋,进而也使对手有了加速其分化和渗透的机会。

  如今,对于伊朗的现实是,既然之前的妥协与忍耐换不回和平,那么与其像当年的萨达姆自废武功而死,为何不像当年的金正日一样拥“核”而生呢?况且从这几年以色列对伊朗大量的核物理学家的暗杀来看,就明白了以色列最害怕和忌惮伊朗的关键环节在哪里?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按照这个逻辑伊朗极有可能会被以色列的导弹送进“核俱乐部”。

  事物的发展往往要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如果说昨天的伊朗尽管面对的是威胁甚至于羞辱,但还没有站在“生存还是毁灭”的临界点。但从6月13日开始,以色列的不宣而战使伊朗已经正式进入到这种临界点上了。这种临界点会使之前所有的“幻想”与“侥幸”被彻底打碎,反抗与斗争将不再模糊,民众将会进一步同仇敌忾加强团结。可以说这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是以色列这位“好教员”亲自现身说法给灌输的。

三、“丢掉幻想、坚决斗争”,胜利的光荣属于伊朗人民

  有人可能会担心,就算伊朗对以色列的这场侵略战争能够依稀看见胜利的曙光,那如果美国下场了伊朗又该怎么办呢?

  坦率的说,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因为从6月16日开始,美国空军近30架KC-135和KC-46空中加油机,离开美国本土基地,长途奔袭飞越大西洋,扑向中东而来。与加油机一起杀向中东的是大体按照1:4的比例护航的战斗机,如此算来也有一百余架战斗机。而就在同一天,在中国南海周边活动的“尼米兹”号航母突然取消访问越南的计划,也全速穿过马六甲海峡,杀向中东而来,与已经在当地的“卡尔·文森”号航母形成“双航母”态势。

  我们由此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果以色列有单独打赢伊朗的能力,还需要美国亲自下场吗?美国这样气势汹汹杀将而来,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以色列打不动了难以为继了,需要美国来下场,至少也要做好下场的准备。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伊朗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赢了以色列。

  但是美国会不会下场呢?这个我们不好下定论,毕竟我们不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参谋长。但我们可以假设美国真的下场打击伊朗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与以色列相比较,伊朗是大国、穷国、弱国,以色列是小国、富国、强国。但与美国比较,伊朗则是小国、穷国、弱国,而美国是大国、富国、强国。这样伊朗不仅同时面对两个敌人,其中一个敌人还是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所以从这种表面逻辑来看,其胜算基本为零。

  难道这就是战略博弈的计算方法吗?不,战略上的账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数学加减方式来算。那该怎么算呢?

  请不要忘记伊朗是拥有1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即便美国集中打击首都德黑兰,就能促使伊朗亡国吗?

  历史告诉我们做不到。1812年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率领60万大军占领了莫斯科后旋即迎来了他军事生涯的大失败,此一役成为了滑铁卢的先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把首都南京都沦陷了,中国亡国了吗?没有!不管是美国还是以色列要想伊朗亡国,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发起地面进攻。在这里笔者敢断言,不管是美国还是以色列,都没有这个能力和胆量对伊朗发起地面进攻。

  原因没有别的,因为现实条件不允许。这里的现实条件,用美国战略思想家沃尔特·李普曼的话来说就是,美国无法使“目的和力量之间保持平衡”。中国的一句劝世明言“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对这种目的和力量之间不平衡的形象刻画,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什么都想要的人,最后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1959年3月4日,毛泽东主席同美国共产党中央书记杰克逊谈话时说:美帝国主义看来好像很强,实际上也是帝国主义中最强的,但也很弱。它扩张得大,力量就越分散,反对的人也就越多,这样,事情就会向它的意愿的反面发展了。美国就好像一个用双手抱着一大堆鸡蛋的人一样,鸡蛋堆得满满的,可是一动都动不得,稍一动鸡蛋就掉下来了

  毛主席说的这段话是符合辩证法的经验之谈。今天的美国所抱着这“一大堆鸡蛋”确实极大束缚了美国的身体,想动动手抓个“中东的鸡蛋”,“亚太的鸡蛋”可能就会从胳膊肘下面漏到地板上打碎。更何况相对于中东,“亚太的鸡蛋”质量会更大,因为这里有一个用肉眼看得见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这种顾此失彼和进退两难,必然导致美国对伊朗的战争介入和强度是极其有限的。如果美国对伊朗也像新世纪初长期陷入如阿富汗和伊拉克那样的战争泥潭,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又会获得什么样的发展机遇期呢?这是特朗普能接受的吗?

  2016年4月21日,美国前国务卿、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发表讲话说:当年作为国会参议员投票支持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她最大的政治遗憾。希拉里所谓的遗憾,难道是良心的发现吗?肯定不是。希拉里的潜台词是,正是因为布什政府出兵伊拉克的决策,从而不得不放松对华遏制,使得新世纪初的中国获得了战略发展的机遇期。

  1847年11月29日,恩格斯在伦敦举行的纪念1830年波兰起义的国际大会上发表了重要演说时说:“一个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其他民族的时候,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我们理解了以上这些问题,我们也就理解了恩格斯所说的“不自由”原因是什么了。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以来,美国的衰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展现在世人面前。究其原因当然很多,其中很大的原因就隐藏在希拉里不愿明言的“遗憾”之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结尾处这样写到:“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只要伊朗人民能够认清形势,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抛弃幻想、坚决斗争,他们在这场反对侵略和霸权的战争中失去的也只是锁链,而他们获得的将是光荣的胜利。

【文/任光禹,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