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事财经

整治公文抄袭,释放什么信号?

2025-11-13 08:13:38  来源: 长安街知事   作者:杜梨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近期,多省区推进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改文风转作风提质效”。

  政府公文,是政策落地的重要载体,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但长期以来,一些公文确实存在重合雷同,乃至直接复制粘贴、生搬硬抄的问题,也闹出过不少笑话。除了抬头错误、地名错乱、主体错位之类“硬伤”,东拼西凑、裁缝式写作最容易导致的就是满篇空话套话,看似洋洋洒洒,实则驴唇不对马嘴。这种文风,暴露了敷衍态度,也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文风见作风,也影响社风,绝非小事。种种文字失范,反映的是个别党员干部工作中的责任缺位。公文写作不仅发挥着信息传递的作用,还是落实上级部署,回应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方式。一旦脱离具体实际,违背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从实际出发”等方法论,不光是绣花枕头,更指导不了工作。

  话说回来,除了“懒政”,某些公文失范的背后,也藏着不少无奈。有基层干部吐槽,“早上通知中午就要报告,如何能写出真实、写出质量?”面对一些不尽合理的公文要求,或者与本地情况八竿子打不着的调研项目,似乎除了四处“借鉴”,赶出一些毫无实质内容的材料也别无他法了。潦草应对理当批评,但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痼疾,更需要肃清。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直指“文山会海”,明确提出要切实精简文件,严控文件数量,提升文件质量。就落实而言,我们不仅要整治文风,更要从根源上打出作风整顿与制度革新的组合拳。一方面,从思想源头纠偏,解决深层症结,端正工作作风,让基层明确公文“为何写”“如何写”。另一方面,需要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问题,解除无谓负担,让基层干部把精力花在“刀刃儿”上。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强调:“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之江新语》所辑录的文章同样直截了当、务实鲜活。摒弃“长空假”,力求“短实新”,让公文写作展现出“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是好作风的生动体现,也将助力基层交上有温度、有分量的民生答卷。

  撰文:杜梨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