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贵“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连载(31)
张宝贵宣传研究“三农”重大成果选选之六:
“村组集体农场”成果引起全国“三农”界重视
关于推广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建议
2019 年 10 月 20 日,张宝贵呈送中央领导《关于推广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建议》。摘录如下:
我是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张宝贵。写信向中央提出在平原地区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基地县推广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建议。
30 多年来,我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结合新闻自选课题搞研究,利用媒体推成果,40 多项“三农”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入中央文件。2018 年秋,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引镇街道胡家寨村将千亩粮田交由陕西长丰现代农业公司生产经营,将我 2015 年提出的“发展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研究成果付诸实践。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展现出“三增”“四化”“五促进”的优越性。
“三增”是粮食亩产、农户收入和村集体实力增加。
粮食亩产增加。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小麦平均亩产 350 公斤,比邻村的田块高 50 公斤,增产 11%。
农户收入增加。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农户亩均全年收益 730 元,比邻村的多数农户增收 530 元,增收 2 倍多!
村组集体实力增加。村组集体提取合同规定的服务费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2019 年,胡家寨村集体服务费收入 7 万元,村集体让利于民分给了农户
“四化”是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和优质高效化。
粮食生产规模化。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实现了生产经营规模由几亩十几亩到数百过千亩的飞跃。
粮食生产专业化。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由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实体投资生产经营,实现了粮食生产专业公司经营生产。
粮食生产机械化。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各种大型耕种收运烘机械设备派上用场,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
粮食生产优质高效化。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产品优质布局,标准化生产避免有害物质污染,机械连片作业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效率效益提高三分之一,实现了粮食生产优质高效。
“五促进”是促进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职业农民队伍、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发展、促进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和国家食品战略安全。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发展。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为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主体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平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发展壮大。
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为职业农民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吸引众多青年爱农学农献身农业,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壮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初步实现了粮食现代化生产,促进油、果、菜、茶等产业迈步现代化,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促进城镇化发展。参与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农民不投资不生产,安心外出打工创业经商办企业,部分在外有稳定收入的农户将会举家在城市落户,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促进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和保障国家食品战略安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增产显著,促进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农场全程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避免了农药、杂物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促进保障国家食品战略安全。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农户自愿参与,村组集体组织主导,专业公司生产经营的一种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运作方式,农户以承包地入股参与农场,但不投资不参与农场的生产;村组集体组织主导农场,但不投资不参与农场的生产经营;专业公司投资生产经营农场,但不与农户直接打交道。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分配方式,是参与各方各尽其责各获其利。农户的收益,是政府惠农政策补助和高于邻村同等田块收益的钱或粮;村组集体的收益,是提取合同规定的发展基金服务费;专业公司的收益,是种肥药的出厂价与批发价的差价、机械作业收入、种粮收入和粮食加工的附加值。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在坚持农村家庭责任制、坚持农民土地承包权、坚持农民受益主体“三个不变”前提下的规模生产经营方式,深受农民的喜爱。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政策法律为准绳,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自愿合作共赢为原则,实现了土地、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探索出了新时代实现粮食产业初步现代化的一条新路。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村组集体的组织服务职能、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主体的投资生产经营能力的各方优势融为一体,探索出了新时代农业统分结合多方优势互补出彩的一条新路。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以政策法律为准绳,实行合同管理,市场运作,规范运营。用政策引导参与各方扬长避短,用合同规范参与各方行为,用法律保障参与各方权益,探索出了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新路。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以增产增收,各方互利共赢为目标,村组集体搭台,农户土地入股参与,专业公司唱戏,各方合作同舟共进共赢,探索出了新时代优质高效益农业的一条新路。
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事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新方式,是粮食产业现代化的一个新典型,是深化农业改革的一面新旗帜。
因而,我建议:在全国粮食产区 和粮食基地县推广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经验,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
后附:《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调研报告》
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调研报告
张宝贵
2019年10月上旬,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引镇街道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千亩青贮玉米被抢购一空。农场夏粮亩产比邻村增产1成多,农户亩均纯收入比邻村增加2倍多,公司亩均盈利100多元。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公司盈利,参与各方合作共赢,续签了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合同,展现出村组集体粮食农场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优越性。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由来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陕西新闻界社科界的宣传研究成果和首倡,是陕西长安农民的创造。
1995年5月初,《陕西日报》发表了张宝贵、 晁阳 裔国华采写的消息《长安兴起“股份田”》,报道了长安农民土地入股兴建“股份田”的创举。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被评为1995年全国农业十大新闻。
1997年秋,在李东升总编的指导下,《陕西日报》《长安报》发表了张宝贵、裔国华、晁阳、王润年采写的消息《长安“股份田”上规模出效益》和张宝贵撰写的《长安“股份田”调查报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聚焦长安报道“股份田”,引发了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热。2008年,“股份田”被写入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党的十八大后,长安“股份田”报道和研究提出的“转让农民土地使用权实行土地资本的有偿使用和重新组合(即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农业的思路”在全国推广。
2009年7月中旬,在姜冯俊副总编的指导下,《陕西日报》发表了耿翔 张宝贵撰写的《长安土地托管调查报告》,提出了“实行土地托管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和国家食品战略安全的发展农业思路”。陕西省社科联把长安土地托管列入社科研究重点选题,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农村网等媒体多年追踪报道。
2013年6月初,张宝贵呈送中央领导,提出《关于推广长安土地托管的建议》。6月底,农业部韩长赋在《建议》上批示:“‘土地托管’确是一种好的形式,在‘七个不变’前提下,实现了‘七个提高’和‘四个降低’,又解决了规模经营和农民外出务工的种田问题,值得总结推广。”
7月15日,《农民日报》在一版刊发了宋修伟采写的长篇通讯《长安土地托管探访记》,全国、省市媒体争相转载。
2014年11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土地托管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全国推广,土地托管的创造者薛拓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
2015年初,张宝贵在总结宣传研究长安“股份田”和长安土地托管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兴建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发展粮食现代化生产经营的思路”。2016年初,张宝贵同陕西长建集团付合理总裁商定了企业扶持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方案。
2018年,胡家寨同企业共建马铃薯小镇项目流产,急需新的合作伙伴接盘。陕西长丰现代农业托管公司拥有1000多万元的国内外先进的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20多台,有数十名专家技术人员,寻求大面积粮田建立优质强筋小麦基地。
2018年10月中旬,薛拓同胡家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安、村委会主任胡志军商定,公司接盘胡家寨千亩粮田建优质强筋小麦基地,将张宝贵提出的“兴建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研究成果变为现实。张宝贵同薛拓、胡志军商定,给这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定名为村组集体粮食农场。
2019年3 月,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陕西长丰现代农业托管公司代表薛强应邀介绍了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发展情况,受到与会领导的肯定。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生产经营方式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农户自愿参与,村组集体组织主导,专业公司投资生产经营的一种新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农户自愿将承包地交村组集体管理,是农场的主体;村组集体同农业专业公司共建农场,是农场的主导;农业专业公司投资经营,是农场的主力。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运作方式,农户以承包地参股农场但不参与生产,村组集体组织主导农场但不参与经营,农业专业公司投资生产经营农场但不与农户直接打交道。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分配方式,是各方尽责获利共赢。农户的收益,是惠农政策补助和高于邻村同等田块收益的钱或粮;村组集体的收益,是合同约定的土地收益发展基金(灾年减产除外);专业公司的收益,是种子化肥农药出厂价与批发价的差价、农业机械作业收入、秋田扣除成本(含每亩200元给农户的兜底收益)和粮食加工的附加值。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政策法律为准绳,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自愿合作共赢为原则,实现了土地、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探索出了在稳定农村家庭责任制前题下,实现粮食产业现代生产经营的一条新路。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在坚持农村家庭责任制、坚持农民土地承包权、坚持农民受益主体“三个不变”前题下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以各方自愿互利为原则,将农民、村组集体、农业专业公司联为一体,探索出了新时代农业统分结合多层经营优势互补出彩的一条新路。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以政策法律为准绳,实行合同管理,市场运作,规范运营。用合同规范参与各方行为,用法律保障参与各方权益,探索出了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新路。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以增产增收,各方互利共赢为目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搭台,农户土地参与,专业公司唱戏,各方合作同舟共进共赢,探索出了新时代优质高效益农业的一条新路。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优势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运营一年来,显示出“三增”“四化”“五促进”的优越性。
“三增”是粮食亩产、农户收入和村组集体实力增加。
粮食亩产增加。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小麦平均亩产350公斤,比邻村田块高50公斤,增产11%。
农民收入增加。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生产的小麦由公司每公斤高于市价2角钱收购,亩均售价800元,比邻村田块高出200元;种粮成本比邻村田块低70元;公司打破当地种麦不种秋的习惯种植青贮玉米,给农户每亩200元钱粮兜底;农户亩均全年收益730元,比邻村增收500元,增收2倍多!
村组集体实力增加。按照合同规定,村合作社提取土地收入10%的发展基金约10万元左右,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今年夏季由于天灾小麦减产,村合作社未提取基金让利于民。
“四化”是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和优质高效化。
粮食生产规模化。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实现了粮食生产从家庭小生产到村组集体规模生产经营的转变,实现了生产规模由几亩、十几亩到数百过千亩的飞跃。
粮食生产专业化。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由新型农业专业公司投资生产经营,实现了专家指导、专业公司管理经营、专业队伍生产,粮食生产告别了“385061部队”的历史。
粮食生产机械化。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千亩土地连片种植,5米宽免耕播种机、12米宽自喷式喷雾机、30吨烘干塔、肥料喷洒机、30吨重型卡车、无人机等大中型新式农业机械设备派上用场,实现了粮食生产耕种播收运烘全程机械化生产。
粮食生产优质高效化。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产品优质布局,标准化生产避免有害物质污染,机械连片作业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效率效益提高三分之一,实现了粮食生产优质高效。
“五促进”是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农民队伍、现代农业、城镇化发展、促进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和保障国家食品战略安全。
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平台,陕西长丰现代农业公司投资生产经营农场千亩土地,全年获得了亩均收益100多元的效益。发展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将会吸引众多涉农能人、种植大户和企业家有成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生产经营者,都是有文化、懂科学、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农民。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为新型农民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将会吸引众多青年爱农学农干农精农献身农业,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壮大。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和优质高效化,初步实现了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将会促进油、果、菜、茶等产业迈步现代化。
促进城镇化发展。参与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农民不投资不生产不操心,安心外出打工创业经商办企业,在外有稳定收入的农户将会举家在城市落户,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促进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和保障国家食品战略安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亩产增产,将会促进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全程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避免了粮食在生产、运输、晾晒、贮藏中的农药、杂物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将会促进保障国家食品战略安全。
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发展前景和条件
2019年3月14日,陕西农村网发表了《专访三农宣传研究专家张宝贵》的访谈录,张宝贵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要六个明确”的思路。
要明确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小生产方式与现代农业的矛盾。
要明确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农业主要矛盾的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实行多种方式的规模生产经营。
要明确发展现代农业应该三个融合发展:一二三产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和生态环境城镇化融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和保障国家食品战略安全融合发展。
要明确发展现代农业应该强化健全四个服务体系:强化健全农资农机农技防疫服务体系、强化健全农业营销服务体系、强化健全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健全农科服务体系。
要明确发展现代农业应该在搞好农户生产经营和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发展多种方式的规模经营,引导扶持发展五个农场:特色家庭农场、合作农场、托管农场、村组集体农场、企业农场。
要明确发展现代农业应该有六个保障:政策保障、工程项目保障、资金保障、耕地粮田面积保障、队伍保障、产业效益保障。
《专访》中提出的引导扶持发展五个农场,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5种基本生产经营方式。特色家庭农场,是家庭经营的面积在20亩以上生产名优特新产品的农场。合作农场,是合作社发展形成的农场。托管农场,是土地托管发展形成的农场。村组集体农场,是村组集体组织主导的农场。企业农场,是企业或企业家兴办的农场。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村组集体农场的类型之一,村组集体油料农场、村组集体蔬菜农场、村组集体果品农场、村组集体茶品农场等类型的村组集体农场等将会应运而生。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粮食产业生产经营现代化的一种新方式,对发展现代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首先,适应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作业的地域,是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起码条件。
其次,八九成以上农户自愿以承包土地参股农场,是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基本条件。个别不愿参加农场的农户,村组集体应该尊重其愿望调整土地让其家庭生产经营。
再次,坚强有力的村组集体领导班子是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重要条件。
第四,有信誉、有能力、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关键条件。
推广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建议
土地改革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改革的重点和主线。互助组、合作化、人民公社,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农村推行“大包干”,一举解决了困扰国人几十年的温饱难题,竖起了功在千秋的历史丰碑。
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证明,农户小生产解决不了农业高投入低效益问题,解决不了食品源头安全问题,更解决不了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在家庭责任长期不变的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惟有强化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发展多种方式的农业规模生产经营是正道,惟有扶持发展特色家庭农场、合作农场、托管农场、村组集体农场和企业农场才能达目标。为此,提出关于推广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建议。
一、尊重农民意愿推广村组集体粮食农场。
农村三权制度改革后,平原地域部分村组农民期盼粮食生产规模经营,自愿将承包地交由村组集体管理,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应运而生。这是推广粮食产业多种规模生产经营方式的历史契机,建议在平原地区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生产基地县推广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经验。
二、改革农村基层领导体制建设村组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建议改革农村基层领导体制,实行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五年换届的制度,倡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合作社主任一肩挑的体制,改变部分村书记村主任走马灯局面。
建议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任职年龄和年限不搞“一刀切”,全国、省市、区县先进村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只要村民拥戴、本人愿意、健康允许,可以超龄连任。
建议发挥和强化村监委会职能,避免村党政经领导决策失误和腐败行为。建设村组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为推广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等农业规模生产经营方式奠定基础。
三、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各种农业专业生产经营企业,建议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政治上给荣誉,涉农项目上给优先,资金奖励或低息或无息贷款经济上给实惠,扶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造就众多有信誉、有能力、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四、扶持发展职业农民队伍。
发展现代农业急需造就庞大的职业农民队伍。建议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者、农业技术服务推广者、农业机械设备经营操作者等职业农民评定职称利用媒体公之于众,评选全国、省、市、县优秀职业农民,发放职业农民低息无息和创业贷款等,鼓励职业农民爱岗敬业,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加入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做贡献。
五、推广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原则
推广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正确把握推广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原则。
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在坚持农村家庭责任制的前提下的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应当坚持土地承包制长期不变的原则;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在共同利益驱动下,农户、村组集体、专业公司优势互补规模生产经营粮食的一种方式,应当坚持各方自愿、平等互利、不搞行政命令的原则;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农民定夺,不搞一刀切的原则;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深化农业改革的新探索,应该坚持市场导向、遵法守约(合同),不断健全发展的原则;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有一个由小到大,不断总结发展的过程,应该坚持典型示范,周边幅射,稳步发展的原则。
推广村组集体粮食农场要防止一哄而起的“刮阵风”,防止不求实际的“一刀切”,防止强迫命令的“拉郎配”,防止漠然置之的“大甩手”,防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作为”。
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是农村三权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事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新方式,是粮食产业现代化的一个新典型,是深化农业改革的一面新旗帜。值得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值得扶持在平原地域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基地县推广。
(这篇调研报告2019年7月发表于《陕西社会科学论丛》第二期,10月上旬修改定稿)
注1:2018年秋,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镇街道胡家寨村同陕西长丰现代农业公司合作,组建了村组集体粮食农场,张宝贵毛遂自荐当农场义务宣传顾问。同步宣传研究村组集体农场。
注2:2019年9月,张宝贵呈送中央领导《关于推广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的建议》和《长安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调研报告》。
注3:2018年秋至今,张宝贵在《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陕西农村网等媒体发表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消息多篇,在《陕西社会科学论丛》、188金宝搏体育官网等媒体发表胡家寨村组集体粮食农场调研报告多篇,给中央省市区领导呈送推广长安村组集体农场建言信多封。
注4:张宝贵“村组集体农场”成果引起“三农”界重视。全国10多家“三农”论坛、研究会邀请张宝贵到会发言交流。发展村组集体农场成为深化农业改革乡村振兴的一个持久热点,成为破解发展现代农业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具有在全国农村推广的意义。
作者张宝贵简介:
张宝贵,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发展促进会顾问、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运用毛主席哲学思想干新闻搞“三农”研究40年,100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全国、省市新闻奖、社科奖,200项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入中央文件。
曾被聘为西北大学新闻系兼职讲师、陕西师大新闻传媒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农村网青年记者导师。新闻专著《田园报春花——张宝贵获奖新闻作品选》,多篇稿件入选大学教材;理论专著《领导与新闻谋略》(张宝贵 李正善著)被陕西出版集团推荐参评“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宣部优秀理论读物,得到中宣部景俊海副部长的肯定赞扬;“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被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金文成主任赞誉为“您在《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中的建言,非常系统、深入、中肯,为我们国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和思考。”
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国内20多家媒体和日本放送电视网百余次报道。被誉为“新闻奇才”、“三农专家”、“研究领导新闻学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