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贵“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连载(27)
张宝贵宣传研究“三农”重大成果选之二:
“股份田”成果写入中央文件
土地技术资金“结良缘”
长安兴起“股份田”
编者按:在当前全党重视农业的形势下,长安县农民搞“股份田”的做法,无疑在有效增加农业投入、运用科技创造两高一优农业方面,是一种有利益的尝试,给人以很大的启发。
本报讯一种让农户、科技人员和投资者优化组合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新形式——股份田,目前正在长安县农村悄然兴起。乡亲们欣喜地说:“城里人风靡股份制,咱农民种田业时兴股份田哩!”
4 月 30 日,记者慕名来到长安县镐京乡五星村采访。村支书张刚元指着田间十多个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说,这些大棚就是村里 8 户农民提供10 亩地,由西安两家个体户出资 3 万元,河北省塑料日光温室技术开发中心提供技术合作开发的“股份田”。
走进温室大棚,只见鲜嫩带刺的黄瓜“倒挂金钟”一般招人喜爱,让人垂涎欲滴。大棚主人陈民娃快人快语,一边摘下鲜嫩黄瓜让我们品尝,一边喜形于色地告诉记者:“‘股份田’解决了咱农民虽有土地、能吃苦,但没技术、少资金的难题,”他大口地嚼着黄瓜,又伸出 4 个指头,“光这一个棚,咱今年就已经收入 4000 多元!”
过去,这里的农民因缺资金、少技术,整年厮守着黄土地传统作业,广种薄收,虽说能顾住肚子,但手头仍紧紧巴巴。去年以来,有的农民利用土地资源,同科技人员和投资者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自发自愿搞联合,开发股份田,他们互补不足,各尽其力,利益共享,走上了优质高效发展农业的路子。
县农牧局副局长田日东激动地对记者说,“股份田” 不仅有效地聚集了社会闲散资金, 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产业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个了不起的创举!
开发“股份田”,农民得利显而易见。科技人员挣的是服务费,投资者获取的是同银行一样的利息,且以“股份田”为菜源基地,随时可摘鲜菜 贩进省城,出手就能赚钱。
“股份田”正是以诸多的优势和特点,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而迅速在全县悄然兴起。据了解,目前该县镐京、祝村、杨庄等乡镇已有千余农户,同省内外的科技户、投资者合作建成“股份田”。并且,这种合作形式正在全县形成燎原之势。(张宝贵 晁 阳 裔国华)
注:此稿发表于 1995 年 5 月 5 日《陕西日报》头版头条。获得中国新闻奖提名奖、全国省区党报新闻奖一等奖、陕西新闻奖一等奖。长安“股份田”被《人民日报》评为 1995 年全国农业十大新闻。
探索之路 希望之光
——长安县“股份田”调查报告
张宝贵
近年来,“股份田”在长安农村悄然兴起。《陕西日报》两次头版头条报道长安“股份田”,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今年 8 月底,长安县政府做出决定,在全县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推广“股份田”。“股份田”这个新生事物,其起源、发展及优势在哪里 ?
最近,笔者对长安县“股份田”进行了调查,提出发展“股份田”的几点建议,以期引起干部群众的注意。
长安“股份田”的由来
“股份田”是长安农民的创造。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长安县镐京、灵沼、祝村等乡镇的部分农民,面对农业多种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缺少资金 , 缺少技术、缺少人才的困难,尝试以承包的土地资本为股金,吸引投资者、科技人员入股,联合经营,联片开发农业,创造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
在“股份田”这种新的农业经营模式中,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且参与劳动经营,收益为土地股金和劳动者报酬;投资者以资金入股且经营管理,收益为经营利润和管理者报酬;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且参与管理,收益为技术服务指导费。从而形成了农民、投资者和科技人员联为一体,股份经营,共担风险,利益均沾的合作关系。
1995 年 1 月至 4 月,长安县委宣传部张宝贵、《陕西日报》记者晁阳、裔国华,在县农牧局副局长田日东等人的协助下,考察了长安农村这种新的经营方式。这种新的经营方式具有“股份制农业”的主体因素,是“股份制农业”的萌芽形式。因而,给这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起名“股份田”。
1995 年 5 月 5 日,《陕西日报》一版头条加编者按发表了消息《长安兴起“股份田”》,在国内新闻界和经济理论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1995 年底,在《人民日报》举办的全国农村经济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新闻名家对长安“股份田”予以高度评价,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对“股份田”给以肯定。指出:长安“股份田”是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解决农业发展资金、技术和规模经营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农业经营模式的一个创新。
长安“股份田”被评为 1995 年全国农村经济十大新闻。
今年初,《陕西日报》副总编李东升将长安“股份田”报道列为陕报 1997 年重点报道选
5 月初,《新闻知识》发表了全国省、区党报新闻奖评委时茂青的稿评《“股份田”与农业投资热》,指出“股份田”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5 月中旬,县长陶建勇、县委宣传部部长成德奇得知这一信息后十分重视,着手组织“股份田”调研。
8 月初,县委宣传部《长安宣传》刊登了《长安“股份田”调查》。
9 月 7 日,《陕西日报》一版头条发表消息《长安“股份田”上规模出效益》,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省、市新闻单位争相到长安采访。新闻单位有一个共识:长安是“股份田”的源头和尝试者;长安的“股份田”是“股份制农业”的起步阶段和萌芽;长安的“股份田”显示着农业发展的方向。
9 月中旬,长安县六大班子领导听取了县委宣传部关于“股份田”情况的汇报。
9 月 26 日,县委书记陶建勇主持有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县上有关部局领导参加的“股份田”专题讨论会,确定在全县倡导稳步推广“股份田”,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长安“股份田”的现状
近年来,长安“股份田”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股份田”涉及的领域,已从初期的种果务菜,向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林业、水产业发展。据统计,全县种、养、加“股份田”面积已有 2 万亩。其中,种植业“股份田”1.8 万亩,养殖业“股份田”300 亩,农产品加工业“股份田”500 亩。长安的“股份田”起步于农业,现已扩展到林业、水产业。全县山林、果林、经济林“股份田”2万亩,水产业“股份田”3000 亩。
二是“股份田”的主体,已由初期的零散农户、科技人员与个体投资者合作,向农工商、城乡企一体化发展。近年来,不少乡、村、组利用集体土地资本入股,招商引资开发农业。省、市一些大中型企业、院校和个人,纷纷“上山下乡”到长安农村安营扎寨大展宏图。近几年,“股份田”引进农业开发项目 36 个。
三是“股份田”的规模和投资,从初期的三五亩小田块,五六万元的低投入,发展到现在的百亩千亩大规模,百万千万的高投入。“股份田”形成了集约开发农业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洼地效应”十分显著。全县百亩股份果菜园 100 多个,百头股份猪场 50 多个,百亩山林园 10 多个,百亩水产园 10 多个。西安 5 位市民投资 500 多万元,在长安兴建两个万头股份猪场。陕西百隆集团在长安兴建千亩股份蔬菜基地。" 股份田”吸引县内能人开发农业资金 5000 多万元,引进开发农业资金上亿元。
四是“股份田”的科技含量和效益,向高科技、高效益的两高一优农业发展。义井乡农民张新社等人,去年投资 6 万元建成的股份礼枣园,当年就收回了投资,今年仅苗木就收入 10 多万元。3 位西安市民投资200 万元建起的五星万头股份猪场,年初至 8 月底就出槽肉猪 1500 头,收入 10 万元。细柳镇杨柳村投资 50 万元建起的 114 亩股份猕猴桃园,今年初挂果就收入 30 万元。
长安“股份田”的组合经营分配形式
经过多年发展,长安“股份田”出现了四种组合经营分配形式。
一是土地入股,统一管理,分户作务,按股分红的“杨柳村模式”。
细柳镇杨柳村 57 家农户以承包的 114 亩土地人股,同村上集体建成股份猕猴祧园,村上提供苗木、技术、水电、防虫、销售、管理等服务和部分资金,分户作务,收益分红比例为集体和农户三七分红。
二是土地入股,合伙经营,按股分红的“大坝沟模式”。
长安县林业局以山林和部分资金入股,同投资者合作兴建股份大坝沟旅游度假区。合伙经营,收益分配为林业局同投资者三七分红。
三是土地入股,分户经营,按股分红的“北三角村模式”。
细柳镇北三角村集体以 160 亩土地入股,扶持 50 家农户发展猕猴桃,建成股份猕猴桃园。集体提供技术、销售等服务。农户经营管理,收益分配为集依和农户一九分红。
四是土地人股,股份经营,起步阶段或收益前土地定额分红,收益后土地按股分红的“西四府村模式”。
申店乡西四府村同上海明深公司合作,兴建股份华商养殖场。78 户农民以 470 亩承包土地入股,上海明深公司一期投资 100 万元,开发温室蔬菜等绿色农业。养殖场起步阶段土地定额分红,养殖场建成后土地按股分红。
农业、林业、水产业从投资开发到受益,大都需要 2 至 5 年的时间。在受益前如何保障土地入股农户的最低生活水平?“西四府村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受益前入股土地定额分红,使入股农户的食粮问题有了起码的保证。
从长安“股份田”发展历程看,“股份田”有一个由易到难,从低级到高级逐渐成熟的过程。“西四府村模式”,对于推广“股份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较好地解决了“股份田”收益前土地人股农户的吃粮问题,锻炼了农民的风险意识,为“股份田”发展到较为规范成熟阶段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
长安“股份田”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农业要走向市场化、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股份田”则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途径。农业产业化需要土地相对规模经营,需要注入大量农业发展资金,需要普及农业科技。“三个需要”既是实现农业产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又是困绕我国农业发展的三大难题,也是“股份田”能够较好解决的问题。
千百年来,我国农业都是单门独户小生产经营。解放以后,我国农业从互助组、合作化到人民公社,依靠行政命令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由于违背了经济规律和群众意愿,人民公社最终解体。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创造性,赢得了我国农业连年丰收,很快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随着实践的发展,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同社会化大农业的矛盾日趋突出,小生产方式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现代化的矛盾日趋突出。
多年的实践证明:小生产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农业规模经营才能解决共同富裕奔小康问题;土地相对规模经营,靠领导者凭感情、想当然站不住,靠行政命令行不通;土地相对规模经营,只有走遵循经济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完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之路。
长安“股份田”以农业产业化为导向,以不改变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原则,实现了土地相对规模经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探索出了一条在稳定完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土地相对规模经营新路。
长安“股份田”以土地资本为股金招商引资,吸引县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企业、实体和有识之士投资开发农业,探索出了一条全方位、多渠道、社会化筹集农业发展资金新路。
长安“股份田”以土地为载体“搭台”,吸引科技人员入股“唱戏”,使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探索出了一条普及应用农业科技新路。
长安“股份田”以各方自愿为原则,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将农户、科技人员、投资者联为一体。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者、经营者等生产力诸要素的优化组合。探索出了一条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前提下,实现农业产业化新路。
“股份田”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条好路子,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新的农业产业形式。“股份田”正在成为农业招商引资的一个新热点,正在成为农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股份田”发展前景喜人。
长安“股份田”这个新生事物还处于初级萌芽阶段,有待于发展完善。
当前 ,“股份田”存在着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是认识不一。有些干部对“股份田”的优越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决心不大,行动迟缓,贻误发展“股份田”的良机。
二是有的农户、乡、村、组招商引资兴建“股份田”,对投资方实力缺少了解,有的“股份田”为“君子协议”,引起纠纷难以及时解决。
三是社会治安、用电用水、干部作风等方面不尽人意,致使有的投资者心有余悸。
这些问题虽然并不普遍但影响较大。影响着领导机关的决策,影响着长安的投资环境,影响着“股份田”的发展,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影响着长安经济的振兴。值得引起干部群众的重视。
发展“股份田”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党的十五大,为我们绘出了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实现富民强国奔小康的宏伟蓝图。发展“股份田”,就是发展股份合作制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笔者对推广发展“股份田”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 , 正确把握推广“股份田”的原则。
推广“股份田”,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正确把握推广“股份田”的原则,是搞好推广“股份田”工作的基础。
“股份田”是在不变更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前提下,土地资本的有偿流动和重新组合。应当坚持稳定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期 30年不变的原则;“股份田”是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农民、投资者、科技人员联合开发农业的一种模式,应当坚持各方自愿,不搞行政命令的原则;“股份田”是“股份合作制农业”的一种萌芽阶段,“股份田”有多种形式,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的原则。
第二,拓宽推广“股份田”的领域。
“股份田”符合党的十五大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的精神,符合农民意愿,适应当前大部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拓宽推广“股份田”的领域,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
倡导农户联合,土地入股,连片开发或乡、村、组集体以土地资本为股金,招商引资开发农业,建设高品位、大规模、高效益的股份粮果菜肉蛋生产基地 ;
倡导乡、村组集体以上土地资本为股金,招商引资兴建股份粮食加工、蔬菜加工、果品加工基地和储运基地 ;
倡导乡、村、组集体以河滩地、荒坡地、荒山地资本为股金,招商引资兴建股份果林、花卉、休闲旅游、生态农业基地;
倡导乡、村、组集体以坡地、滩地、山地、废地资本为股金,招商引资兴建股份规模养猪、规模养鸡、规模养鸭、规模养牛羊、规模特养基地;
倡导国家、集体水库以水面资本为股金,招商引资兴建股份水产基地;
倡导乡、村、组以集体现有土地、房屋、水井、电器设备等农业生产资料资本为股金,招商引资兴建“股份井”、“股份渠”、“股份路”、“股份小水电”等股份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水电工程、乡村道路工程 ;
倡导乡镇企业、国有企业以闲置场地资本为股金,招商引资兴建多种股份农业经济实体 ;
倡导县、乡经济部门和干部、科技人员入股,开发荒坡、荒山、荒沟、荒滩,开发“星期日农业”。为推广“股份田”起带头示范作用。
第三,制定发展“股份田”的优惠政策。
“股份田”这个新生事物,亟待鼓励和扶持。建议县委、县政府制定发展“股份田”的优惠政策,以经济利益和精神鼓励为导向,鼓励、扶持“股份田”稳步健康发展。
第四,加强对推广“股份田”的领导。
“股份田”是长安农民自发创造的一种农业产业经营模式,“股份田”发展的现状,亟待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从四个方面加强对“股份田”的领导。
一是充分发挥会议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的作用,引导干部群众认识“股份田”的优越性,增强干部群众推广“股份田”的自觉性。
二是组织力量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股份田”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法律观念,促进“股份田”发展走向规范化、科学化,避免“君子协议”等无序和轻率行为,减少纠纷。
三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治安、水电、宣传、管理等工作。干群同心,各方协同,共同营造发展“股份田”的氛围。
四是在指导发展“股份田”中,本着典型示范,周边幅射,建设基地,形成规模的步骤开展工作。防止一哄而起“刮阵风”,防止不求实际“一刀切”,防止强迫命令“拉郎配”,防止漠然置之“大甩手”。
注:此稿发表于 1997 年 10 月《陕西日报》和《长安报》。1999 年获得陕西省西安市社会科学成果奖。2008 年,“土地入股”写入中央文件。党的十八大后全国推广土地流转。2020 年 6 月,农村农业部等六部委发文全国推广“土地入股”。
“股份田”成果写入中央文件
张宝贵
1995 年元旦刚过,我下乡采访,镐京乡五星村党支部书记张刚元说他村几个人跟西安、河北的人合作搞大棚菜。
多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规模经营,是我报道农业的重点连获新闻大奖。张刚元提供的新闻线索让我喜出望外,借辆自行车赶去采访看个究竟。
五星村陈民娃等 8 户农民出土地、西安两个市民出资 3 万元,河北省一家公司出技术,建成了 10 亩大棚菜。寒冬时节,大棚里黄瓜青翠欲滴销路蛮好效益高,合作三方喜笑颜开都挺满意。
我欣喜不已,苦思冥想多年的研究探索终于找到了答案。这是一条重大新闻,又是一条敏感新闻,更是一条超前新闻。
说它重大,因为它是农民的伟大创举,为解决“大包干”后我国农业面临的农业现代化与小生产方式的主要矛盾创造了一种新的规模生产经营方式。
说它敏感,因为它同中央强调的“稳定家庭责任制长期不变”的精神不合拍,踩“政策红线”。
说它超前,因为它反映了农民期盼农业低成本高效益的心声,符合农业规模生产经营走向现代农业的方向。
我同《陕西日报》农业部裔国华、晁阳两位主任商量,三人合作发挥群体优势出好稿。
我深入镐京、祝村、杨庄、细柳、韦曲等乡镇采访了三个月,了解到已有千余农户同省内外的科技人员和投资者合作搞规模经营。
这种规模经营方式解决了农民种田无技术少资金的难题,为科技人员提供了用武之地,给资金拥有者提供了投资渠道。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将农民、技术人员和投资者连为一体,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是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创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代表着农业改革发展的方向。
这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前所未有,我草拟了几个名称都不如意。长安县农牧局田日东副局长“这同眼下推行的乡镇企业股份制改制挺相似”一句话提示了我,我眼前一亮茅塞顿开,给这种生产经营方式起了一个形象生动耳目一新的名字“股份田”!
4 月下旬,我将《长安兴起“股份田”》的初稿送到陕报。裔国华、晁阳两位主任精心编改,稿件从 500 字 改写到 800 字。
5 月 5 日,《陕西日报》在户县举办通讯员培训班邀请我讲课。我趁机向李东升总编汇报了采写《长安兴起“股份田”》的情况。李东升总编惊喜地说:“好新闻!大新闻!快让晁阳送稿明天见报!”
当天晚上,李东升总编亲自为《长安兴起“股份田”》写了编者按,拍板在头版头条发表。
《长安兴起“股份田”》见报后反响强烈,在社会上、在经济界、在社科理论界引起热议。长安“股份田”被《人民日报》评为 1995 年全国农业十大新闻。年底在《人民日报》举办的全国经济研讨会上,长安“股份田”受到高度评价。国务院领导指出:“长安‘股份田’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技术难题和规模经营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农业经营方式的一个创新。”
《长安兴起“股份田”》先后获得了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全国省区党报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提名奖。令人惋惜的是由于“过于超前”,与我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失之交臂。
《长安兴起“股份田”》引起了强烈反响,李东升总编约我达成君子协议:有关长安“股份田”的稿件,只送陕报发独家新闻。我当然求之不得乐见其成,由此走上了坚持 20 多年研究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之路。
1997 年 5 月,《新闻知识》发表了《宁夏日报》总编时茂青《“股份田”与农业投资热》的专稿,指出“长安‘股份田’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
5 月中旬,长安县委陶建勇书记和宣传部成德奇部长组织以我为主搞“股份田”调研,倡导推广“股份田”。
8 月底,李东升总编指导我同裔国华、晁阳、王润年采写了《长安“股份田”上规模出效益》的 消息,于 9 月初在《陕西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与党的十五大倡导的“发展合作经济”精神相吻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等 26 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争相聚会长安采访“股份田”,长安一时成为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
中央电视台还拍摄了《长安试验谈访录》的专题片在央视“新华视点”栏目播出。我以“长安‘股份田’调研者”的身份接受采访首次在央视亮相。
10 月中下旬,《长安报》和《陕西日报》先后发表了我撰写的《长安“股份田”调查报告》。系统阐述了“股份田”的由来、“股份田”的现状、“股份田”的组合经营分配方式、发展“股份田”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建议。系统总结了长安“股份田”的经验 ,是全国第一个土地入股的研究成果。
《长安兴起“股份田”》、《长安“股份田”上规模出效益》和《长安“股份田”调查报告》,是报道研究长安“股份田”的经典之作,在深化农业改革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长安“股份田”系列报道和研究,在全国首次独家提出了“实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流动和重新组合(即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农业”的新思路。在全国喊出了土地入股、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农业的第一声。
长安“股份田”的创举和长安“股份田”的宣传研究成果,惊动了新闻界社科界和决策层。陕西省程安东省长、蔡竹林副书记对长安“股份田”都有批示,指派省委政策研究室领导到长安向我了解情况。省委、省政府领导指定长安县领导在省农业改革会议上介绍“股份田”发展情况。西安市政府焦安发副市长牵头调研我执笔写出长安“股份田”调研报告。
1997 年 11 月初,中央办公厅研究室副组长余云龙专程赶赴长安,单独听取了我的专题汇报。我建议中央推广“股份田”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大包干”后我国农业小生产方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
这是我第一次当面向最高决策层建言。余云龙副组长只听不说笑而不语,我理解余云龙副组长的苦衷。面对与中央再三强调的“稳定家庭责任制长期不变”不同调的长安“股份田”,他只能“只听不说”。“ 笑而不语”则是他赞同欣赏的真情流露,坚定了我继续搞好长安“股份田”报道研究的信心。长安“股份田”由此名扬全国走向全国,引发和促进了全国多种形式的土地入股和土地流转。
新生事物的成长往往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是历经风雨霜雹方能鹤立鸡群。长安“股份田”在引起重视褒扬学习借鉴的同时,也受到个别人的非议。有人匿名给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写告状信,说“长安‘股份田’是个大骗局!”
我劳神花钱下苦宣传研究长安“股份田”,遭人挖苦嘲弄奚落我有准备,但被人告状却出乎意料,让人不可思议。
可喜的是长安“股份田”宣传研究,受到省新闻出版局领导和县委领导的支持和肯定。省新闻出版局王农处长看了告状信后批示:“若因中央没有“股份田”的提法,就认为此浅陋可笑。那么,当年安徽农民包产到户岂不成了违背《宪法》的弥天大罪,何谈改革?事事以中央没有提法不去探索,也不愿让别人探索,将得到社会认可、农民正在做的事视为可笑,很难说是在关心新闻事业,更谈不上关心社会进步。我倒希望陕西能多几个第一,更希望发展成全国第一!”
长安县政府在文件中倡导推广“股份田”。县委陶建勇书记找我谈话鼓励打气,县委宣传部成德奇部长顶着非议支持帮助我搞“股份田”宣传研究,对我撰写的《长安“股份田”调查报告》精心修改。1997年 3 月,县委任命我兼任长安报社社长。1998 年 3 月,我到报社主持工作。我将宣传研究“股份田”作为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采写和组织采写发表了数十篇“股份田”稿件,为推广“股份田”,深化农业改革呼风唤雨鸣锣开道呐喊助威。
庆幸的是,长安“股份田”引发了多种方式的土地流转风靡全国,受到农民的欢迎和决策层的肯定。1999 年,《长安“股份田”调查报告》获得了西安市社会科学成果奖。2008 年,长安农民创造的“股份田”被写入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华商报》和《陕西参事》为此先后发表了《专访长安“股份田”调研者张宝贵》的专稿。
2012 年党的十八大后,《长安“股份田”调查报告》提出的“转让农民土地使用权实行土地资本的有偿使用和重新组合(即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农业”的思路在全国得以实现。
2014 年 11 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的“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建立农户入股特色生产性能评价制度”。与 1997 年《长安“股份田”调查报告》提出“倡导农户联合土地入股、连片开发或乡村组织集体以土地资本为股金招商引资开发农业,建立高品位、大规模、高效益的粮油果菜肉蛋生产基地”的建议惊人相似。
2020 年 6 月初,国家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发文在全国推广“土地入股”。我们 25 年前提出的“土地入股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土地入股发展股份经济”的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在全国变为现实。
“土地入股”是长安农民的伟大创举,是陕西新闻社科界的宣传研究成果,是长安、西安、陕西对深化农业改革的重大贡献。“土地入股”由长安农民创造、陕西新闻社科界宣传研究、到写入中央文件到全国推广,整整经历了 25 年!可见农民创造的伟大,可见新闻宣传社科研究的超前魅力,可见社科成果转变为政府决策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不易,可见深化改革的艰难!
得知“土地入股”写入中央文件全国推广,我夜不能寐,坚持 25年宣传研究“土地入股”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我宣传研究“土地入股”,是我发扬延安精神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宣传研究“三农”的一项成果,是宣传社科领域一场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经典“马拉松”和“持久战”,是我回报改革开放回报父老乡亲回报伯乐恩师的一份心仪礼物!
注:此稿为 2020 年 11 月 10 日张宝贵做客陕西广播电台“红云来了栏目”文稿。
作者张宝贵简介:张宝贵,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发展促进会顾问、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运用毛主席哲学思想干新闻搞“三农”研究40年,100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全国、省市新闻奖、社科奖,200项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入中央文件。
曾被聘为西北大学新闻系兼职讲师、陕西师大新闻传媒学院兼职教授、陕西农村网青年记者导师。新闻专著《田园报春花——张宝贵获奖新闻作品选》,多篇稿件入选大学教材;理论专著《领导与新闻谋略》(张宝贵 李正善著)被陕西出版集团推荐参评“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宣部优秀理论读物,得到中宣部景俊海副部长的肯定赞扬;“三农”专著《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被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金文成主任赞誉为“您在《现代农业宏观思路探索》中的建言,非常系统、深入、中肯,为我们国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和思考。”
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等国内20多家媒体和日本放送电视网百余次报道。被誉为“新闻奇才”、“三农专家”、“研究领导新闻学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