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解决西藏问题,一国“两制”到“一制”的大格局手笔

2021-02-25
作者:朱江 来源: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1949年10月1日,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时,西藏似乎遥不可及。

  1951年5月23日,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西藏和平解放,从法统上保障了西藏继续在大中华的怀抱里面。

  1959年3月28日,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开始跳出“一国两制”的过渡期,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从体制和文化上将西藏纳入了188bet体育网址的大家庭。

  这一切,离不开毛泽东的大格局智慧和精妙手笔。其中,可圈可点的关键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命必达,初心不变。

  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副主任卢洁曾经说过,“毛泽东对国体和政体的一切思考,都没有离开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考量,他始终把后二者放在首位”。

  也就是说,国家统一的使命和解救受苦受难的人民的初心,一直是毛泽东最重视的。二者都是必须实现的目标,“一个都不能少”。

  所以,尽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西藏有一个“一国两制”的过渡期,毛泽东始终惦记那些悲惨人生的农奴,抓住机会就结束过渡期、解放受苦受难的“农奴”,从体制上和文化上将西藏统一到共和国的怀抱中。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政策确保根基。

  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矛盾的特殊性,等等,是毛泽东一直强调并践行的。面对西藏问题的过程中,他也一直这样思考、分析和决策。

  众所周知,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并于1954年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但是,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地区更加特殊。语言、宗教信仰、政治体制、区域文化、民间风俗,等等,与汉族地区差距巨大,且已有几十年游离在中央政府外面,而且那里也没有共产党的组织,加上与内地的地理环境隔阂大、交通十分艰难等原因,确实是现实的、短时间难以逾越的障碍。

  对此,毛泽东很清醒。1952年4月1日,在分析当时形势时,毛泽东指出,“我们对西藏人民的物质福利一时尚难有所改进”,“因此,我们在政治上必须采取极端谨慎的态度,稳步前进,以待公路修通、生产自给并对藏民物质利益有所改善之后,方能谈得上某些较大的改革”。

  所以,毛泽东对西藏政策很特殊,以名义上、法律层面的统一先行,暂时保留西藏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治体制和封建农奴制,实行独特的“一国两制”。

  通过签订“十七条协议”,在基本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实现西藏和平解放,从法统上保障了西藏继续在大中华的怀抱里面。同时争取到西藏上层爱国人士的拥护支持,快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3、坚守底线不动摇,刚柔相济奔目标。

  对西藏问题,毛泽东始终坚守国家主权由中央控制的底线,心怀人民得到解放的目标,尽管放弃了“一步到位”的愿望、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这些底线和目标一直在心里,且一直有相应的策略和决断。

  首先,毛泽东于1950年10月28日明确指出:“中国军队是必须到达西藏一切应到的地方,无论西藏地方政府愿意谈判与否及谈判结果如何,任何外国对此无置喙的余地。”

  随即,在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之前就派部队进军西藏。此后建立了西藏军区。一直坚定不移地强化驻藏部队的战斗力。

  1952年4月17日,毛泽东对西藏工委和西南局指示工作时明确提出:“西藏贵族们是善于干政治斗争的,你们也要学会这一套。”显然,这是强调底线不可逾越。

  在毛泽东明确的底线意识和斗争意识指导下,不仅协议中保留现状的条款都不是刻板的,更没有不变的信息,为及时改变留有余地。而且,中央驻西藏工作委员会(西藏公委),在拉萨及各地区建立分支机构并开展工作,确保大局安全。

  还把达赖喇嘛和班禅请到北京,参加中央人民政府的会议,在中央人民政府任职。分别选举达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选举班禅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当1952年出现骚乱时,决不姑息,督促西藏地方政府严肃处理。

  后来,毛泽东还专门强调做好武装斗争准备:“这个问题引导到一个理论问题,即阶级斗争最后总是要打一仗,要和平过渡很困难。西藏这么一小块地方,反动派有两万人,这么少,还是要打一仗,他们要同我们较量一下。”

  这一切,在协议条款的基础上刚柔相济,向着国家统一和人民翻身的总目标一步一步前进。可谓慢而不站、锲而不舍。

  而且,当1959年平定达赖喇嘛的叛乱后,及时抓住机会进行民主改革,将西藏人口95%的贫民从封建农奴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4、上有统一战线,下有群众路线,渐成齐心合力。

  在“十七条协议”签订的当天下午,毛泽东听取汇报后指出:“好哇,办了一个大事,这是一个胜利,但还是第一步,下一步实现协议要靠我们的努力。”

  为做好西藏治理的工作,毛泽东强调的统一战线、群众路线,都是重点。可谓“两条腿走路”,相辅相成,逐渐形成上上下下的齐心合力。

  统一战线方面,注重与有爱国意识的上层人士交往交流,通过上门拜访、设宴、组团参访内地等多种形式与他们交往,建立友好关系。在西藏上层中争取到了一批拥护统一的爱国力量,并把他们引入政府机构。例如,藏族上层爱国人士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措饶杰,二人于1955年均被授予中将军衔。

  还有,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亲自出面,亲切友好地接待达赖、班禅,与他们话家常谈宗教,争取他们归心。

  因此,尽管叛逃异国他乡多年,达赖喇嘛对毛泽东的那份情意依然印象深刻。2009年,达赖访日期间,有媒体问他:您印象最深的领导人是谁?达赖回答说:“是毛主席。54年到55年,我们之间培育起某种亲密的感情。毛主席把我当做儿子一样对待。”

  日常生活中,对传统的地方政府(官家)、贵族、寺院“三大领主”的利益都予以保护,在商业交易中给他们丰厚的利益。

  此外,重要事项多与西藏僧俗官员商议。即使是对西藏各阶级都有利的好事,也先征得西藏上层的同意和支持。

  群众路线方面,在被地方政府隔断的条件下,西藏工委及解放军依然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为底层民众做好事。

  主要有向寺庙喇嘛、城市贫民和乞丐发放布施,为老百姓免费看病、发放无息贷款、抢险救灾、修路补桥、开荒生产、搞贸易,等等。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小确幸”,让广大底层民众切实感受到同胞之情,使得他们对“新汉人”、“红汉人”的好感日渐增加。

  5、“持久战”格局,软硬兼施,实现水到渠成。

  为促进西藏回归工作顺利进行,在毛泽东指导和督促下,不求短时效果,以“持久战”的格局开展一系列重要工作。可谓软硬兼施,齐头并进。

  代表性的有:

  始终积极认真地开展宣传工作,努力掌控舆论话语权,切实唤醒迷茫民众。

  以农奴出身的劳动群众为主体,认真培养藏族干部,确保西藏自治的政通人和。

  及时修筑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快速缩短西藏与内地省份之间的距离,促进方方面面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放电影、办学校等工作,弱化和消除民族隔阂,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美好生活。

  渐渐地,西藏人民的思想得到启迪,潜移默化中化解了民族隔阂,真心实意地接纳了共产党和红色政权。因此,当1959年一小撮西藏地方势力发动叛乱时,中央政府能够有效平定叛乱,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民主改革,将占人口95%的西藏劳动人民从封建农奴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事实上,即使没有达赖喇嘛的叛乱,西藏区域自治也会逐渐从“十七条协议”状态演变成后来的自治区状态。毕竟,国家统一的使命和解救受苦受难的人民的初心,一直是毛泽东最重视的,也是一直开展的“持久战”。渐渐地,就会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