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按:全文出自“腾讯元宝”回答“抗日战争日本投降书”之问,内容详实、具体和客观,对广大读者比较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日本投降阶段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很有帮助。题目是转载时加的。——李厚曾)
日本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性文件
1945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军国主义在盟军的强大攻势下最终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历史性事件通过两份重要的投降书正式确立:一份是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的《日本向同盟国家投降的降书》,另一份是1945年9月9日在南京签署的《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书》。这两份文件不仅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也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
日本投降的历史背景与过程
1945年夏季,日本军国主义已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在欧洲战场,德国已于5月8日无条件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土崩瓦解。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日本在各条战线节节败退,面临盟军的强大攻势。7月26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最初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
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造成巨大破坏。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在军事失利和国内经济压力的多重打击下,日本政府最终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0日,日本外务省通过中立国瑞士、瑞典政府,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转交中、美、英、苏四国政府。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照会四国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又称《终战诏书》)的形式,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天皇在诏书中表示:"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遍中国后,举国欢腾。在延安,"晚间东南北各区到处举行火炬游行,全市灯火辉煌,欢呼声从各处发出;霎时,鼓乐喧天,无数火炬照亮山岭河畔。机关与群众的乐队、秧歌队,纷纷出发游行"。重庆市民得知消息后兴奋不已,百万市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大公报》用五个醒目的大号黑体字"日本投降矣!"报道了这一重大消息,山城瞬间沸腾,民众欢呼雀跃。
日本向同盟国家的投降书(1945年9月2日)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具有历史意义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这一仪式标志着日本正式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签字时间为上午9时4分。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代表依次签字。
投降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无条件投降:日本帝国大本营及任何地方所有之日本国军队,与夫日本国所支配下一切军队,悉对联合国无条件投降。
停止敌对行动:命令任何地方之一切日本国军队及日本国臣民,即刻停止敌对行动,保存所有船舶及军用财产,且防止损毁。
服从盟军命令:日本军队须服从联合国最高司令官及其指示,对日本国政府之各机关所课之一切要求应予以应诺。
释放战俘:命令日本政府及大本营即刻释放在日本控制下的一切盟国军事俘虏与被拘禁的公民。
履行《波茨坦公告》:日本承诺切实履行《波茨坦公告》之条款,接受盟国最高统帅要求的一切命令和措施。
主权限制: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限,置于为实施投降条款采用认为适当措置之联合国最高司令官的限制下。
投降书最后声明:"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二日午前九时四分,于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签字之,并根据大日本帝国天皇陛下及日本国政府之命令且以其名义。"由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签署。
签字结束后,上千架美军飞机从东京湾上空呼啸而过,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9月6日,伯纳德·蒂勒上校把投降书和第二份日本帝国声明带回了华盛顿。第二天,在白宫举行的正式仪式上,这些文件被交给了杜鲁门总统。1945年10月1日,它们正式被美国国家档案馆接收为馆藏资料。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书(1945年9月9日)
随着日本向同盟国签署全面投降书,各战区相继举行地区性的投降仪式。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礼堂举行。
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的特派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与日本政府及大本营的代表、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分别在日本的投降书上签字。这一仪式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以及日本在中国战区的正式投降。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承认无条件投降: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
投降范围: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
停止敌对行动:投降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暂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弹药、装具、器材、补给品、情报资料、地图、文献档案及其他一切资产等当暂时保管。
装备与财产移交:所有航空器及飞行场一切设备,舰艇、船舶、车辆、码头、工厂、仓库及一切建筑物,以及上述地区内日本陆海空军或其控制之部队所有或所控制之军用或民用财产,均保持完整,全部缴于蒋介石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指定之部队及政府机关代表接收。
释放战俘与平民:上述区域内日本陆海空军所俘联合国战俘及拘留之人民立予释放,并保护送至指定地点。
服从命令:自此以后,所有上述区域内之日本陆海空军当即服从蒋介石之节制,并接受蒋介石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
惩罚条款:投降之日本陆海空军中任何人员对于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介石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嗣后所授之命令,倘有未能履行或迟延情事,各级负责官长及违犯命令者愿受惩罚。
投降书由冈村宁次签署,并注明:"昭和二十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零分签字于中华民国南京。"接受投降的代表为何应钦上将,他代表中华民国、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并为对日本作战之其他联合国之利益。
签字仪式完成后,何应钦发表广播讲话:"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已于本日上午九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也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东亚及全世界人类和平与繁荣,亦从此辟一新的纪元。"
《波茨坦公告》与日本投降的关系
《波茨坦公告》全称为《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于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由美国、中国和英国联合发表,后来苏联也加入。这份公告为日本投降设定了基本条件和框架。
公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最后通牒:公告开篇即表明,中、美、英三国领导人代表亿万国民,同意给予日本结束战争的机会。
军事警告:三国强大的陆海空军已增强多倍,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公告警告日本,若不停止抵抗,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日本本土亦必终归全部破坏。
德国教训:公告指出德国无效抵抗的结果可为日本之殷鉴,暗示日本若不投降将面临更严重后果。
基本条件:公告提出了日本投降的基本条件,包括:
永久剔除欺骗及误导日本人民妄欲征服世界之政权及势力
日本领土经盟国指定必须占领,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
实施《开罗宣言》条件,日本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决定的其他小岛
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后允许返乡
严惩战犯
消除阻碍日本人民民主趋势复兴之障碍,确立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
无条件投降:公告第十三条规定"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警告"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日本政府在8月10日通过瑞士和瑞典向盟国传达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意愿,但提出保留天皇制度的条件。盟国回复表示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将隶属于盟军最高统帅。最终,日本在8月14日正式接受这一条件,并于次日宣布投降。
在9月2日签署的投降书中,日本明确承诺"切实履行波茨坦宣言之条款"。因此,《波茨坦公告》构成了日本投降的法律基础,而投降书则是日本履行公告要求的具体承诺。
日本投降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日本无条件投降对世界和中国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日本是法西斯轴心国中最后一个投降的国家,其投降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完全结束。这场战争造成全球约7000万人死亡,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日本的投降使世界终于摆脱了战争阴霾,迎来了和平曙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日本投降宣告了法西斯轴心国的彻底覆灭,彰显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文明必将战胜野蛮、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历史铁律。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中国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中国而言,日本投降标志着长达14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的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军民伤亡超过1000万人,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尊严。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付出了巨大牺牲,牵制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台湾等领土的回归: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将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在投降书中得到确认,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令明确规定日本在"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的部队应向中国投降。
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日本投降后,盟国开始对日本进行占领和改造,制定了和平宪法,清算了军国主义势力,为战后东亚和平奠定了基础。同时,联合国的成立也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新的机制。
中华民族复兴的新起点: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而日本是最凶残的敌人。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实现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夙愿,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毛泽东在庆祝胜利时题词"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道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声。
然而,二战结束后的多年来,日本国内部分右翼势力的行径令人痛心疾首。他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推卸民间赔偿责任,企图歪曲和美化侵略历史,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这种危险倾向时刻提醒着世界,历史的警钟从未停鸣。中国人民对战争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必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结语: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日本投降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法律凭证,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见证。这两份文件不仅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也铭刻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浴血奋战的伟大胜利。
回望历史,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更是长达14年之久。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斗争中,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日本投降已经过去近80年,但历史的教训不容忘却。今天,我们重温日本投降的历史,不仅是为了纪念那场伟大胜利,更是为了警示世人珍视和平、维护和平。日本投降书所体现的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应当成为引导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正如历史所昭示的那样,任何侵略行为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唯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我们应当从日本投降这一历史转折点中汲取智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大地,让历史的烛光照亮人类未来的道路。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