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历史

伏牛石:“请毛主席放心”——《浴血荣光》观感

2025-08-13 14:39:06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伏牛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电视剧《浴血荣光》截止前天、昨天,已播至湘江战役。

  剧中,场面之激烈悲壮,人物之活灵活现,博弈之残酷血腥,形势之紧张危殆,情节之扣人心弦,争执之直白尖锐,军心之一致所向,无不深深打动人心。随着剧情向前延展,观众难掩心潮翻滚,难抑热血沸腾,难免感慨万端,难耐激情喷涌。

  艰难、激烈、残酷的行军与战斗中,红军各级指战员,迎着枪林弹雨,顶着敌机狂轰滥炸,不避炮火,不避艰险,信心豪迈,义无反顾,以极其强大的拼搏与牺牲精神,为确保党中央能顺利渡过湘江、为彻底摆脱蒋介石布下的天罗地网,做着各自最大限度的努力与牺牲。

  上至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红军总司令朱德、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一、三军团军团长林彪、彭德怀,下至每一个基层指战员,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最大的努力,排兵布阵,从容调度,不计生死,往来奔波,殊死战斗,不惧牺牲。

  行军队伍中,毛泽东冒着密集炮火,骑马奔波,往来穿行,一边催促部队加速前进,一边建议抛弃不必要辎重,一边关注整个战局,一边筹划作战方针,并时时与周恩来、朱德一起,利用行军与战斗间隙,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尽最大努力减少红军将士的无为伤亡。

  虽然,彼时的毛泽东,已被左倾机会主义者解除全部军事指挥权。但他不改初心,依然如故,时时刻刻心系红军,心系中国革命,心系战场上巨细事务,心系每一支红军队伍安危,心系战场局势的飞速变化,心系红军队伍的现实与未来。尽管博古、李德十分反感毛泽东,极力排斥毛泽东,甚至武断限制其他高层领导人与毛泽东发生直接接触,但毛泽东始终不予理睬,忍辱负重,不计个人荣辱,尽最大努力,挽狂澜于既倒,济危难于炮火。

  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真正革命者的高度自觉,一个卓越革命领袖的无畏担当,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者的气场张扬,一个伟大战士的无私无畏与奋斗拼搏,一个把自己荣辱安危完全置之度外的伟大革命家的阔达胸襟与非凡抱负。

  毛主席这一称谓,自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之日起,已带着非同凡响的深邃历史内涵,成为中国革命队伍里最耀眼的徽标、最响亮的名号、最具魅力的精神坐标,最激励人心的战斗号角。

  匆忙行军与激烈战斗中,整个红军队伍里,没有人意志衰退,没有人畏惧不前,没有人临阵逃脱,没有人犹豫徘徊。无论大家对左倾机会主义者的瞎指挥、乱指挥如何不满,如何心理抵触,但没有一个中高级指挥员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后迟疑过、犹豫过、消极怠工过,大家无不毫不迟疑地爆发发出同一个声音:回电,坚决执行!

  看到这里,没有谁不想到这支军队的最主要缔造者毛主席,没有谁不为他确立的不朽军魂——党指挥枪由衷佩服、无限感慨。执行上级命令,是每个红军指战员不容懈怠、不容犹疑的必然选择。即便个别命令存在明显错误,也决不允许任何人有任何抵触举动。惟其如此,红军队伍虽装备极差,但战力极强;虽屡遭艰险,却屡屡破关。

  作为红军队伍最主要缔造者和不朽军魂确立者,毛主席时时处处都身体力行着这一伟大宗旨。他的一系列合理化建议,虽得到包括朱德、周恩来在内的诸多高层领导人一致赞同,却屡屡被博古、李德不加任何思索地彻底否定。毛主席为此虽心有不纳,但他始终没有“以下犯上”,率性而为,而是极具耐心地予以解释。解释不成,只能抱憾而走。然后,采取婉转措施,将自己的正确意见说给三人团的周恩来,由他说给博古、李德,尽可能让他们理解并接受。

  居中,最令人万分感动的是红军队伍里的各级指战员。大家明明知道,毛主席已没有了军事指挥权与军事参与权,但大家依然心系毛主席,一如既往地信赖毛主席,每时每刻都把毛主席视为这支军队的实际指挥者与最高领导人。

  激烈残酷战斗间隙,大家对毛主席的安危最为挂牵,对毛主席的热爱、信任、关注始终如一。被誉为绝命后卫师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每次给中革军委回电,都要在请党中央放心之后加上请毛主席放心。这是何等执着而果敢的行为!陈树湘当然知道,党的最高领导人博古对毛主席如何排斥打击、如何压制不满,可他就要如此做。这既表达了他对毛主席的无比信赖与尊敬,也表明了他对剥夺毛主席军事指挥权与参与权者的愤懑与不满。

  红三十四师的组成人员,全是福建籍客家子弟,七千余人。他们都是本着毛主席名号参加红军的,他们心中唯一信赖的人是毛主席。如果说他们中的许多人参加革命后,在军队熔炉里百炼成无私无畏革命战士后,思想觉悟得到彻底升华,渐渐将毛主席视为革命化身而加以敬仰的话,那么,他们对毛主席的个人感情,不仅含有对革命领袖的无比崇仰,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毛主席难以割舍的至为朴素的人间真情。

  当然,对毛主席的信赖与崇敬,绝不仅仅一个三十四师,而是遍布整个红军队伍。剧中最为震撼感人的镜头,莫过于红军最大军团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给中央的那封回电。

  战火硝烟之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的林彪,一边目不转睛地观察战场局势,一遍口述着电文:让中央总队加快行军速度,不要等战士们全部死光了还渡不了湘江。电文本来到此为止,可极度紧张繁忙中的林彪,跟着补充了一句电文:再加上,毛主席是这支军队的缔造者,我们必须亲眼看到他渡过湘江!

  林彪时年二十七岁,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以其非凡军事指挥才能,受到毛主席、朱老总的高度赏识与提拔重用。他对毛主席和朱老总由衷敬佩、心悦诚服,对左轻机会主义者剥夺毛主席军事指挥权的行为大为不满。当年,毛主席被选掉前委书记奔赴福建蛟洋时,红四军内,唯有林彪给毛主席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挽留信。毛主席为此大为感动,及时给他回了信。自从毛主席离开了红军队伍,红军屡遭败绩,直至走到今天,被敌人封堵在湘江地区,形势危急,前途未卜。此时此刻,作为高级指挥员,林彪自然心如明镜,他拎得清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全是因为毛主席被迫离开了红军领导岗位,左倾机会主义者以其无知、狭隘、武断、瞎指挥,一步步将红军带入了如此险境。他电文后面附加的那句话,比陈树湘更直白,更能刺激博古李德们的胡作乱为。一句毛主席是这支军队的缔造者,不啻千钧重锤,直砸向博古李德。意思再明白不过,你们有资格、有能力指挥这支军队吗?没有了毛主席,这支军队谁能领导?谁能指挥?如果毛主席出了什么意外,红军指战员没有了毛主席,最终结局,你们可想而知!林彪的电文,言短意长,犀利如刀,锋刃所向,不言而喻。想必博古、李德见了,自会受到震撼,自会心有忌惮。

  非但陈树湘、林彪如此,朱德、叶剑英也如此。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实施大转移。在研究高层领导人去留名单时,博古、李德决意要留下毛主席。此刻,叶剑英率先质疑:不带上毛主席,红军将士绝不答应。他是这支军队的缔造者,是中央苏区的开创者,如果没有了毛主席,这支队伍不定会出什么问题。

  朱德更是极力维护毛主席。身为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朱德被博古、李德排斥在三人团之外,这实在滑天下大稽。三人军事指挥团,允许一个军事外行博古参与,允许一个根本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外国军事顾问参与,独独不让这支军队的另一主要缔造者、肩负着军委主席、总司令之职的朱德参与。如此三人团,组成科学吗?合理吗?他们指挥得了红军队伍吗?他们指挥下的军队,能取得军事战略上胜利吗?他们对毛主席一而再再而三的排斥与打压,每遭朱德强烈抵触与谴责。剧中,朱德有句话最具震撼力,也最有杀伤力。他严厉质问博古、李德:没有毛主席缔造的这支队伍,没有毛主席开创的革命根据地,你们去领导谁,指挥谁?

  沉稳大气、宽厚仁慈的朱老总,面对三十四师七千客家子弟兵一去难归、可能全部殒身沙场局面,怒不可遏,一反常态,直接抓住李德领口,对其严厉责问,怒加谴责。

  湘江之战后果,大家早已熟知。八九万红军将士,经此一役,。损失大半,一下锐减到三万余人。时至今日,人们忘不了当地人流传至今的两句话: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在反省,都在深思,都在呼唤。更有人会情不自禁地哼唱出那首让全体红军将士感佩不已的歌曲: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

  是的,当此时刻,大家经历了红军创建以来最血腥、最残酷、最受创痛的巨大失败。如何才能改变如此被动局面,如何才能走上正确前进方向,已成为大家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彻底解决的天大问题。毕竟,这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最终成败,关系到这支队伍的终极命运。

  毛主席,这个此时此刻大家最想念的精神符号,这个迷途之中最能照亮前进航程的耀眼明灯,已自觉不自觉成为所有人心中一致向往的唯一寄托。

  责无旁贷走向中国革命最前台,肩负起中国革命重任,带领革命者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已成为伟人与历史的不二抉择,成为革命队伍里的心之所向。

  是雄鹰,理当展翅九天,搏击风云,最大限度将太阳辉光播撒人间。

  向毛主席汇报,请毛主席放心!

  不再是红军将士的热切期盼,即将成为坚定豪迈的生活现实!

  2025.8.13

  【文/伏牛石,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作者】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