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中央发动第一次规模的武装暴动——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不仅宣告了一支人民军队的诞生,而且也展示革命党人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一.准备起义:
1927年,蒋介石、许克祥、汪精卫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 ,几十万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革命群众被血腥大屠杀。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倒行逆施,教育了不屈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去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江西南昌是共产党首选起义地点。
中国共产党掌握的几支主要武装,叶挺的国军第11军,还有贺龙的第20军,他们都在九江一带,离南昌一百多公里,更重要的是,南昌守敌仅有6个团的兵力。
中共选择以南昌为起义地点,成功的把握是非常大的。
在起义当天,无一兵一卒的朱德也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
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共军委书记周恩来)很早就找到了朱德,希望朱德能充当起义部队的“开路先锋”,具体来讲就是,他在起义时需要摆下一桌“鸿门宴”,和当地驻军团级以上军官喝酒,然后把他们灌醉。到时候起义部队攻打南昌的时候,便可以大大减少伤亡。
那为什么要选中朱德呢?
周恩来在回忆录中说道,朱德是个很好的人选,他做过滇军的旅长,他曾经做过短暂的南昌公安局长,以及警备司令,他和很多国民党派系有联系,跟他们关系比较熟,所以朱德担任这“开路先锋”是最为适合的。
朱德很快就进入了南昌,与当地的守军建立了“联系”。
7月27日,起义前几天,周恩来隐秘抵达朱德在南昌的落脚点。
当时周恩来在那里建立了前敌委员会,准备筹划起义事宜,前敌委员会成员有周恩来、李立三、彭湃、叶挺、刘伯承、谭平山等人,也就是当时南昌起义的核心领导层。这里的核心领导层并没有朱德。
因为当时朱德的情况还是比较“惨”的,1927年2月,朱德受党组织的委派,打通了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的关系,成为国军第三军的教育团团长以及南昌公安局长。
当时国民党、共产党还是“和睦相处”,国共致力于北伐大业,以及大革命运动,但在蒋介石发动政变后,朱培德便露出了他的真实反革命面目。他知道朱德是共产党员,但又是南昌的警备司令,所以他就假借名义让朱德去外面“剿匪”,然后趁他离城之时,夺了他的权力。
6月上旬,朱德因为局势动荡,便主动辞去了公安局长的职务,而新的南昌卫戍司令,一上任便立刻发布命令,禁止城内一切的工农运动,还把所有的共产党人驱逐出境。
6月下旬,朱德回过一次南昌,但是却被他曾经的手下直接“礼送”出去,也是这时候,朱德失去了在江西省当局的一切职务,首先是失去他的兵权。
南昌起义总指挥是贺龙。起义主力是由叶挺11军,贺龙的20军,累积14个团的兵力组成的,相比之下,朱德只有公安局原下属500余人,确实很“渺小”。 朱德无法进入当时的领导层。
7月21日,朱德接受党的指示,潜回南昌,利用原先在南昌的老部下,准备相关的武装起义工作。
在周恩来等人抵达南昌的时候,朱德便把这几天了解到的驻军情况一一汇报,最后他还拿出了一张他精心绘制的驻军布防图。
周恩来由衷地赞叹道:“朱德,确实是一个极好的向导与参谋!”
二.独立起义:
1.南昌起义:
起义很快就准备起来,部队顺利集结完毕。
南昌附近的国民党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地区,而敌人的第9军在进贤、临川(今抚州)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3000余人滇军驻守,所以中共前委的计划,就是赶在援兵到来之前,完成起义。
李立三等起义领导人,把起义计划上报了鲍罗庭。
鲍罗庭是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他的意见,也就是相当于共产国际的态度。他听了李立三关于起义的汇报后,却沉默不敢表态,没有国际指示他无法决定。
战机稍纵即逝,李立三等人实在是等不及中央的指示,便在第二次九江会议上,决定先一步把叶挺、贺龙等人的部队于7月28日前集中南昌。
把暴动的时间,就定在7月28日当晚。
中共中央同意举行暴动,共产国际不完全同意起义,禁止苏联顾问参与起义活动,也不予经费支持。
南昌是最好的暴动地点,一番沟通之后,李立三成功说服了中央,并且起义时间推迟了两天,也就是7月30日晚上。
7月27日晨,中央代表张国焘抵达九江,他带来了共产国际和中央的最新意见:“起义要慎重”,要求重新讨论起义。
当时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李立三、周恩来坚决反对,甚至周恩来一生中第一次拍案而起,最终,张国焘只得服从多数,而此时起义时间再度变化,定为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
在张国焘、周恩来、贺龙、叶挺、李立三、谭平山等人领导下,南昌起义紧锣密鼓准备。
此时朱德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而是正在酒席当中。
起义的当天晚上,朱德便做了一番精心安排,他先是在当夜,拜访了南昌市长李尚庸,而且他提议在李市长家中聚会,并把城中的两个滇军团长一起请来。
当时几人觥筹交错,喝得十分尽兴,朱德在宴席上说了很多好话,酒桌上的几人红光满面,飘飘而起,当时酒席之后,朱德又提议打牌消磨时间,就这样,几人一直在那里待到了深夜。
而此时,南昌起义的部队也开始悄然行动。
按照前委的作战计划,贺龙20军的第1、第2师向南昌城内重要据点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等处守军发起进攻;而叶挺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等军发起进攻。
在交火的前夕,打着“国军”旗号的起义部队进驻南昌的时候,甚至还有军官去了敌人的营房里看了看。
两支敌对的部队,营房却只相隔了数十米,而且南昌城内的敌人们也想不到,白天刚到的部队,晚上就要和他们厮杀起来。
南昌城内各地的激战,一直从深夜打到拂晓,南昌起义部队歼灭了3000守军,缴获的各种枪械,弹药更是数不胜数。
前敌指挥总部前面挤满了人,有起义军战士,更多是南昌城内的群众,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登上石阶。
他眼神坚毅,向大家连连招手,周恩来同志第一句就说道:“革命靠军阀,是永远也靠不住的,今天我们就是要用这场起义告诉中国的所有人,人民劳苦大众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这样才能打倒反革命,解放自己……”

2. 九江起义。
1日下午,南昌起义进行到中段的时候,驻九江马回岭国军第25师在共产党员聂荣臻、周士第(师长)策动下成功起义,并在8月2日于南昌与起义主力会合。
1927年8月1日起,中国共产党便真真正正地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表达了革命精神,他们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了中央委员宣言,其中主要目的就是揭露蒋介石、汪精卫等人,不顾革命大义,以卑劣的手段背叛革命的罪行。
起义军总指挥部发布起义宣告:“南昌举义,实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行动,下级官长尤其是士兵同志,大多为劳苦大众,我们此次南昌革命之暴动,是为土地革命,也为解决农民问题而奋斗,最后也是为解决我们自身问题而奋斗……对于民众应该切实保护,不应该剥削,不然,我们便不是革命党,进行也便不是革命战争,乃是同蒋介石等人一样的反革命的行动……”
最重要的是,这个宣言也表达了自己与任何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决心。8月2日,南昌市各界数万群众自发聚集庆祝胜利,见证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
南昌暴动后,汪精卫等反动派,急令自己的部下张发奎、朱培德等部,赶紧向南昌进攻,扑灭起义军。
三.主力覆没:
8月3日起,中共前委接到情报之后,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
而按照原先的计划,众人是要从瑞金直接进入广东省,攻占东江地区作为根据地,可是就在计划都定好了的时候,起义部队却出现了分裂。
叶挺第11军麾下的第10师师长蔡廷锴,在部队行进到南昌市进贤县的时候,擅自驱逐在该师共产党员,并且直接率部,脱离了起义军。
起义部队到达广东的时候,在三河坝召开一次紧急会议,因为情况实在是很糟糕,敌人已经疯狂地包围了过来,起义军的减员严重。总兵力由开始的2万多人只剩下1.3万左右。
三河坝会议的召开,就是要商讨如何退敌,然后减少部队分裂的问题。
当时朱德请缨在三河坝殿后,掩护主力撤离,众人同意了他的决定,便把叶挺的25师一部分3000人临时交给朱德指挥,当时周恩来对朱老总的要求是,在三河坝拖延敌人三天。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朱德带领的这不到3000人的部队,竟然成了当时革命的唯一火苗。
在整个南昌起义中,朱德就获得这三天临时指挥权,当他在三河坝指挥三天三夜,成功拖住了敌人之后,伤亡一千多人,准备按照计划,带着剩下的两千人,向南突围和主力汇合。
可是这时候,南边却跑来几个起义军战士,说主力部队南下作战,在汤坑全军覆没,现在南昌起义部队就剩下朱德手里这两千多人了。
原来敌人在汤坑,集结超过起义军4倍之多的兵力,而且当时起义军部队在错误的情报,轻敌思想,以及起义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被敌人占领有利地形,轮番进攻。
起义军仓促上阵,知己不知彼,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四.三河扛鼎:
消息传来的时候,如惊雷大作,朱德手下的部队军心大乱,很多人都知道汤坑一战,叶挺、贺龙两支主力军完全被打散了,全军覆没,起义领导人落荒而逃,不知去向,前委更没人给殿后阻击的朱德捎来点滴信息。
在危机存亡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朱德挺身而出,扛起革命的大旗,以他多年的带兵经验,稳定军心。
他召集大家,说他有办法带领大家走下去,如果有人愿意跟着他干,他热烈欢迎,如果不愿意,他也不勉强,好聚好散,发给路费回家。
听完朱德坚定而充满自信的讲话之后,很多动摇不定的安心了,愿意跟着他,有人说先看一看,不行的话再走也不晚,很快朱德便把局势控制住了。
于是一行人便跟着朱德开始了逃亡之旅。
但是天气炎热,众人没有生活补给,也没有枪支弹药补给,一边走一边跑,到最后只剩八百人左右,当时师长团长都有逃走的,营连长更是很多,到后面,师一级以上干部只剩共产党员朱德一人,而当时政工干部也只剩下共产党员陈毅一个人,还有黄埔四期共产党员连长林彪。
虽然陆续有1000多人走掉了,但是革命军却留下800个意志坚定的革命战士,他们是中国革命的火种。
所以说,在南昌起义中,虽然众多高级将领元帅涌现,但是朱德无疑是最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陈毅、林彪也成了人民军队杰出的将帅。
在革命最危急关头,朱德的大智大勇保留了革命火种,后来与毛泽东的革命队伍会师,朱德便一跃成为了“朱毛”核心,成为红军的核心领袖,奠定了人民军队的基础,是人民军队真正创建的开始,朱毛一起挽救了中国革命,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