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7日起,美国开始向69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从此,美国从关税最低的国家之一成为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
经过3个月的讨价还价,特朗普的关税已经明朗化,大体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⑴基准型:只有英国一家,即10%。美国和英国的贸易是平衡的,也被征收“基准关税”,这是美国向世界各国商品普遍征收的最低关税,独此一家。
⑵交易型:即通过谈判达成框架协议的国家,例如日本、欧盟、韩国、越南等。美国对这些国家的关税税率为15-20%。这些国家大都承诺增加对美国的投资和开放本国市场,降低对美国商品的关税。
⑶单向型:与美国没有谈判或谈判无果的国家,例如巴西、瑞士、印度等。特朗普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单方面决定关税税率,从30-50%不等。
虽然已经开始执行,但仍然可以谈判。不过,要改变已经开始执行的税率是越来越困难了。瑞士联邦主席祖凯尔紧急访美,却无功而返,碰了一鼻子灰。
尤其是加拿大和墨西哥作为美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却面临重税,但特朗普1.0期内签订的“美、墨、加贸易协定”继续有效,未纳入该协议的若干商品将被征收25%和35%的关税。
迄今还悬而未决的,只剩下中国这一家。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美、中两国如何解决贸易争端。
中、美之间经过美国财长贝森特和中国副总理何立峰的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三轮会谈之后,没有达成任何框架协议,只是宣布将最后期限再延长90天,但是需要得到双方领导人的同意。
特朗普至今没有宣布是否同意再延长90天,只是说已经“很接近达成协议”。他又表示“很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访问北京”,但是又说“如果达不成协议他就不会去中国”。
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数量最大,最不平衡,双方要达成协议的困难也最大。美国除了“贸易逆差”、“芬太尼”等问题外,最近又增加了一个“二级制裁”,成为美、中之间达成共识的三大障碍。
美方已经以“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为由,将印度商品的进口关税提高到50%。印度表示不会停止购买。既然印度态度强硬,中国更加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表现软弱。
特朗普在和其他国家的谈判中顺风顺水、节节获胜之后,态度也越来越强硬,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和股市没有因为关税的执行而产生激烈震荡,增加了特朗普的底气。如此看来,美、中之间要达成共识似乎比前更加困难了。
然而也有令人乐观的一面,目前双方的谈判气氛良好,双方都有达成协议的愿望,也都有求于对方,说明双方都愿意作出某些让步,例如在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问题上,中国有可能用减少购买来换取美方在关税税率上的让步。
特朗普的关税战究竟将对美国经济和世界贸易格局产生什么影响,短期之内也许看不出结果,大家只能拭目以待。
(作者:Ksliu,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员;供稿并修订:肖志夫,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图片Ksliu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