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当前中国经济状况分析

2025-11-04 16:16:56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杨虎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过去十几年,中国确实靠“高房价+大基建+信贷扩张”这套闭环在拉动经济,如今已到债务极限;泡沫捅破后,国家想转向“中央加杠杆+补资本金+产业转型”来纠偏,但落地速度和规模远赶不上泡沫收缩速度。

  下面把“敛财闭环→债务转移→纠偏路线”拆给你看:

  一、高房价是怎样变成“敛财机器”的?

  1. 土地财政闭环

  - 地方政府垄断住宅用地供给→招拍挂价高者得→卖地收入占地方财力40%-80%(2021峰值);

  - 居民加杠杆买房→银行把70%房贷直接变成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

  - 开发商、城投公司以土地抵押从银行拿贷款→再投基建、棚改、新城,GDP、税收、地价同步上涨——形成自我强化的“地价—房价—GDP”螺旋。

  2. 中产接盘+债务转移

  - 家庭债务/GDP从2008年18%→2023年62%,房贷占家庭债务75%;

  - IMF测算中国居民债务收入比144.8%,高于美国、日本、欧盟;

  - 前1%家庭拥有34%储蓄,大量中低收入者用月供为“地价财政”买单——所谓“敛财”,实质是把政府支出一次性转成了居民负债。

  二、大基建“狂魔”钱从哪来?——同样靠“土地+债务”双杠杆

  1. 地方融资平台(城投)

  - 以土地抵押+政府隐性担保发行城投债、银行贷款;

  - 2024年地方显性债务40万亿,隐性债务70万亿+,“不少城市连利息都靠借新还旧”。

  2. 资本回报率持续下降

  - 基建项目IRR中位数<3%,远低于融资成本5%-6%;

  - “资金量大、回报率低”→只能靠政府信用滚续,一旦地价下跌,抵押品缩水→融资断裂。

  三、泡沫是怎么破的?——“三道红线+人口负增长+疫情封控”三把刀

  1. 2020年“三道红线”→开发商融资瞬间收紧;

  2. 2022年起人口负增长→购房需求长期预期逆转;

  3. 疫情防控→居民收入预期崩+售楼处关门,成了最后一击;

  结果:百强房企2025年1-5月销售额同比再降44%,回到2017水平;全国房价较峰值普遍下调20-30%。

  四、国家想怎么纠正?——“三招”换杠杆,但节奏慢、规模小

  1. 中央加杠杆

  - 中央国债/GDP仅23.8%,大幅低于美日,财政部已明确“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把钱从“地方隐性”换成“中央显性”;

  - 2025-2027年每年计划1.5-2万亿元,60%投向科技、安全、就业,不再走“铁公基”老路。

  2. 给微观主体“补资本金”

  - 央行、财政部已通过特别国债向国有大行注资1万亿元;

  - 针对房企、地方城投、居民家庭,政策口号是“当前不缺资金缺本金”——下一步或继续发行“低息+永续”资本工具。

  3. 产业转型+消费驱动

  - 告别“地产—基建—土地财政”老循环,转向“科技、新能源、养老、文旅”新赛道;

  - 配套“反内卷+全民社保”提高消费率,但社保钱从哪来、怎么分,尚未给出量化方案。

  五、结论三句话

  1. 过去十几年,中国确实靠“高房价敛中产债+大基建堆GDP”形成闭环,本质上就是把政府支出一次性转成居民和平台债务。

  2. 泡沫捅破的根源是“人口负增长+高杠杆+需求塌缩”,疫情封控只是最后一击,现在国家想用“中央加杠杆+补资本金+产业转型”来纠偏。

  3. 但新赛道吸纳就业量远低于旧基建+地产,且落地速度和规模赶不上泡沫收缩速度,短期“数字稳”靠家庭与网格兜底,长期必须看产业转型能否跑出足够现金流——车已掉头,油门还没踩到底。

  【文/杨虎,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发表。】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