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伏牛石:“悲苦”之死

2025-10-30 16:04:22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伏牛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鲁迅先生说: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菌的无恶意的侵入,不是我自己制定的死刑。

  深邃老辣的鲁迅先生,每说出一句话,总是那么言简意赅,深沉锐利,直抵肯綮,意味深长。无论如何品咂体味,都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人类生活永远纷繁复杂,绮丽迷幻。既充满着各种各样极不确定的主客观因素,又密布着千奇百怪、迷离懵懂的未知领域。要想深入认识世界,不独要有犀利睿智的目光,还要有成熟深透的思想,更要有科学精准的深刻认知。一事当前,能在极短时间内,以快速准确的逻辑推理,对事物的态势与走向做出合乎实际的推断或预测。

  毫无疑问,鲁迅先生便是这样的人。伟人生前不知多少次高度评价鲁迅、称颂鲁迅、推崇鲁迅,将其视为平生难得的知己,奉其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伟大导师、旗手、圣人。

  关于人的悲苦之死,世人曾有过万千种解释。然而,究其对悲苦之死本质意义的诠释看,无人能出鲁迅先生之右。

  上面引录的鲁迅先生名言,几乎人尽皆知。然而,对其所涵盖意义的广泛性与深入性的理解认识,怕是很少有人能做得到。这里,笔者不揣冒昧,试做解读,不当之处,尚望各位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首句盖言敌对双方的生死博弈。众所周知,两军阵上,战旗猎猎,杀声震天。敌我双方,生死对立,刀枪相见。无论气势与阵势,只在向对方表明一个心迹:不是你死便是我活。相互冲杀博弈中,无论哪个将士中枪、中炮、中箭、中刀剑身亡,即是军中常事,也是势所必然。曹植在其名作《白马篇》中说:寄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的,战士一旦置身疆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喋血沙场,马革裹尸,时势所趋,理所当然。故此,死于战场的将士,没有任何悲苦可言。有的只是英雄豪气,热血宏愿。

  自古以来,人们千百次厌恶战争,诅咒战争。然而,面对保家卫国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所有英雄人物,人们又无不给予他们极大的尊敬,赋予他们极高的热情,倾心讴赞他们,刻碑纪念他们,著书颂扬他们。伟大诗人屈原甚至这样评价称颂他们: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然而,鲁迅先生对某些饱含悲苦性质的死,或者说一点不值得的不意之死,又是多么痛心,多么惋惜,多么慨叹。

  即便饱含悲苦的死,也是不一样的,大致有这样几个类别。

  一是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这里,鲁迅先生已将“死”的意涵大而广之了。死于不知何来暗器的人,自古以来,比比皆是。历史上,那些阴暗歹毒之人,明里斗不过自己对手,便怀恨在心,动用机巧,以卑劣手段暗放毒箭,于敌手猝不及防之中毙其性命。此类人,无论事后如何巧舌如簧地为自己的行为开脱狡辩,最终都难逃奸佞小人之嫌。

  自古以来,明枪真刀决胜负的大英雄大有人在。他们凡事走在明处,磊落光明,坦荡无私,从不使阴鸷手段,从不乘人之危,从不攻人于不测。

  鲁迅先生生前,因一贯无情揭露某些人虚伪肮脏的嘴脸,丑陋卑劣的行为,阴毒险恶的用心,故而招来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恶毒攻讦、诽谤、栽赃、陷害。然而,鲁迅先生毕竟是坚强无畏的战士,面对多如蝗虫般的“暗器”,镇定自若,大义凛然,永无退缩,始终以投枪匕首般犀利文笔,持续不断地揭露他们,鞭挞他们,同他们进行着毫不妥协的生死决斗。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有道是,自古小人一脉相承。鲁迅生活时代,小人们每放暗器伤人。时至今日,仍有杂七杂八的小人频放暗器伤人。面对小人们释放出的暗器,我们一要防备,二要警惕,三要反击,四要一招毙其性命。绝不能让他们一味地横行无忌,永无止境地伤害无辜。

  再就是,被鲁迅视为“最悲苦”的几种“死”。当然,这里所言之“死”,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死,同时涵盖一切“原本好心反而害了人”的种种行为。

  慈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然而,慈母也有以满腔好心为了子女的“好”,结果反害了自己孩子的。譬如,鲁迅先生便有这样的切肤之感。当年,鲁迅怀揣医学救国志愿,东奔扶桑。可是,当他潜心苦读之时,家里来信称慈母病危,令其速回。熟料,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善意骗局,原来慈母要为他操办婚事。鲁迅到家后闻之大惊,虽极力表示反对,可出于对母亲的尊敬,还是勉强从之了。新婚之夜乃至以后漫长岁月,鲁迅始终未与新娘有过丝毫夫妻之实。这样,鲁迅的婚姻长期陷于不幸之中。后来,鲁迅苦笑着对朋友说,我哪里是回家给自己娶媳妇?我是在为母亲娶儿媳。

  旧礼教害了一代又一代新人。这种“害”,鲁迅先生在自己的小说处女作《狂人日记》里,被他斥为“吃人”。

  生活中,慈母与爱人由于不能切实感知儿女与爱人的所思所想,每每将好心办成害事的事,还少吗?这些处于本真的“好心”,有哪一样不是误进儿女与爱人口中的“毒药”?

  军队里,战友之情古代叫袍泽之情,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生死之情。然而,如果哪一天,自己的战友漫无目的地放枪,结果偏偏打死或打伤了战友。这难道不是极其残酷的玩笑?不是无可奈何下的致命悲苦?生活里,恰是关系十分要好的战友、同学、同事,往往在有意无意间,因了一个不小心,给自己捅了篓子,惹了麻烦,造成了不必要的巨大损失。如此事情,即便我们没有切身遭遇过,也一定间或耳闻过。尽管战友、同学、同事为此愧悔无极,诚恳致歉,可木已成舟,再难挽回,愧悔道歉又有何用?这样的伤害,既是无意的,有时甚至饱含着善意。你即便因此受损失再大,内心再痛苦,也不能更不会去抱怨他们、指责他们、记恨他们,甚至籍此与他们割袍断义,再不往来。

  至于“病菌无恶意的侵入”,就另当别论了。实际的病菌随处都有,它们无不以自己特有的生存形式与生存状态存在着。如果哪一天,一个机缘巧合,病菌无恶意侵入了你的肌体,给你带来病灾。你尽管心有万分不满,也无可奈何。不管如何说,这都是你的不幸,或者说是你的宿命。需要说的是,生活里的各式“病菌”也到处存在着。社会风气好了,这样的“病菌”自然少些;社会风气坏了,这样的“病菌”即会随处可见。不管你是什么人,身处俗世之中,绝难超尘拔俗,脱离现实,独居幽处,自得其乐。你必要天天穿行于俗世人流之中,难保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意外,不会发生在你身上,怎能保得住哪一时刻不受到社会“病菌”的侵入与伤害?谁如果无辜遭遇上了,只能自认倒霉。无论如何,对自己都是至为悲苦之事。

  最后一句“不是我自己制定的死刑”,更蕴含着对现实的无情揭露与鞭笞。自然的死,叫生老病死。意外的死,叫猝不及防。无论车祸、火灾、溺水、触电、地震、泥石流、飞石、意外中毒等,这样的死,都是人始料未及的,也是极其偶然的。这样的死,无论如何都是莫大的悲苦。

  生活中,有人始终一帆风顺,有人时时运途多舛。往往一件不经意小事,即可立马终结你的政治生命,终结你的事业前程。这一切,没有人刻意害你,没有谁处心积虑坑你,没有哪个千方百计怼你,可偏偏让你遇到了。你即便如何慨叹命运不公,如何怒骂造化弄人都毫无益处。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平衡心态,坦然面对。因为,生活之路永无坦途。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才是生活本真。

  由此看来,鲁迅先生所言之死,即包含自然生命之死,也隐喻生活遭遇之“死”;即是实实在在的死,也是饱有意涵的死。无论哪一种“死”,对每个人来说,既要应对,也要冷静;既要警惕,也要坦然;既要理解,也要化解;既要面对,也要释然。

  2025.10.29

  【文/伏牛石,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作者】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